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燕
(商丘市第一高級中學 河南商丘 476000)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重要基礎的自然科學,化學中很多知識需要通過實驗來進行驗證和教學,這樣才能更加直觀、生動地展示化學知識,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化學原理,從而提升化學教學效果,同時,化學知識對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有重要的指導價值,因此,借助各種教學方法提升高中化學實驗教學質量,就成為高中化學教師面臨的重要工作。趣味實驗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吸引學生走進探索過程之中,加強對趣味實驗的探究和分析,對于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水平的提升有重要的積極意義。
缺乏學生主動探究意識的激發。在利用趣味實驗來改進實驗教學時,很多化學教師往往對學生掌握的結果和課程學習進度給予相應的重視,對學生主動探索的積極性缺乏相應的調動,在趣味實驗中很少真正引領學生培養動手能力和實驗探索能力。很多教師認為,對實驗進行講解比學生自己做試驗更加實用高效,學生做實驗難免會出現錯誤,耽誤教學進度,浪費師生的時間和精力,因此很多時候各種化學實驗往往以教師演示和講解為主,趣味實驗教學中教師講實驗、學生背實驗的現象并不少見。
發散思維類實驗較少,缺乏思維鍛煉。很多教師認為化學實驗應該偏重化學知識的傳授,要求學生對化學知識進行相應的掌握,很少結合實際生產生活引導學生發散思維。教師往往只是讓學生記住實驗的現象和結論,缺乏實際生活與實驗教學內容之間的銜接,很少利用與日常工作與生活密切相關的事物設計相應的趣味實驗,學生很難從自身的理解出發通過趣味實驗鍛煉思維,給學生探索潛力和創造力的激發帶來了不小的阻礙。
缺乏趣味實驗考核工作。很多學校和教師并未對化學趣味實驗制定相應的考核條例,很多學校對化學教師開展趣味實驗的效果缺乏足夠的考察和評價,往往只是根據學生的化學成績來評價教師整體教學效果。同時,化學教師往往通過各種形式的筆試對學生實驗技能的考察,缺乏對學生知識理解、操作、應用能力的考察。
鍛煉學生主動動手與探究意識。教師應高度重視學生在趣味實驗中自學能力與動手能力的培養,調動學生主動探究的積極性,重視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自主探索與體驗。教師應在趣味實驗教學中加強對學生求知欲望的引導,鼓勵學生積極探索和表達,在此過程中啟發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形成主動探究的意識和能力。同時,教師應給予學生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認真的解答學生關于實驗的問題,不能過分追求課課程進度或課堂紀律,給學生提供相對寬松的課堂氛圍,促使其能夠在活躍的氣氛中進行自主探索和求知。
例如,在對“鐵鹽和亞鐵鹽”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設置“茶水變色”的趣味實驗,先給學生分析茶水中的化學構成,讓學生向茶水中添加不同物質,觀察茶水顏色的變化并記錄過程,從而引導學生通過對鐵性質的應用和添加物質、觀察茶水顏色的過程讓學生主動探究鐵鹽和亞鐵鹽的性質,激發學生對知識進行探究的熱情。
引導學生適當發散思維。在化學實驗當中,教師應積極借助與學生主觀體驗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事物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引導學生借助趣味實驗發散思維,提升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這能為學生學習主動性的調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同時也能為日后的學習與生活提供重要指導。
比如,進行“非金屬及其化合物”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用到硫的地方,并設置“手指點火”的趣味實驗,引導學生對硫的各種性能和正確使用方式進行探索,借此來引導學生理解硫的性質,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想象力,提升實驗教學效率。
加強趣味實驗過程與效果的考察。學校應高度重視趣味實驗教學的開設和評價,結合學校化學教學情況,統計化學教師每學期化學實驗次數、趣味實驗次數,抽查教師趣味實驗的開設與教學情況,對化學教師的趣味實驗教學進行監督,并通過對學生的調研,對教師的實驗教學進行全面的評價。同時,教師也應積極對學生在趣味實驗中的學習過程和成果進行全方位的評價,對學生實驗過程中的態度、分析能力、合作能力、數據或操作處理能力、表達能力等進行考察,及時對學生實驗過程掌握情況進行分析和評價。
實驗教學是化學學科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化學實驗教學的質量直接關系到化學學科整體的教學水平。利用各種方法提升實驗教學質量,是化學教學改革重要的一部分,這是新課改對高中化學教學提出的新的要求,這就意味著教師應積極借助趣味實驗,提升學生對化學知識進行探索和理解的動力,借此來不斷改進傳統的實驗教學方式,為提升學科教學水平、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提供支持。目前來看,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改進雖然有了一定成效,但依然需要相關教育工作者不斷進行研究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