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敏
(吉首大學張家界學院經濟管理學院 湖南張家界 427000)
目前,很多高校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和實踐性教學計劃時,都會參考一些比賽的內容和要求,國貿專業也不例外。國貿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不但包括理論性和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還包括理論與應用兼具的人才培養。所以國貿專業培養人才考慮的因素較多,既要考慮生源和地理位置、師資力量,還有考慮人才培養類型,比如決策性的管理人才需要從夯實理論基礎和掌握國貿的規則以及提高實操能力著手。對于參加POCIB大賽等,被很多綜合應用型本科學校作為評價實踐性教學成果的關鍵指標,而且也被視為學校培養人才目標的重要參考指標。關鍵原因是POCIB大賽達到社會和企業對人才的要求標準,鑒于此,大力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尤為重要,如何改革學校的實踐教學課程,增強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為地方發展做貢獻,極為重要的一項任務。本文以吉首大學張家界學院為例,著重解決上述問題,為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國貿專業改革提供新的解決辦法。
吉首大學張家界學院的國貿專業實踐教學課程是以理論知識為基礎,專業崗位實習和模擬訓練結合在一起,全面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和操作能力。國貿專業的實踐性教學目前有校內校外組成,依據2020年的人才培養方案,實訓課程涵蓋以下課程:來自校內的國貿實務和外貿函電,國際結算等,校外實踐課程主要是學生去企業實習,校內的實訓課程主要通過模擬軟件和課堂練習實訓來完成。
學校沒有發揮自己的優勢。很多應用型本科院校沒有發揮自己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優勢,其優勢之一就是建立具有本地特色的優勢專業,在理論學科上面,應用型本科無法與重點院校抗衡,但是其擁有的特殊競爭優勢,比如吉首大學張家界學院地處湘西區,國家的政策支持力度很大,所以要和湘西特別的經濟政策結合起來,還有一些張家界一些特別的本地產品,比如土家織錦、葛根粉、土家臘肉還有茅巖霉茶葉等結合起來,發展具有當地特色的貿易優勢。
師資力量薄弱,無法滿足實踐性教學的需求。目前我學校國貿專業教師不但具有高學習,而且具有很高的理論知識素養,還有很強的科研能力。唯一不足的是不具備外貿工作的實際就業經驗,由此導致不能達到實踐性教學的標準。比如吉首大學張家界學院,六名專業教師,沒有一個具備外貿工作的經歷,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就會傾向于理論知識的教學而忽略實踐教學,某些實務性很強的課程通常一個老師擔任,所以應對100個左右的學生效果大打折扣。師資力量的薄弱體現在另外一方面就是老師的英文水平達不到國貿專業發展的要求,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英語口頭能力,需要“雙師型”教師,另外地方應用型本科學校和其他重點院校不同,因為后者教師沒有海外求學的經歷,所以導致教師們的口語表達能力低下,所以就造成了外貿函電,以及專業英語這樣的課程由老師用漢語解釋,其實最好由英語老師講授可能效果會更好一些,還有一部分考過英語四六級的學生,但是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低下,這方面在以后的外貿工作中也是一大缺陷。
實習基地設施落后,實習體系不合理。對于學生參加實習來獲得專業操作技能的需求,實習基地滿足不了,從企業來看,企業缺乏接收畢業生實習的動力,而且實習的流程和體系存在一些問題,而且也不會讓學生接觸實質性的工作業務,考慮到商業秘密。還有就是學生一方面要寫論文參加答辯,另外一方面還在準備其他考試和找工作,很多學生畢業后也不想從事外貿工作,所以導致他們也沒有認真對待實習,很難大幅度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所以實習的效果甚微。
設置具有特色的國貿專業課程,修改人才培養方案。應用型本科院校應該有自己的特色專業,應該發揮特色專業的潛力和優勢,借由校內便利的實習基地,培養出來的學生,不但具有很高的理論知識素養,還要具有很強的實踐能力,比如學生如果選修國際商務談判課程,那么關于比賽中涉及到商品的價格、運費還有保險費的內容,學生就會具有很大的專業優勢為自己爭取貿易利益。所以在平時的實踐學習中,應該通過模擬情境訓練等加強對學生這方面的訓練,并把對商務談判能力的考核納入考試成績。
人才培養方案是學校培養國貿人才的依據,所以學校應該高度重視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隨著目前國際貿易發展的趨勢,我們學校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應該考慮跨境電商的這個方向,以此為切入點,對學校的教學方案、課程的設計等進行創新和改革。目前我們學校有國貿的專升本專業,很多專升本的國貿專業的學生以前沒有學習過國貿的基礎專業知識,所以設置人才培養方案時要考慮一些專業基礎課程的設置,比如國際貿易原理、國際貿易實務和金融學、國際結算和國際金融等課程。
培養“雙師型”的教師人才,加強培訓師資。很多地方應用型本科學校都存在國貿專業師資力量薄弱的問題,那些在企業不但擁有豐富就業經驗和很高的學習以及理論知識素養的那些人,他們傾向于選擇企業而不是高校,而那些學歷不高但是擁有豐富就業經驗的人,由于學歷低又進不了學校。目前的培訓師資的方法就是讓老師去企業實習,以前的教師不愿意掛職去公司鍛煉學習,一是因為得不到很高的經濟待遇,二是掛職對自己評職稱不利,目前學校的辦學自主性得到了很大提高,已經放下了職稱的評審權力,同樣也可以派教師去國外學習或者進修,來提升教師的英語水平。
創新校企合作模式,提高學生就業競爭能力。對于很多地方應用型本科學校來講,想辦法拓展實習基地并不能解決實習效果提高的問題,一種比較好的模式就是進行校企合作,請企業里那些經驗豐富且可以勝任學校實務課程的人員來學校授課,通過實訓的一些軟件來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當然我們學校的問題是外聘人員的薪資報酬,因為外聘人員由于是外地的,多以來回授課不方便,因此要求的報酬較高,而且關于高額的報酬也不是二級學院可以獨自決定的,但是和工科專業千萬實習經費投入相比較而言,國貿專業的費效比可能高很多;另外一種方式就是對于學校要及時引進一些新的實習軟件,否則實習場景缺乏真實性,實踐操作無法能力,由于我們學校招生規模日益增加,所以實訓教室的數量需要增加。
創新實踐教學模式,凸顯學校特色。目前跨境電商發展迅猛,對于改革國貿的實踐教學開辟了新思路思路,以前學校的外貿流程的實訓都是模擬課程,現在可以通過真實項目的電商實戰進行。在這個實訓項目里,學生可以選擇個人或小組的方式為單位,通過速賣通以及亞馬遜平臺真實地銷售自己的商品,一般包括以下流程:同學們對自己發布的產品要不斷的更新、制作商品的網站以及打理自己的網店、向海外宣傳自己的產品、對產品進行報關報檢、貨款的支付以及處理訂單和進行售后服務等工作,在這個過程中,訓練了學生的每個崗位的實踐操作能力。但是這個形式的實踐教學體系需要和企業共同完成,通過校企合作平臺完成。合作的形式多樣靈活,例如企業給學生提供充足的貨源,以此來支持學生開展網絡實戰,或者讓學生去企業參觀學習,或者派遣資深的工作人員來學校講學,也可以由學校和企業進行共同創建學校的實訓基地,共同開發跨境電商的實訓課程,或者開創以跨境電商為名的特色班,這種校企合作的形式使參與的三方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