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潔
(河南省人民醫院幼兒園,河南 鄭州 450003)
《指南》強調“游戲是對幼兒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區角活動的創設,要將“德育為先,立德樹人”理念貫穿始終,為幼兒搭建適宜的區角環境,提升園所活動質量。尊重幼兒個體差異,關注幼兒身心成長規律,區角活動的創設,要讓幼兒從參與體驗中,自主選擇、操作、探索與學習,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
從區角活動定位與教育功能來看,由于教師對區角活動認知上的偏頗,降低了區角活動創設質量。其問題表現在:第一,區角活動未能激發幼兒學習興趣。與集體教育活動相比,區角活動更加關注“幼兒為本”,強調幼兒自主性學習。隨著幼兒教育改革的深入,在區角活動組織與情境構建上,要體現對幼兒訴求的滿足。一些教師,忽視幼兒興趣和需要,在創設中多以成人主觀判斷和經驗來構建區角活動,導致幼兒對區角活動缺乏參與主動性。沒有興趣的區角活動,幼兒無法融入到區角體驗中。第二,在材料投放上缺乏目標性。區角活動創設,對材料的投放是必不可少的,這些材料,直接影響區角活動質量。一些教師在投放材料時,未能兼顧幼兒全面發展需要,導致材料投放具有隨意性、盲目性,甚至缺乏目標性。區角材料流于形式,影響活動目標的達成。第三,區角活動規則不完善。區角活動在開展中,需要設定活動規則。活動規則與教師的意圖有關,旨在激活幼兒區角參與積極性,促進幼兒個性成長。但規則的制定,有時未能符合幼兒活動實際,要么不被幼兒理解,要么規則太多,影響有效接受。如平等意識、合作精神不到位,降低區角活動育人效果。第四,區角活動指導不到位。對每個幼兒個性的尊重,激活幼兒參與主體性。區角活動的組織與實施,教師要適度參與干預,確保教育目的性和方向性。一些教師,放任幼兒自流,對區角活動組織不合理,對關鍵要素協同不到位,適度區角活動銜接不暢,幼兒探究興趣、交流合作不深。
區角活動的創設,要開放、互動、多樣、具有挑戰性,能夠激活幼兒參與興趣,促進幼兒從活動中獲得學習經驗。著重從四方面來改進。
在區角活動建設上,要關注對幼兒興趣的激發,要能夠為幼兒營造自主參與、合作探究、交流學習的教育環境。區角活動本身,要符合幼兒成長實際,設置對幼兒感興趣的活動。如在區角創設前,先了解幼兒需要,展開調查,與幼兒溝通,整理并擬定區角活動類型,使其契合幼兒需求。區角活動本身內容繁多、形式多樣。哪些區角活動幼兒最感興趣,哪些區角活動最易激發幼兒自主探索與實踐體驗。從調研幼兒訴求,因班、因園而異,體現本園特色,符合班級幼兒實際。如很多幼兒對科學活動很感興趣,我們設置“玩水區”活動,讓幼兒感應水流、認識浮力、體驗水槍游戲。通過投放水盆、引入PVC 水渠,將生活中的積木、飲料瓶,以及其他小物品,從不同重量、體積的對比探索中,發展幼兒的科學意識。幼兒對區角活動內容感興趣,才會積極參與,才能從區角體驗中獲得快樂。
區角活動的設計與實施,要兼顧幼兒全面發展,要突出活動的目標性。不同區角活動,需要投入不同的材料。這些材料在選擇上,要與活動目標相對應。區角活動本身具有教育性,以材料來融入活動,從活動中達成目標。如對于中班幼兒,認知力有所提升,在區角活動創設上,要加強動手實踐能力的發展。以鍛煉幼兒精細動作為目標的區角活動,我們投放夾子、鑷子、各類豆子、回形針、瓜子等材料。讓幼兒比賽夾豆子,鍛煉幼兒手眼協調能力。再如,對于大班幼兒,在挖掘鄉土教育主題活動中,我們投放一些自然資源,包括各類成品、半成品鄉土材料。如花瓣、樹葉,一些蔬菜、水果、玉米、麥穗、小米、稻谷、松果等,讓幼兒認識并了解不同鄉土材料的特點。材料投放具有明確的目標,才能確保區角活動育人質量。
區角活動在組織與實施中,要明確其活動規則。規則的制定,要想確保幼兒自覺遵守,我們可以引領幼兒參與制定規則。事實上,在規則制定上,幼兒的參與,幼兒間的討論與協商,對于強化幼兒規則意識具有重要價值。如在區角活動中,對于有限的材料,當發生爭搶時應該如何解決?通過商討規則,讓幼兒自覺運用規則來化解活動中的問題,并從“試誤”中,讓幼兒體會規則,強化規則意識。
區角活動的開展,教師要做到有效指導。結合活動內容,對幼兒間的爭執、疑惑進行及時點撥、指導,為幼兒區角活動體驗創設適宜環境。教師不能參與太多,也不能放任幼兒自由活動。要在觀察基礎上,融入適宜指導。如“平行式干預”、“交叉式干預”、“垂直式干預”的協調運用,在確保活動目標達成過程中,對幼兒行為進行適度、適時干預。另外,教師在區角活動中,要加強評價與反思。對幼兒的不同表現,要反思區角活動的合理性,對區角活動進行及時優化,總結經驗,提升區角活動質量。
區角活動是當前我國幼兒園教育活動中一種常見教育活動組織形式。教師在區角活動創設中,要結合班情、園情,從資源整合、重組、區角活動規則制定與區角指導中,關注幼兒認知、生活技能、情感意識的全面發展,從區角活動中貫徹育人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