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 磊 茍亞楠 張 怡
(1.華 北理工大學體育部 河北唐山 063210;2. 華北理工大學基礎醫學院 河北唐山 063210;3. 華北理工大學建筑工程學院 河北唐山 063210)
在2020年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中提出,學校體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學校體育教學要融入課程思政目標,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和方法,立德樹人,使得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到體育運動的內在樂趣、增強學生體質、健全完善人格、錘煉意志品質。新的課程目標給予了體育課新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
成果導向教育理念(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教學理念,是一種基于學生學習成果的反向教學設計理念,從學生的培養目標開始建構課程體系,每節課的教學目標都是設定好的、與總目標有機聯系,并最終能夠實現學生能力總目標的實現。體育課程教學目標,學生要掌握運動基礎知識、學會運動基礎技能和專項運動技能,并在運動中體驗到運動的本質、磨練意志品質,樹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人格。這與OBE的核心理念相一致,以學生的發展為目標,通過教學總目標創設知識、技能、心理、道德課程結構,立足全面發展,不僅能夠增強體質、掌握基礎,心理和思想品質也都得到了提升。
本文根據OBE教育理念,對體育課程進行成果導向教學設計,從設定預期的學生各能力目標的有機融合,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綜合性人才。
目標預設是OBE教學理念的核心一環,體育課程教學目標應從知識、技能、心理、思想品質四方面來進行設定。知識方面:學生要了解所學課程的動作來源和發展、構成動作的要素、戰術的思想、比賽的運用以及科學運動健身、運動損傷及康復方法的一些簡要知識。技能方面:掌握正確的走、跑、跳、投等一般運動技術、掌握所學專項技術的基本動作和成套動作、掌握所學專項項目的戰術配合、能在比賽中保持所學技術動作的正確性和穩定性、能夠在比賽中靈活運用所學戰術;心理: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磨練學生意志品質,形成堅毅的品格和勇于爭先、毫不退縮的精神;思想品德方面:培養學生社會核心價值觀、促進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樹立中華民族傳統主義情懷。
線上、線下教學齊頭并進。預設的成果目標可以通過在線課程,明確的指向學生的所應具備的運動知識、技能、心理和思想品質。在明確了成果導向各能力目標后,設計教學結構并生成在線課程開放資源。體育課屬于實踐課教學,主要以教師講授、示范,學生模仿練習為主要形式,線上課程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形象的了解所學內容及所要完成的學習目標,使學生能夠自主、靈活、深入的掌握所學知識和技能。同時,通過線上教學,學生可以自主性的學習、復習、查閱相關資料,教師可以及時回答學生的問題,進行解惑,提升了教學效果,高效率的完成預設的成果目標。
經典案例驅動心理、思想品德發展、健全人格。體育課程中不僅要有運動知識、運動技能的目標,還要有心理發展目標、思想品德目標,促進學生健全人格。其中,運動知識、運動技能可以通過不同的定性或定量標準來衡量,而心理發展目標和思想品德目標,這兩個目標都需要教師將一些與目標能力密切相關的案例內容引入到教學中,通過討論、交流、擴展、延伸融入到體育教學中去,通過生動形象的體育案例,學生的體育精神、體育思想、體育品質不斷得到提升。只有目標定位準確,才能使采納的案例得到最佳效果。
綜合運動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體育課與其他的理論課程有著本質區別,在課堂上,學生不僅要開動腦筋學習各種文化知識,同時,還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負荷和心理負荷。體育課的負荷,不僅有運動量和運動強度的負荷,還對學生心理產生一定的刺激,學生必須要經歷求知、探索、掌握、獲勝等一系列心理和精神上的變化,既要有個人的學習過程,又要有團隊的配合過程;既要學會動作技術技能,又要學會戰術的靈活運用;既要體驗到一次成功的愉悅,又要體會到不斷積累、突破艱難險阻取得成功的快樂;既能體會到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遺留下來的體育項目、又能體會到國際文化交流所帶來的新興項目。教師只有在成果導向輸出明確的情況下,結合項目特點、學生特點和活動環境,綜合運動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才能達到技能、知識、健康心理、健康人格目標的實現。
多維客觀評價。由于學生的運動知識和技術基礎、心理承受能力不甚相同,過程性評價就顯得尤為重要。每一個子能力目標下學生的課堂表現、進步程度、作業完成情況、階段測試都要有詳盡的記錄,貫穿于課程始終。在考核中不光要考慮到學生的技術掌握情況、還要考慮到學生的心理發展情況和體育品質,綜合多為評價學生進步程度,使得最終成果具有科學性、導向性。
目前,我國體育課程改革已經到了非常關鍵的時期,OBE教育理念迎合了體育課程改革的發展需要,可以多方面的動態監測教學質量,教師與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都能得到有益的提高,從而高效的完成教學質量,優化教學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