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科技學院軟件技術學院,遼寧 大連 116000 )
特色資源是指只存在本地區的自然產品或人文產品。該產品的特點是地區性、獨特性,從廣義的角度來說,是本地區的特產品或者文化產品的集合與延伸。在《東北小資源市場價值報研究報告》中將其定義為“小資源”。這類資源本地區是有一定的名氣,但面向全國則不被人熟知。
以《東北小資源市場價值報研究報告》中的數據為例,文章列舉了產業發展八個深層次的問題,對這些問題進行拆分和歸類可以發現,除去政府統籌、產品深加工,產業融合等宏觀性的問題,更微觀化的問題的則是對這些資源品牌的建立,傳播,推廣,也就是對消費者建立系統性、可靠性的品牌認知。品牌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建立的過程除了自身產品質量好以外,需要的是有效的傳播。然而以大連地區資源調查結果來看,要全都覆蓋所有品牌的傳播是不現實的,例如資金問題,產品推廣,收益回報等。甚至會造成投入巨大,效果微弱的結果。如何更有效的利用現有的社會資源,政府資源,企業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做到花小錢促成效。也是針對地域性特色產品在推廣傳播方面需要進行不斷的探索。
設計類競賽這幾年的種類繁多,根據公眾號《設計賽》、《大學生賽事資訊》、《大學生比賽信息網》統計,2019年以工設類、平面營銷類、其他類比賽全年有百余項,涉及全國上千所高校,涉及的參賽作品上萬件。主辦單位多以政府單位或者學會為指導,以企業、高校為執行單位。競賽命題以本地區的產品、文化宣傳建設為重點,以企業的需求為出發點設定選題。成果孵化成效明顯。根據網絡大數據統計,每年的競賽組織獎金達到千萬元級別。圍繞競賽課題所產生的宣傳效果,成果的孵化效果都會有新的提高。
高校是實踐教學環節、創新創業教育的訓練場。高校設計類專業的實踐性強,參與競賽也是學生除了在崗實習之外的最接近的實踐平臺,它的參加成本低,產生的實踐效果好,而且對于學生未來的擇業就業也有促進作用,也是教師教學能力的一個量化參考。所以組織相關的競賽是為高校的教學提供一個“賽教學”相結合的訓練場所,對提升高校專業建設和學生的學習水平有積極的作用。
政府單位應作為競賽的主辦主體參與其中。政府部門組織的競賽對于高校的創新創業來說是有推動作用,而且由政府部門主導的比賽,高校是比較有意愿參加。政府部門的承辦也說明了該競賽的權威性、專業性、公正性。企業的參與是把企業的特色產品,在推廣傳播過程中遇到傳播、品牌建立、營銷等問題課題化的匯總,同時提供一定的資金支持,提高參與吸引力。競賽的發展服務于本地特色產品傳播性競賽,為服務本地區品牌經濟發展起到助推作用。
明確競賽的定位有兩個方面,一是通過組織競賽形成有效推廣地域性特色產品的傳播方案,二是競賽本身就是推廣本地小品牌的一種手段。所以規模、機制要完善,首先是從企業的品牌推廣需求出發、形成選題機制、收集、獎勵等完善機制,形成公平公正的賽制評選規則,有對應的精神、物質、學術方面的各項獎勵。逐漸形成競賽品牌以及企業的品牌延伸發展的后續動力。除此之外,要符合學校在培養人才的培養規律。開展對競賽組織的框架、形式的研究。形成符合雙方供需的競賽體制,并且通過研究,建立一套可行的競賽、推廣、轉化方案,包括新的競賽標準、競賽大綱、執行標準、考核標準等。
競賽作品的征集會在短周期內產生大量的設計作品,但是大部分的作品是一個雛形,不完善。所以針對有創意,有可發展的參賽方案要應以政府單位作為牽頭,企業和高校共同參與孵化過程,在創新創業方面,高校和企業應該有容錯機制,在不停的試錯過程中一步步的推進成果轉化。
競賽要形成一個共享平臺,形成品牌化的傳播資源平臺,形成有更新、有延伸、有深入,可迭代的創作主題題庫,為后續地區經濟發展產生新的品牌傳播中產生的問題形成一個“題庫”,針對“題庫”在競賽平臺上積累出帶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解題庫”或者稱為“資源庫”。有了這些資源,地域性的特色產品在傳播或者拓展的過程中選擇性就會更加豐富。
綜上所述,由地方政府牽頭組織的設計類競賽有效的整合高校設計、傳播等專業設計資源,為特色產品的傳播和推廣起到了助力的作用。通過競賽這個手段形成了面對點的推廣升級,對本地區的宣傳是一個有效手段,通過競賽中產生的設計方案、設計作品這些則是具有巨大知識價值的資產,這個量級是傳播營銷企業無法企及的。對于特色資源的包裝、推廣、傳播也是可以不斷從中汲取營養。從現有實際案例中也可看出這類競賽已經有了不錯的效果。對于地方政府對本地區特色產品、資源建設這個推廣方式也是可以參考借鑒的,而且也要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開展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