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博
(新疆伊斯蘭教經文學校 新疆烏魯木齊 830018)
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高校教育教學要求提高,不斷提升學校文明建設和綜合實力成為高校教育的重點。在高校思政教師培養過程中,受到教育環境、教師自身以及培育模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思政教師整體素養還有待提升,思政教師教育策劃能力不足。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對高校思政教師進行培養,提高其思政教育策劃能力,是提高高校思政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
策劃是指為達到某一目的而采取一定策略的過程,它包括了創意、決策、管理等多個層面,是一種高智慧的活動。在教育策劃的制定過程中,教師作為主導者,應根據教育教學理論,結合學生的發展需要,開展調查、分析、計劃、構思、設計等活動,以構建科學、有序、可控的教學過程。思想政治教育是培養學生思想道德觀念,引導學生理想信念形成,增強學生政治認同的重要途徑和手段。高校思政教育過程中,思政教育工作者策劃能力培養具有重要價值。高校要注重思政教育工作者思政教育策劃能力培養,有效進行思政教育教學策劃,提高思政教育價值,以此來對學生思想素質、道德觀念進行培養,促進學生綜合性發展,為社會培養高素質人才。
學校重視思政教師培養,提高思政教師策劃能力。思政教育工作者培養需要學校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視。所以,新時期,高校應當加強各類政策的研究,并深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高校發展相結合的舉措和辦法,不斷學習和探索相關的引入機制,加強資金投入,切實為思政教師開展學習教育以及學術交流等提供廣闊的平臺。同時要加強校園機制建設,加強文化載體的創設,完善思想政治相關的資源體系。借助調查問卷、訪談等方式注重對思政教師進行需求調研,了解他們的需求以及個性差異等,從而為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開展等提供完善的資金資源支撐。尤其是要注重引入網絡信息技術等,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線上開發和線下互動,從而為思想政治教師的學習成長等提供良好的平臺。學校加強思政教師能力培養,能夠提高教師思政教育理念,促進教師有效進行思政教育策劃,從而為思政教育有效開展奠定基礎。
提高思政教師素養,為思政策劃展開奠定基礎。思政教學有效開展,需要考慮教師自身的能力和素質,如果未充分考慮教師的能力和素質,結合教師實際需求來開展培養活動,將會導致事倍功半。思政教師的專業素養、科研能力對于思政理論和實踐課程的教學效果等具有直接的影響,如果思政教師自身平時不注重理論等方面的研究和政策的學習等,將不利于提升他們日常教學水平,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等不能正確地解答和全面地分析,從而不利于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可見,思政教師隊伍建設水平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就是教師自身的素質、能力,尤其是后期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職業素養等至關重要。實際教育過程中,高校應充分結合目前國家整體的教育形勢和思想政治建設的要求以及自身思想政治教師隊伍現狀等,針對性科學制定相關的培訓育人計劃,開設相關的豐富的教育活動載體,既可以注重線下的互動交流,開展理論政策、師德師風等方面的培育,同時還可以加強線上載體的多元化建設,借助微平臺、校園網以及電子刊物等方式開展多維度的宣傳,一方面,加強基礎課程內容培訓,另一方面鼓勵各級學院開展學術研究,促進教師綜合發展。教師素養和能力是教師進行教學策劃的基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培養過程中,學校有效組織教師培訓項目,對思政教育工作者進行有效培養,能夠促進思政教育工作者有效進行教學策劃。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僅關系到大學生的健康成長,而且關系到國家的政治、文化和意識形態安全,而思政教育工作者的策劃能力則直接影響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效果。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強化責任意識,注重自身專業素質的培養,為思政教育開展奠定技術,一是學校要加強教育管理,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進行思政教育策劃能力的培養創造良好的環境;二是教育部門要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進行思政教育策劃提供政策支持,保障其有序開展。可見,在實際教育教學過程中,高校應該從多個方面實現了思政教育工作者策劃能力的綜合培養,增強思政教育工作者實現思想教育目標的綜合能力,促進思政教育工作有效開展,培養大學生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