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羅平縣阿崗鎮文化廣播電視服務中心,云南 曲靖 655000)
鄉村振興戰略是十九大做出的重大決策,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靈魂所在,它為人民群眾提供堅定的思想保障。加強農村文化建設對于鄉村振興的保障作用主要體現在如下三個方面:
首先,農村文化建設是實現農村全面進入小康社會的重要保障。全面小康不僅僅包含著經濟和物質層面的內容,僅僅在物質上脫貧致富的小康是不完全的小康。實現農村的全面小康還需要不斷滿足廣大農民的精神生活,提高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水平。當下,我國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還落后于經濟建設,農民的文化素質不高,農村的精神文化生活比較匱乏。加強農村文化建設就是不斷豐富廣大農民的文化生活,滿足農民的文化消費需求,充實農民的精神世界,提高農民的文化素養。從而在使農民的精神更加強大,使農村在精神文化層面奔小康。
其次,農村文化的振興是鄉村振興戰略實現的重要保障。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經濟的衰落和人口的流失是鄉村衰落的重要體現。同時,農村文化的衰落也不可避免地出現,傳統的農村文化受到了極大的沖擊,農民的文化生活長期處于落后的狀態。只有不斷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為廣大農民營造出更加豐富的文化生活環境,農民的精神面貌才會煥然一新,農村文化才能實現從傳統向現代的轉向。先進的農村文化對人的導向作用才能夠發揮出來,農村才能留住人、吸引人,才能重塑社會主義新農村。
最后,農村文化建設是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保障。鄉村振興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是廣大農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得到根本的改善,農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切實的提高。加強農村文化建設有助于在鄉村為廣大農民營造出良好的文化生活環境,使農民的日常生活更加充實,滿足了農民的精神生活需求。農村文化建設能夠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正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目標之一。
基礎文化設施的建設工作是農村文化建設的基礎工作,只有基礎打的好,鄉村整體的文化建設工作才能夠得以有效的實施。對于基礎文化設施的建設工作,首先就需要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其次,鄉鎮文化部門加強調研,做好規劃,結合美麗鄉村建設打造品牌特色,充分挖掘地方歷史傳統文化;最后,農村文化建設的主體是農民,在基礎文化設施的構建環節,需要了解當地居民對于文化建設方面的意愿。只有依托農民的意愿來建設農村文化,才能激發農民參與的積極性,政府投入的基礎設施才能夠真正發揮用途。比如做好文物維護、非遺傳承、祠堂活化等文章,真正讓農民參與其中,樂在其中。
農村的文化隊伍是文化建設的先鋒隊,是文化建設工作的主力軍,因此,文化隊伍的建設工作是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關鍵所在。農村文化隊伍的建設,首先需要建立和完善相關的用人機制以及管理制度。如何科學有效的吸引優秀的人才來到鄉村的文化隊伍當中為農村文化的建設出力,以及如何合理的管理人才,使他們發揮最大效益,這些都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其次,根據農村文化人才稀缺的實際,通過購買退休教師干部和文化志愿者服務來充實農村文化隊伍。最后,行政村應當設立社會文化指導員崗位,從當地選聘有能力、熱愛農村文化工作的人員任社會文化指導員
文化隊伍因為其主力軍的特殊地位,在人員的構成上,首先就需要對文化建設工作有正確的理解和認識,只有正確理解文化建設的含義和目的,才能在實際工作中以正確的方式來完成建設工作。其次,需要對本地區的文化建設工作有所了解,以及能夠明確當地農民的心理訴求。文化隊伍是文化建設的實施人員,他們應該服務于當地農民,只有了解當地文化建設現狀以及了解農民需求,才能夠在這個基礎之上對現狀進行改變,滿足農民的實際需求,使農民對于文化建設工作滿意。最后,文化隊伍的組成人員還需要擁有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閉門造車并不是文化建設的良好手段,及時的對當下文化建設情況的了解以及成功經驗的學習才能夠使鄉村的文化建設走上持續發展的道路。所以,文化隊伍人員需要不斷的學習和培訓,對于當前最新的文化建設情況要及時掌握,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做出調整或者是改變。對于其他地區的優秀成功案例要及時的進行學習,分析出適用于本地區的方法和措施,不斷的對本地區的相關措施進行優化。一成不變的文化建設方式不利于長久的發展,也不能夠適用于不斷發展的社會實情,所以創新很重要。人類的發展歷程離不開創新,創新精神能夠帶領農村文化建設一直繁衍下去。
三農問題的核心問題所在其實就是農民問題,而農民問題的核心則是素質的問題。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也是要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因為農民是文化建設的主體位置,農民的文化素質提高了,鄉村的文化建設水平也就提高了。人文環境是人的行為所決定的,高素質能夠約束行為,那么文明之風自然就會形成。對于農民文化素質的提高,首先要加強道德的培養。農民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就需要對他們進行國家政策以及法律知識的普及工作,可以從培育養成新鄉賢文化入手,大力倡導鄉風文明建設,只有了解的知識夠多,他們對于行為的約束能力就更強。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個復雜的工程,重視農村文化建設,賦予農村特色文化新靈魂。塑造能夠體現新時代特點的農村文化是實現農村文化振興的必由之路,需要各級政府牽頭進行全局的規劃,需要社會各界積極參與,更加需要農民群眾全面支持,在農村文化建設中發揮主人翁精神,主動參與農村文化建設,親自打造新時代的農村文化,親身享受農村文化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