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張爐集鎮政府,山東 聊城 252029)
植物環境對樹木的生長發育有著重大影響,但現在由于生態環境的破壞導致生態失衡,害蟲的數量急增;其中天牛和蛾類等對樹木的破壞力極大。這些蟲類繁殖能力強,并且可以隨著外界環境的改變而改變自己的遺傳特性使其適應能力增強。由于我國對林業的重視,經常引進外國優良的林木,導致出現了新種類的害蟲。這些新害蟲和本土害蟲結合變異成破壞力更強的害蟲,若采用傳統的化學藥品噴灑,害蟲還會產生抗體更難消滅。所以新技術的發展對林業有害生物的防治非常重要。
目前我國的綠化造林工程的發展迅速,總體的森林面積在不斷增長,同時有害生物的數量和種類也明顯增多。一些造林工程的區域生態環境還很薄弱,如果有害生物管理不善,將會對造林工程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生態環境脆弱,需要運用特殊手段和技術進行防治有害生物的工作。如果不做好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將嚴重阻礙著林業的發展,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不利于整體林業生態環境建設的相關工作的順利開展和穩步發展。目前人工造林的整體面積增加,如果只注重造林數量的增加不注重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同時存在人力、資源、技術不能及時到位的情況,會對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帶來新的壓力和挑戰。
雷達技術由來已久,從一開始的雷達技術靈感迸發,其借助昆蟲的信號感應,逐漸的將技術融合到高新領域中,開始組合電腦系統獲得數據的支撐,監測林業中的草地等細節位置是否存在有害昆蟲,并監測這些害蟲的活動范疇,據不同時間段內的昆蟲跡象來分析病害的嚴重性,這種監測形式較為便捷,有利于不同地理環境下的蟲害預防,適用的范圍較廣,雷達技術能夠在廣袤的林地中獲得準確的定位,構建蟲害的監測系統,傳輸數據信息以點帶面的做好整片林地的防護。同林業有害生物危害性檢測系統共同使用河以通過國家的雷達遙感中心向系統傳送數據通過計算機的判斷和分析進行有害生物的防治和預測準確性和預見性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我國的地理信息和林業信息仍然不是很完善所以要加強雷達遙感技術的完善為林業有害生物的防治提供豐富和可靠的數據。
林業中出現有病的生物其實就是植物生產過程中有害于植物生長的蟲子、雜草等有害生物也得以生長,這種生長是對林業發展不利的,輕則對植物生長造成影響重則造成大規模的林業災害。現如今,轉基因是一個很熱門的技術,很多的研究人員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對此進行研究,使得轉基因技術越來越成熟。轉基因中的基因片段是從某些生物的體內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獲得的,當然人工合成也是手段之一。這種生物技術可以支持有害生物防治。根據生物的遺傳特性,將該基因植入生物體內形成重組的基因,根據轉基因技術進行人工培育,這樣就培育出抗蟲性植物如蘇云菌內毒素,當然還可以對動物的抗蟲性基因進行培育,如昆蟲神經素的培育就已經實現了。據有關部門調研數據結果分析,現階段全球范圍內已有近百種樹木的基因工程進行了研究。基因技術可以改變生物的性狀,形成優良生物品種,這是防治有害生物的有效手段之一。綜上轉基因技術在林業有害生物防治中的應用有很大的優點,有廣闊的前景供人們去開闊。
飛機技術在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中主要表現在藥物噴灑等相關工作。首先對森林中的有害生物進行精準的定位,確定有害生物的危害范圍、具體環境等具體數據,有效繪制實際的噴灑范圍。根據噴灑區域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和變換噴灑次序,做好前期準備工作,保證飛機噴灑工作順利開展。盡量選用輕型飛機,輕型飛機對跑道沒有特別的要求,機身靈活,便于操作。在天氣情況不好的情況下比其他機型更利于操控。同時輕型飛機具有先進的GIS 定位系統,準確到達噴灑位置,防止由于誤差造成噴灑效果差的問題出現。使用飛機噴灑藥物盡量選用藥效時間長、危害性小的藥物噴灑。根據實際情況在藥物中加入食鹽,可以增加藥物的下降速度,提高藥物的噴灑效率。選取多個起降地點,減少飛機距離和飛行時間,提高整體的工作效率。
數字化技術在實踐中主要是信息預測和信息監測等相關內容。數字化技術相對于傳統的人工監測具有明顯的優勢,可以精準、快速的掌握監控范圍內的所有相關信息,提高林業管理工作的整體工作效率,對森林監控的范圍也非常長。森林面積大,人工監控工作無法有效開展。數字化技術可以有效解決相關問題。在實踐中將數字化技術和GIS 和GS 技術相結合,使用計算機采集、處理和分析信息,實現對監控范圍內的有效監控。將收集到的數據和圖像運用計算機多媒體進行展示和統計,監控人員可以直觀的觀察到監控范圍內樹木的生長情況以及出現的問題,遇到問題管理人員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
在林業有害生物防治中,合理有效運用新技術勢在必行,自然環境的不停變更,害蟲的衍變方式也突出了新奇性,作為森林管理人員,不僅要消滅有害物種,更重要的工作在于預防有害物種的產生。所以,需要結合當地實情,做詳細的預防計劃,有效實施防治有害物種工作,并發揮它應有的作用,促進林業長久性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