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丹 紀志永 朱 磊
(河北工業大學 天津 300401)
通過回收的231份《金課建設背景下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查》數據顯示,93.51%的學生認為課堂學習很重要,6.49%的學生認為課堂學習一般重要;16.88%的學生經常課前預習,64.5%偶爾課前預習;100%的學生會進行課堂筆記;43.72%的學生會進行課后經常復習,55.41%的學生會偶爾進行課后復習;6.06%的學生認為課上知識點完全掌握,85.28%的學生認為課上大部分知識點掌握;9.96%的學生課上從來不玩手機,29%的學生課上極少玩手機,53.25%的學生課上經常玩手機;對于專業任選課,68.83%的學生與專業課同等對待;對于社團活動46.75%的學生認為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可以參加,48.92%的學生認為是可以鍛煉自己的機會;52.81%的學生對所學專業滿意,22.51%的學生對所學專業非常滿意,24.68%的學生對所學專業滿意度一般;76.62%的學生從來沒有逃過課;48.92%的學生認為金課建設對學習積極性有影響,12.55%的學生認為有明顯影響;75.32%的學生學習動機為考研。
綜上,可以看出學生普遍對學習感興趣,金課建設在學生學習積極性方面有促進作用,絕大多數的學生對于課堂學習重視,社團活動不是影響學習積極性的因素,課上玩手機、業余時間沒有計劃、課后復習少是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主要原因。
學生自主學習的提升方法。以學生進入大學的時間軸來看,入門定目標,初期養習慣,中期重反饋,后期重成效。也就是在學生進入大學時明確四年學習目標,在大一開展學習時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大二大三注重學習反饋與學習方法的調整,大四樹立以考研、就業、創業等的結果導向,激發學生自主學習;以自主學習方法來看,主要為目標設定法、獎勵激勵法、個人實現法、榜樣激勵法、時間管理法等,不斷激發學習動力,提高自我效能感,并進行必要的歸因訓練;以學生不同的層次需求來看,努力構建高層次學習目標以培養高水平人才,樹立集體學習目標,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個人目標可視、可量,建立檢查與監督反饋機制,爭取完成目標。
學業預警體系的科學構建。以制度談理念也要接地氣——建立“因地制宜”的學業預警制度。開展“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的學業預警制度,不同年級因培養計劃、學則管理等不同也應有不同的預警標準,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明確掛科總學分、平均學分績點、出勤率、學籍變動等為學業預警內容,固定開展學業預警工作時間段,將整體學業預警工作模塊化,發現需要預警學生隨時開展,讓學業預警工作常態化,規范工作流程,增強人文關懷。
種子再優良也要有好土壤——營造學業預警實施氛圍。學業預警工作實施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決定于一個優良的實施環境,優良的實施環境主要包括:學校層次對于學業預警工作落地、落實的重視程度,學業預警主體、客體對于預警工作的理性認識,學業預警實施過程中的人員素質,學業預警管理系統的信息化程度以及學校心理咨詢中心的平臺保障等,優良的學業預警實施環境強有力地保障了實施效果。
因同一個目標建一個教育聯盟——育人理念進家庭。每一位學生都來自不同的家庭環境,不同的教育背景,但家長與學校有著同一個目標,就是將孩子(學生)培養好,因此家長是學業預警工作有力的參與者,過程的監督者,政策的支持者。學生輔導員可以通過微信群、QQ群、家訪等方式將家校工作做實、做細,做到學生和家長的心坎里,助力全員、全過程育人工作的順利開展,將學業預警工作理念傳遞到學生家庭,構建科學的家校育人模式,為學生營造優良的學習環境。
不盲目評價不單一考核——多元評價促學風。大學課程特點明顯,單一的考核評價不能夠完整體現學生素質,盲目的考核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所以多元的評價體系是促進學風建設的有效途徑。為了規避考試考核的單一形式,各高校努力探索加強過程考核的方法,即:實施分階段考評、強化課堂成績、注重動手實踐、突出團體成果等等,用行之有效的教學環節調整使期末考試考核的比重。
榮譽學士學位的由來。榮譽學士學位一說源于英國。榮譽學士學位分為三個等級:一等、二等(其中又分上下兩等)、三等,根據不同標準授予不同等級的學位,等級越高難度越大,也就是說當用人單位第一次看到應聘者的學位時能夠直觀判斷出學位的含金量。對于榮譽學士學位的說法可以分為:優等學位(即界定不同含金量而設置的不同等級的學位)、優秀學生的學位(即頒發給優秀學生的學位)、優秀生班學生授予的學位、名譽學位(低學校或者社會貢獻率高而頒發的名譽學位)。
榮譽學士學位的國內外經驗。英國劍橋大學以階梯式分等級的形式滿足了不同學生的需求,同學們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攻讀適合自己的學位方向,強調自主學習意識與個人學習能力;新加坡國立大學成績優異的學生在獲得普通學位后可以加讀一年獲得榮譽學位,使得成績優異的學生更具優勢;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成績優異的學生在獲得普通學位后可以加讀一年獲得榮譽學位,并且獲得榮譽學位是繼續深造的必要條件。相對于國際高校,國內的榮譽學士學位制度還處于探索階段,為了提高學生個性化培養,增強學位制的科學性、系統性,2016年清華大學進行了榮譽學士學位的本土化建設,設立榮譽學位項目,新增設了本科榮譽學位制度,屬于國內首個設立榮譽學士學位的高校,為國內其他高校提供了借鑒。
榮譽學士學位的本土化建設實施路徑。構建榮譽學位系統,完善人才培養模式。我國高校根據自身情況,積極開展榮譽學士學位本土化建設,因辦校水平不同,設置不同的形式與標準,在榮譽學位系統構建過程中注重高水平人才的需求,為優秀人才的發展創造空間與條件。相應開設榮譽課程,不斷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鍛煉學生科研能力、動手能力、理論聯系實踐能力等。階梯式學習目標的設定盡力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激發了大多數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提升了本科生教育教學水平。
擴大受眾群體,嚴格設置標準。在嚴格控制榮譽學士學位總量的標準下,盡量擴大受眾群體,提供參與到更深層次學習的機會,對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方面有極大的促進作用,也能夠通過“點帶面”的實際作用,營造班級優良學風。結合學校情況與就業需求,嚴格設置榮譽學士學位獲得標準,只有嚴格標準才能最大程度的保障社會、同類院校對榮譽學士學位的認可度,促進榮譽學士學位建設長期、良性發展。
引入第三方評價,加強學位認可度。目前榮譽學士學位進入大眾視野尚需一段時間,此項工作除了國家政策支持、社會認可、學校推行外需要政府部門或者第三方機構提供評判標準,建立評價體系,保證含金量的同等性,并進行監督與考評。各高校擁有自己的榮譽學士學位標準,那如何保障標準同水平、不浮動,如何讓國內與國外的榮譽學士學位互認互通,實際操作性最強的手段是引入第三方評價,加強學位認可度。
金課建設背景下學生學習積極性提升的機制研究有利于把握大學生的學業發展狀態,推動高校優良學風建設工作,有利于及時發現高校管理漏洞,提高高校管理水平,有利于及時判斷大學生學業問題,并及時開展相關幫扶措施,能夠有效推動教育教學改革。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學業預警系統的科學構建以及榮譽學士學位的本土化構建是金課建設背景下學生學習積極性提升的就努力探索,不斷促進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