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淼
在當前社交媒體發展十分迅速、火熱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社交媒體、提高社交媒體廣告的效率成為了關注的重點。本文借助以往的社交媒體形式以及相應的社交媒體廣告形式的發展過程,來分析社交媒體廣告,在各時代是如何有效開展廣告活動的,并通過對其發展的歷史過程的分析,得出今后社交媒體廣告的發展趨勢。
隨著近幾年來廣告形式的轉變,可以感受出在當前的數字化時代下,因為生活變得更加便捷更加舒適,所以人們可以享受到多元的產品以及服務項目。又由于其中的大多數都是基于互聯網與大數據的影響或作用之下,所以互聯網勢必成為了人們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1973年美國摩托羅拉公司發明了手提電話(即大哥大)之后,移動通訊設備就登上了歷史舞臺。據說這意味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始,而事實上這句話也得到了驗證。繼手機的誕生之后,人們的需求也總是在不斷上升的,從起步的2G網絡時代,發展至如今的5G網絡時代,也不過才用了數十年。這種移動通訊設備的迅速發展,為人們帶來的不僅僅是便利,毫不夸張地說,他甚至是改變了整個市場發展的趨勢和方向。
從人們的生活性質來看,以往由于空間上的阻礙,人與人之間的聯系不夠密切。只能借助紙筆,進行有限的溝通。但自從手機這一物品的誕生后,隨之而來的新功能—短信,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當時也沒有人想到,這一項為解決手機話費過高,而推出的文本信息類服務,竟然在多年后對人們的經濟文化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如果說短信是手機上幫助人們實現社交的服務,那么QQ就是對應的電腦端服務。而也正因為QQ的誕生,使得社交媒體這一概念,開始在人們的生活中形成雛形。在舊時代時,人們之間的書信來往,無法與當代的社交生活相提并論。QQ可以說是搭建了人與人之間的便攜社交的一道橋梁,尤其是對于80、90年后的人們來說,QQ是一個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社交平臺。在兩千零幾年的時候,人們的社交行為幾乎全都在QQ這一平臺上產生,當人們的目光全部集中在某一點的時候,即代表這一點將會成為各大市場的焦點,對廣告來說也不例外。
為了達到更高的效益和更好的效果,許多的平臺甚至是QQ自己,開始嘗試在社交平臺投放廣告,借助平臺的高額關注度,提高廣告的效果。如今人們恐怕也很難想起來,第一條社交媒體廣告究竟是什么,由誰來制作并發布的,又發布在哪個平臺上。但人們總能記得的是,在當時QQ聊天框右側的QQ秀附近,總是會彈出一些小窗廣告,或者是在QQ秀PK的時候,很容易不小心點到旁邊的廣告,繼而打開不一些未知的彈窗。這些廣告的內容也大多數都與當時的流行產品相關,例如QQ炫舞、QQ飛車、某些網頁小游戲等等。這其實就是社交媒體廣告的初次呈現與發展。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現代技術的進步,社交媒體本身也產生了改變。2011年,騰訊公司繼QQ之后,又推出了新的為智能終端提供即時通訊的社交程序—微信。這一程序的誕生,再次改變了人們的社交方式。之前還在流行的QQ空間,已經變成了朋友圈,聊得火熱的QQ群,變成了簡潔明了的微信群。這些形式上的轉變,雖說沒有改變人們的社交模式和習慣,但對于廣告行業來說,微信就是一個全新的市場。
以微信為主的社交媒體廣告依舊延續至今,由于朋友圈的功能和微信特有的公眾號功能,許多的社交媒體廣告選中這兩點,通過在這兩處實施的廣告投放,來實現自己的廣告目標。例如現在隨處可見的朋友圈微商,微商這一模式,就是通過將商品的信息,通過微信朋友圈的形式發布出來,再靠著自身朋友數量的眾多,為自己的商品增加關注度,進而實現提高銷售數量的目標。公眾號則是通過文章的形式,將商品的很多信息和圖片進行,以文字為主的方式,呈現在人們面前,進而實現最終目標。也正因為這兩種微信常見的推廣模式,讓如今許多的微信擁護者,不得不發出“朋友圈好多廣告、公眾號好多廣告”等的感慨。這一廣告形式,是在以QQ為市場熱度中心的時候,并不存在的。所以也能感受出,社交媒體廣告的模式,也會根據社交媒體的變化而產生對應的改變。
最后到如今的發展現狀,社交媒體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微信、QQ這類平臺,盡管還有大量人關注并持續使用的微博平臺,可如今的市場焦點,依舊不在這些傳統的社交媒體上,而是新型的社交媒體。最為常見的當屬抖音和快手兩大短視頻類平臺。這兩大平臺之所以能如此成功,尤其是抖音,這與時代的發展有關,也與人們社交行為模式的轉變有關。當傳統的以文字為主的社交媒體廣告不再為人們所滿足時,針對事件進行評論互交的需求就會產生。不得不說的是,無論是微信還是微博,能夠涉及的社交范圍也是有限的,就如微信其中一項功能“朋友圈”的命名那樣,微信這類的社交媒體,大多是在人們的小范圍交友圈內,進行社交溝通的。但是抖音即滿足了人們渴望對熱點事件的關注的心理,又實現了人們大范圍的社交評論,將人們的社交范圍,擴大了數倍,讓人們通過某些短視頻,在娛樂的同時進行社交,并實現了社交范圍的擴大。
這種模式即是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所帶來的必然結果,也是人們長期疲于范圍社交,渴望借助互聯網進行廣泛社交愿望的實現。而這種方式的轉變,同時又伴隨著社交媒體廣告形式的轉變。微信朋友圈的廣告依舊存在的同時,開始大片的網絡直播帶貨試的廣告開始實現,這種廣告的形式,完全是出自人們的社交,也落實于人們的社交。從普遍的現象來看,直播帶貨的廣告形式,從來都是建立于社交之上的。簡單的方式或是通過,直接與觀看直播的潛在消費者進行溝通,來提高他們的購買欲望。而會利用好短視頻本身優勢的,尤其是一些很有名氣的網紅,會借助一條條的短視頻塑造一個符合大眾喜好的形象,再借由這些視頻增加自己的粉絲量,與粉絲進行親密互動或者進行友好的社交活動,最后實現有效的視頻帶貨。例如李佳奇、毛光光等人。
當然,網絡世界總是會有不同的需求,同樣有很多人并不為了賺錢而借助如今的新社交媒體,同時也會有許多根本目的就是為了借助抖音這類平臺的熱度,來增加廣告的瀏覽量再實現最終目標,一般這類往往都是企業廣告。以企業為主的社交媒體廣告,不像抖音平臺中個人的帶貨廣告那樣,他們往往是將視頻廣告,編纂成適合短視頻的形式,直接投放到平臺上,借助大量的瀏覽量,提高品牌的關注度。比較典型和常見的,會是各種貸款平臺、課程網校等類的視頻廣告,他們將推廣產品或者信息內容,添加到視頻當中。通過視頻的故事性和真實性,吸引人們點開鏈接,接觸到他們的產品信息。
所以,當社交媒體無論處于何種形式和熱點的時候,只要社交媒體發生改變,那么社交媒體廣告勢必也會做出相應的改變。而當社交媒體廣告能夠被人們廣泛接受的時候,也會使得社交重歸社交媒體。社交媒體廣告總能在合適的時代中,找到合適的位置。如今以短視頻為主的評論式社交越來越火熱,許多其他本不是社交媒體的平臺都接連做出了社交方向的改變,其未來的發展方向,也依舊是未知。社交媒體廣告的發展,也依舊是一段漫漫長路。
社交媒體廣告的發展是與時俱進的,根據不同的時代背景產生不同的廣告形式。在社交媒體廣告已經基本能夠及時抓住當下的社交媒體中心,配合社會經濟文化的進步和發展,做出相應的改進。社交媒體廣告與其說是要不斷發展自身,不如說是要牢牢跟進趨勢,在人們的生活交際圈內,永遠做到第一個抓住社交熱點,讓一切都出發于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