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樂瓊
(湖南外貿職業學院 湖南長沙 410000)
和諧社會的建設是當前關注的重點問題,和諧教育是建設和諧社會的有益渠道,而和諧教育是一項任務繁重、涉及面廣的系統化工程。在高職院校和諧教育的實現過程中,高職政工隊伍是其中的重點,要提高和諧教育的開展質量,必須要做好政工隊伍的培育與建設工作。
近年來,在國家、學校的支持下,高職政工隊伍的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果,但是也遭遇到來自多方的阻力和困難,政工隊伍一崗多職的問題普遍存在,影響政工隊伍思想性的發揮。現有的政工隊伍在工作技能、工作理念以及綜合素質上,與和諧教育的開展還存在一定距離。對于政工隊伍的考核、管理機制也不夠健全,沒有立足于長遠,未形成“大德育”認識,對于政工人員工作量化的評估標準單一,其中的彈性較大,容易讓政工干部出現思想上的動搖,影響其工作積極性。
提高對政工隊伍建設的重視度。和諧社會下高職政工隊伍的建設,要求轉變傳統的思想理念,各級領導干部要提高認識,立足于長遠,認識到政工工作不僅能提高學校的辦學質量和管理水平,也能夠促進學校招生、辦學工作的順利開展,關乎人才的培育。在實踐中,要將政工隊伍的建設置于重要地位,抓好、抓實,予以政工人員在物質、精神上的實惠,發揮出風向標作用。同時,以學生的就業需求作為抓手,近年來,企業對高職畢業生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要求其具備扎實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知識,還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政治品質,因此,在政工隊伍的建設上,還要以就業需求作為抓手,發揮出政工隊伍在就業理念上的重要作用,要求政工人員在本職崗位上不懈努力,提升思政工作的實效性,將師生的關注點引到政工工作身上,用良好的業績贏得師生的認可。
打造綜合素質過硬的政工隊伍。在高職院校政工隊伍的建設上,存在隊伍不穩定、結構不合理以及人員數量偏少的問題,對此,在政工隊伍的打造上,需要從“量”和“質”兩個方面來著手。一方面,增加輔導員和班主任數量,根據學生數量來進行配備,吸引更多人才進入政工隊伍中,達到教育部規定的比例;另一方面,要對政工人員的學歷、年齡、知識結構進行優化。從年齡來看,要增加中青年政工人員數量,做到老、中、青三的者合理搭配;在學歷結構上,本科以上人員具有更好的基礎和扎實的理論功底,能夠促進政工隊伍工作的開展,因此,對于新晉政工人員,要求其具備本科以上學歷,對于其他在校政工人員,可要求其通過在職進修、脫產的方式來提高學歷水平;從知識結構上來看,要通過培訓提升現有政工人員的工作能力和理論水平,為他們提供深造、外出學習、考察的機會,實現政工人員的內涵式發展,使之成為一支作風正、政治強、業務精的專業型政工隊伍。
完善政工隊伍建設的機制支持。在構建和諧校園的背景下,要制定完善的決策和執行機制。思政工作千頭萬緒,既需要正確的決策,也需要得力的執行,要發揮出黨委的核心作用,重大問題要做到群策群力。在具體工作中,要緊密圍繞和諧校園的建設目標,通過實際調研掌握學生思想動態,將問題扼殺在萌芽狀態。對于政工隊伍的選拔與任用,要遵循以人為本原則,把好入口關,將能力修養、學歷和年齡作為基本的準入條件,愛崗敬業則是其工作基礎,在黨委統一領導下,應用公開招聘、組織推薦的方式選擇出能夠潛心教書育人、德才兼備的政工人員,按照個人的專長、能力和喜好為其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激發出他們的工作熱情。隊伍建設完畢后,要制定完善的職工福利制度和保障機制,科學安排政工人員工作任務,制定工作計劃,堅持上下溝通、以人為本,構建出覆蓋全校園的高職院校政工工作網絡。
制定具有發展性的培育機制。根據政工人員的培育要求和個人志向,有計劃的開展分流培養,對于有潛力、業務能力強的中青年骨干政工人員,將其作為培育重點,使之朝著專業化、專家化方向發展,充分發揮出專題學習、崗前培訓等渠道的作用,使政工人員具備高度的事業心和良好的組織管理能力,利用預測、規劃、培育等渠道,讓政工人員的智慧、知識和經驗得到不斷增長。除了學習政治理論之外,還要開展關于外語、大學生心理問題、數字化校園、國外先進教育理念的培訓,每年提前制定教育計劃,讓培訓工作可以做到有章可循。
政工隊伍為高校思政工作的開展提供了人力、組織保障,當前,我國高職教育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新的形勢要求高職院校大力開展和諧校園的建設,在這一背景下,對于政工隊伍的綜合能力也提出了新要求。為了發揮出政工隊伍的作用,需要提高對政工隊伍建設的重視度,加強培訓與教育,嚴把準入關,以和諧校園的建設作為主要目標,不斷提升政工隊伍的管理水平、業務素養以及政治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