(1滁州學院 美術與設計學院,安徽 滁州 239000;2山東藝術學院 設計學院,山東 濟南 250014)
現代產品注重以人為本,從家電產品到汽車制造與人有著密切聯系的擬人化產品越來越多。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經??吹接行┊a品在某些外形或者內在與人類有著不同的相似性,總是不自覺的聯想到人類的外貌、形態等方面。人們用自己熟悉的事物去理解陌生的產品就是隱喻,其作為一種思維方式在產品設計方面廣泛的應用。
隨著現代設計的發展,人們對產品的消費觀念也發生著巨大的變化。根據馬洛斯的需求層次理論將需求按層次從低到高逐級遞升分為五類即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歸屬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當低級需要滿足之后,出現更高的需求并促使人們滿足它。[1]人們的消費價值觀也從最初的物質性消費轉變為精神性消費。從工業革命開始到現代,人們對產品的需要不僅僅是局限在產品的功能、色彩、造型等物質層面,更多的是關注和產品的精神文化層面上的溝通,為消費者帶來的情感體驗。擬人是一種修辭方式,是指把物(包括物體、動物、思想或者抽象的概念)擬作人,是其具有人的外表、個性或者情感,使其人格化。[2]在產品設計中,也常常使用這種手法,把需要設計的產品要素用人的表情、動作、造型等特征進行設計,從而詮釋產品的功能、結構、象征等特性。從工業革命以后,隨著人們需求的日益增加,產品也從單純的功能型轉變為情感型。產品擬人設計作為產品設計中的一種重要手法,因其設計題材的廣泛和強有力的親和力受到廣大消費者的歡迎。
隱喻本是語言學中的一種修辭手法,屬于語意學的范疇,在語言中是一種有效的和具有說服力的運用語言的技術與藝術。隱喻運用借此喻彼的方式,利用固有認知理解新鮮事物,通常都是喻體選擇與本體事物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以相似性關聯為基礎,達到形式和意義上的關聯,傳達明示意義和隱含意義。[3]在產品設計中,設計師可以將人們熟悉的事物的特征屬性映射到另一個事物上,利用產品造型、功能、色彩等方面傳遞信息,與使用者溝通交流,從而使使用者在較短的時間內熟悉產品的信息和較好的使用產品。
隱喻不僅是一種語言學的修辭手法,它的本質更是一種對待事物的認知現象。[4]隱喻是以人類文化和經驗為基礎,是一種思維方式。文化和經驗承載了豐富的信息,經過長時間的提煉后,有些已經成為了人們的固有思維或者特定的符號,承載了人們豐富的情感和思想。[5]在產品設計中,利用這些固有思維或者特定的符號隱喻在產品上,使產品更容易被人們所接受,也體現了文化底蘊和思想情感。
隱喻與心理學有著密切的聯系。隱喻涉及到本體和喻體,人們通過產品的喻體去了解產品。人們對喻體的感受直接影響人們對產品的感受。人們通過喻體的形態特征認識產品,產品通過物理形態特征刺激使用者的感官,使使用者對產品有關聯性的聯想。[6]
表情是人們所熟悉的事物,人類有著豐富的表情,喜怒哀樂都代表著不同的情感表達。[7]人的五官的特點的不同也給人以不同的感受。表情擬人設計在產品設計中被廣泛的使用,小到手表大到汽車都有體現。擬人產品的表情的隱喻,利用人類表情的豐富性,運用不同表情的特征屬性表現產品的個性,對使用者傳達不同的感受。例如,原研哉的設計事務所與日產汽車合作設計的產品“微笑的小車”。把人們微笑的樣子應用到汽車產品上,打破了人們對汽車產品冰冷的印象,使得產品人性化,具有良好的親和力。
語言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交流中最常使用的工具,但除了使用語言以外,人們常常使用的行為語言來表達感情和思想。在交流中,不同的動作代表的不同的語意。雖然動作的意思有著個體上的差異,但是經過漫長時間,提煉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動作表達約定俗成的語意。
例如,韓國設計工作室Rising在2013年設計的一款臺燈。這款臺燈主要以燈罩和金屬支架構成。雖然沒有五官,但是簡單的造型卻賦予了產品獨特的擬人視覺。金屬支架不僅提供支撐作用,而且作為臺燈的兩支“小腿”。不同的支架造型,使得臺燈像是人類一樣行走、跪立做出不同的形態,使人的形象抽象化。而且不同的動作也使人聯想到人們不同的生活狀態或散步或飲茶,使產品趣味性十足。
人體在不同階段的形體特征是不同的,而且男性和女性的形體也給人的感覺是不同的。女性相對男性更注意情感的表達,更為感性。在設計中,男性和女性的特征經過抽象化處理,使用簡單的線條來體現。形體上常常用直線隱喻男性,體現男性的陽剛,用曲線、弧線隱喻女性,體現女性的柔美。例如,法國設計大師菲利普·斯達克在1992年設計的路易二十椅。這件產品獨特的是它的椅腿的設計,以女性的腿為原型,曲線的造型帶有明顯的女性化特征,這些線條的運用體現產品的美感,柔美而高雅。
人類在不同狀態下有著不同的生理特征,這些生理特征有些并不受到人們的關注,它已經是人們的生存本能。而產品設計師就要善于觀察發現事物,把這些不易發現的特征屬性隱喻到產品上,體現產品的某些功能和狀態。例如,蘋果電腦的“呼吸燈”。蘋果電腦在睡眠狀態下指示燈的閃爍頻率模擬緩慢的呼吸節奏,和一名成年人的平均呼吸頻率相符合。將生理特征和產品相結合使產品“活”起來。
在現代化的開放式的銷售方式下,各種商品讓人們眼花繚亂,同一類商品也有著不同的品牌、尺寸,使人難以抉擇。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在購買物品的時候一般第一時間被產品的顏色所吸引。產品的視覺色彩決定人對產品的第一印象。世界上有著不同的人種,人們對人種的也用顏色進行區別,有黑人、白人、黃種人等。同時不同性別、不同的文化和地域的人對顏色的喜好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在普遍的文化里,男性偏愛暗色調和冷色調,體現男性的穩重和深沉,而女性偏愛明快和溫暖的色調,體現女性的溫柔和嫵媚。在產品設計中,利用人們對于色彩的審美觀念進行聯想,體現設計意圖。例如,讓·保羅·高提耶設計的香水瓶,不僅以男性和女性的形體作為香水瓶的外形,從造型上加以區分,而且香水的顏色也分別使用冷色調和暖色調,從顏色上就可以區別男用香水和女用香水。產品的色彩通過人們的視覺印象,使得擬人化產品的形象更加的豐富。
人們通過觸覺感受產品的材質,現代產品的材質多種多樣。恰當的選擇使用產品的材質使使用者獲得良好的產品體驗。[8]材質的不同觸感使人產生不同的聯想。柔軟的材質往往聯想到女性,堅硬粗糙的材質使人聯想到男性。例如,蓋特諾·佩斯在1969年設計的椅子,以曲線抽象的塑造女性的形體,同時重點把女性的性感特征加以放大。椅子柔軟的材質,使人聯想到女性肌膚的觸感,傳達的柔和和舒適的感覺。
產品設計要滿足人們對產品的功能要求同時也要注重產品與人們的情感交流。擬人化產品的隱喻方法的使用,通過特定的產品形態向使用者傳遞特定的信息。使產品與使用者聯系起來,更好的進行溝通。在擬人化產品設計中,隱喻的手段往往不是不只一種,而是多種方式結合,同時每個部分隱喻設計的方法有相互交叉的地方,根據具體的產品定位、要求、功能選擇恰當的方式,從而取得良好的設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