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莊市辛集市新壘頭鎮東明學校,河北 石家莊 052360)
核心素養的關鍵構成部分就包括歷史學科的相關素養,學生學習歷史知識和學科內容的過程同時也是掌握知識點、學習方法并逐漸形成良好價值觀念和能力的過程,以歷史人物和事件中總結出的優秀精神品質、理念為基礎,真正建立起自身的知識框架并漸漸養成高尚的道德品質。探尋初中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可以從教學重點、價值觀念和情感、教學方法等方面入手,通過深入了解教材內容、培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優化課堂教學過程以及開展主題實踐探究活動來進行解讀。
蘊含上千年的文化,讓歷史擁有龐大的教學素材,有限的時間內開展歷史教學活動,必定時間緊湊,一般情況下,教師采用講座式教學,填鴨式地向學生不斷灌輸歷史理論知識,快節奏的課堂教學基本上難以讓教師和學生開展其他模式的教學活動。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動力,有利于幫助學生突破學習瓶頸,激勵學生主動積極地進行學習,同理學生對歷史課堂缺乏興趣,甚至抵觸沉悶單一的教學模式,容易讓學生上課分心,降低學習效率。
歷史專業未來難進行就業對口,而且相比經濟學科和科技學科產生的生活效益低,導致家長忽視學生的歷史學習。社會對歷史的也存在錯誤判斷,“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觀念在人們心目中根深蒂固。現實生活中,家長積極向學生灌輸歷史無用論,提倡學生重視英語、數理化和藝術類科目,當發展學生對歷史感興趣時進行打擊,導致學生對歷史學科形成錯誤判斷。
在信息技術發展的今天,各種互聯網手段在教育教學中得到了有效的運用,它的融入不僅優化了教學內容,也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歷史教學變得清晰化、邏輯化,為學生的思維發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徑,也讓學生學會運用時間鏈進行歷史事件的串接。[1]例如在學習“百家爭鳴局面”這一歷史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微課為學生展示孔子、老子、莊子、韓非子等人物形象,通過圖畫展示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將墨子、莊子、孟子等代表人物進行時間鏈的串接,以便于學生的人物記憶,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對人物思想進行連接,讓學生在時間和思想的學習中掌握歷史的時空觀,在此章節內容的學習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在信息技術與歷史教學內容融合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奠定堅實的基礎條件。
情境教學主要是利用音樂、實物、圖畫等內容進行的學習氛圍渲染,使得學生在身臨其境的學習中完成教學目標,這一手段的運用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性,也有助于促進學生對歷史的理解。例如,在學習“鴉片戰爭”這一歷史內容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林則徐虎門銷煙這一過程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帶領學生走進歷史,感受當時的氛圍,想一想林則徐當時是采取什么措施進行的硝煙活動?以及鴉片流入中國后所帶來的影響是是什么?通過情境創設的引入,使得學生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得到歷史理解能力的提升,在合作活動的過程中加深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讓學生從歷史中吸取教訓,明白鴉片的危害,從而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個人形象。
教師自身首先要端正教學觀念,提倡營造開放課堂,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師生雙方開展平等交流探究活動,能夠調動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讓學生主動尋求教師幫助,通過及時解決學生的歷史問題,可以確保學生順利學習歷史知識,降低學習難度。教師要樹立學生歷史學習觀,積極挖掘歷史內涵的營養價值,從歷史中吸取前人的發展經驗,例如百家爭鳴的學習觀、儒家思想的道德觀等,讓學生不但掌握歷史理論知識和應用能力,還可以通過歷史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中學歷史的階段也是學生剛剛接觸歷史的階段,歷史學科具有一定的邏輯性、抽象性,對于中學學生來說還是比較有難度的,并且歷史學科還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學生對于歷史學習并不感興趣。因此,教師應多多為學生開展關于歷史的活動,這樣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并且學生也能夠積極主動加入歷史學習當中,能夠有效提升歷史教學質量。開展一定主題的歷史活動能夠讓學生積極主動進行史料的搜集以及教材翻閱等等,這樣能夠鞏固學生歷史知識以及開闊學生視野,進而達到培養核心素養的目的。例如:編排歷史小短劇,然后進行角色扮演,真實地感受歷史知識。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參觀歷史博物館,歷史紀念館等等,這樣學生能夠觸景生情,能夠促進學生情感價值觀的形成。又如:進行歷史知識演講比賽,學生可以通過各種渠道去搜集史料,感受歷史,并且學生可以通過教材自己去尋找演講的主題,這樣學生對于歷史教材中知識的印象會更加深刻。這樣的歷史活動能夠激發學生對于歷史學習的學習興趣,學生會對今后的歷史學習更加期待,并且還能夠開闊學生歷史的視野與此同時還能有效地培養核心素養。
初中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的培養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教學目標合理制定教學方案,立足于文本,深入解讀教材內容;由內而外,培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優化課堂教學過程,激發學習興趣;豐富課堂教學,開展主題實踐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