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犁特克斯縣縣委黨校,新疆 特克斯 835500)
特克斯縣東邊與鞏留縣、和靜縣相鄰,西和昭蘇縣接壤,南同拜城縣毗連,北與鞏留縣、察布查爾縣交界,距伊寧市112公里,是世界上唯一建筑完整而又正規的八卦城,并以其獨特的“八卦”城建布局和古老神秘的文化內涵而容獲世界最大規模八卦城吉尼斯之最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特克斯有較為完善的交通運輸網絡,有兩個層次構成:第一層次為國道577線;第二層次為X765線、X766線、X767線、X768重要農村公路和鄉村道路等構成縣境內的公路網骨架結構,總里程1917.4公里。
全縣現有客運站場10個,其中:縣城2個,鄉鎮場8個;城市公交企業1家,原有縣城公交車4輛。今年8月中旬,投入城鄉公交線路6條、30輛公交車;目前,神州、四通、安達 建交4家民營運輸企業正常經營41條班線,339客運車輛,擁有出租車315輛。其中,直達烏魯木齊班線1條,客運車5輛;跨縣班線5條、客運車85輛;縣鄉村客運班線35條、客運車249輛,基本實現鄉鎮場行政村通客車全覆蓋。
物流主體逐步壯大,全縣現有承擔相應物流業務的物流企業12家,統一集中在新城物流園區內經營。今年1-9月,貨物出單量13.128萬件。
一是受區域自然條件的影響,縣域內的生產運輸和生活出行主要依賴于公路交通。雖然,全縣行政村通達率達到100%、通暢率達到100%,但是,行政村通油率卻只有94%。尤其是偏遠的部分牧業村依然沒有柏油路。二是農村公路養護長效機制不健全,都是按照“縣道縣養、鄉道鄉養、村道村養”的要求。三是農村公路技術等級普遍偏低,路面較窄、彎多坡陡、路基不實,通行能力差,這都是制約鄉村經濟發展的客觀條件。
一是隨著“中國的特克斯、世界的八卦城”的名字越來越響亮,來自疆內外到特克斯旅游人數出現“井噴式”的增長。然而,通往各個景區景點的旅游公路建設凸顯不足,原有的鄉村道路等級低、路面窄、彎道多、路況差,加之自駕游、旅游車輛的暴增,已嚴重制約全縣旅游產業的發展。二是旅游大環線還未全線貫通 ,特克斯縣東邊與鞏留縣相鄰,相互聯通的道路僅為簡易砂礫路面;西和昭蘇縣接壤,唯一主干道為S220線,G577線還未修建;南雖同拜城縣毗連,卻無道路連接。
一是縣城內只有1個三級客運站,占地面積僅為12畝,由于停靠的不僅有發往新源縣、尼勒克縣、烏魯木齊市等縣域外際外的中長途客運車輛,也有發往齊勒烏澤克鎮、喬拉克鐵熱克鎮和闊克鐵熱克鄉的城鄉班線車輛。因客運站地面積不足,建筑規模小,嚴重影響了管理難度和服務質量。二是馬場、喀拉達拉鎮、喀拉托海鎮等6個鄉鎮場雖多年前都已建成鄉鎮客運站場,但因縣鄉兩級無力承擔人員保障和運營成本,早已閑置或改作他用。
一是高位推動,積極與自治州、自治區對接,加快推進特克斯-昭蘇G577國道,特克斯-鞏留S341等國省道骨干項目,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有力的交通道路保障。二是加大資金爭取力度,積極爭取上級政策和資金支持,解決喀拉峻旅游生態公路、X765線重要農村公路、葉什克列克村通油等已竣工工程欠賬及在建項目資金不足的問題。三是要克服重建設輕管理的思想,加大對農村公路管養力度,特別是對運力較大,車流量大的主要農村公路養護方面,落實養護責任、健全養護機制、切實做到有路必養,努力保護公路建設成果。
一是旅游業的發展,離不開公路基礎設施的建設,對旅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起著搭橋鋪路、吸引投資、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至關重要作用。全力構建S345庫爾德寧-恰西-塔里木-喀拉峻旅游環線,起點接S340線那拉提-庫爾德寧,終點至喀拉峻生態旅游公路,可將那拉提景區、庫爾德寧景區、喀拉峻景區串聯一起形成旅游大環線,對旅游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二是加快實施喀拉峻生態旅游公路B線、C線項目、S516線縣城-喀拉峻景區項目、喀拉峻-瓊庫什臺-九曲十八彎-莫因卓勒-科桑等公路項目,將全線貫通縣域內旅游景點小環線,為進一步提升特克斯縣旅游發展注入活力。
由于縣城客運站建筑規模小,停車場地不足,嚴重影響客運服務的質量和效率,新建客運站尤為必要。正值編制特克斯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時期,必須將縣客運站建設納入規劃當中。同時與鄉鎮場協調對接,充分發揮鄉鎮客運站場作用,將城鄉客運班線車輛統一納入站場管理,做到人員到位、設施完善、建章立制、管理有序,即提升服務水平和質量,又貫徹落實總目標,達到維穩安保要求。
以深化農村物流供給側改革為主線,以促進交郵融合、產業聯動、脫貧攻堅為主攻方向,加強物流資源共享、運力資源共享,信息資源融合,全力推進縣、鄉、村三級節點服務網絡,采取“客運+貨運兩網合一”、“交通運輸+郵政快遞”、“電子商務+農村物流”、“特色產業+農村物流”等多種模式,不斷豐富和完善農村物流新業態、新模式、新服務,為特克斯縣鄉村振興、助力脫貧攻堅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