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第二人民醫院,云南 昆明 650000)
一般病情危重的患者,在進行手術后都需要進入ICU 進行嚴密監護。ICU 嚴密和緊張的環境會讓患者出現恐懼、焦慮的心理,甚至有些患者會出現不遵醫囑、拒絕配合治療的行為,直接影響術后恢復。通過對工作中所接觸的病患進行分析可知,在實際工作中適當的應用多媒體宣教方式在心外科ICU 護理工作中,能夠提高患者對ICU 的護理認知,能夠改善患者的消極心理,提高護理效果。
ICU 護理工作相較于普通病房十分繁重,護士在進行術后護理工作時往往會忽視患者的的心理感受,實際上患者的心理配合程度才是提高治療效果的關鍵。這種情況下,術前多媒體宣教就顯得十分重要,術前宣教能夠讓患者提前了解ICU 的監護和治療過程,能夠讓其意識到積極配合治療是盡早恢復健康的唯一方法,也是提高患者心理調控能力的重要形式。傳統的醫療護理工作中,大部分醫院停留在口頭宣教的模式,患者在短時間內不能掌握專業性的知識,新的社會環境下,多媒體宣教模式能夠有效地提高護理質量,強化患者的抗病信心,具有極其重要的臨床意義。
醫院方面多媒體宣教的主要形式是通過制作多媒體課件來展示術后ICU護理的相關流程和內容,讓患者更為直觀系統的掌握這些知識。一般情況下,多媒體宣教課件多采用安寧愉悅的綠色或者藍色為主模板,結合相關影視資料和圖片等形式豐富的宣教內容,形成邏輯聯系。在制作多媒體宣教課件的時候要保證內容通俗易懂且全面細致,其主要內容包括ICU 的功能和術后入住的必要性;ICU 的環境以及日常情境;ICU 的治療和護理方法,包括氣管插管和無菌導尿要做詳細介紹,降低患者的緊張感;轉出ICU 的條件;配合治療的重要性;有可能出現的身體和心理不良反應;護理內容和形式;溝通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方法;科學的自我調控和尋求幫助的方法等方面,讓患者在術前充分了解進入ICU 后會面對的所有情形,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配合治療。
第一,患者入院之初,責任護士要對患者的個人資料和心理狀況進行全方面的了解,同時做出具有針對性的多媒體宣教方案;
第二,護士要向患者及家屬發放宣教手冊,如果患者文化水平較高可以讓其自行學習。文化水平較低者,護士可以進行一對一口頭宣教;
第三,在此基礎上,結合多媒體課件組織團體培訓,在每個環節結束要對患者提出的問題作出詳細解答;
第四,完成全部培訓后,可以通過提問的形式考察患者的掌握情況,針對了解不足的患者進行單獨指導;
第五,在第一次多媒體宣教間隔兩天后再進行一次宣教,鞏固了解內容;
第六,手術之前再次為患者播放視頻,要在播放之前進行答疑和提問,加強患者的印象。
心臟病患者大多病史長病情復雜,根據研究表明大部分心臟病患者都會在治療過程中表現出緊張、焦慮、恐懼甚至是抑郁的情緒,這些不良情緒會通過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影響到心血管系統,從而產生不良作用,會直接影響手術的治療效果。另外,這部分患者在術后配合治療的積極性較低,甚至有些患者會抗拒治療,出現自行拔管的狀況,嚴重的會危及生命。采取多媒體宣教方式對其進行疏導,能夠在內容設置和常規心理護理上實現互補,讓患者明確在進入ICU 后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和后果,能夠讓患者充分在心理上形成預防意識。當其進入到ICU 之后會減少負面反應,為整個護理效果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礎。
多媒體宣教活動能夠全方位的介紹ICU 護士的工作特點,讓患者能夠站在護士的角度理解其護理行為。再有,多媒體宣教內容還向患者介紹怎樣進行自我心理調控以及在后續治療中如何配合護士進行心理疏導,這種行為和意識能夠幫助患者形成良性的治療理念。多媒體宣教方法的應用能夠減輕患者的焦慮心態,對患者的不良情緒有較大的改善作用,為提高整個ICU 護理效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心外科患者的結構比較復雜,不同的年齡、性別、職業以及文化水平決定了患者對ICU 的認知存在較大差異,如果單純以簡單隨性的口頭術前宣教向患者介紹各項術后護理內容很有可能會形成效果偏差。多媒體宣教課件的應用能夠通過圖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形式結合治療實踐以及護理內容讓患者更好的理解課件內容,這不僅兼顧了老年人較差的記憶力,還能夠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生動形象的圖文解說適合各個年齡及文化層次的患者,可以幫助其更為深入的理解專業性的醫護知識,這種教育效果非常明顯。根據臨床分析,通過多媒體宣教方式對患者開展術前術后教育的能夠讓患者更快的轉出ICU,早日重回社會。
目前,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發展,多媒體已經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醫護工作也應該和社會組織的其他部分一樣充分利用多媒體高效、質優的資源結構特點,充分實現護理學的發展。本文深刻分析了多媒體宣教在ICU 護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及具體實施方法,闡述了多媒體宣教活動在整個護理工作中的積極意義,可為其他科室的健康教育提供有效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