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滔
(貴州省平塘縣塘邊小學,貴州 平塘 558305)
加強小學體育與健康教學既符合"德智體美勞"的全面教育發展要求,同時小學體育與健康教學對學生從小鍛煉習慣的養成,健康意識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圍繞以下幾個方面的參與建議,促進小學體育與健康教學的發展。
據了解,雖然體育與健康已經成為小學生學習生涯中不可缺少的學科,但是,因為這門學科自身不是學生必考的學習項目,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對該學科的教育深度研究不夠,認為只要讓學生在課堂進行自由訓練就行;部分教師甚至在有其他個人私事的情況下竟將自己的課堂轉交給其他教師上課。如此,導致小學生在體育與健康中的相關運動技能比較欠缺,阻礙了教育目標的實現。
以體育與健康這一課程為立足點來講,其終極目標是促進小學生成為身心發展的人,讓他們成為綜合素質較高的人。然而,縱觀當前的體育與健康學科教學發現,許多教師對此方面并沒有深刻的認識與理解,教師并沒有在教學中將學科知識與小學生的個性和心理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在教學中無法帶動學生的參與意識,自然影響了體育與健康學科的教育目標落實。
上學期間,在學校和家里的時間各占一半,同時在對學生的教育中家庭教育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為了配合學校在小學體育與健康教育中的主體作用,家庭要發揮自己的協助配合的作用。父母自己可以做好以身作則的模范作用,養成定期運動鍛煉的習慣,帶著孩子一起參與進來,不定期的親子活動也可以采取全家一起去體育館的方式,或者去觀看體育比賽培養孩子對運動的興趣,幫助孩子課下鞏固課堂上學到的體育健康知識。例如配合成為孩子的"教學工具",示范演示教學動作。
在體育運動中很多項目都是團體項目,如,籃球、足球等,必須要依靠團隊的力量才能夠獲勝。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除了要讓學生掌握基礎性的運動技巧外,還需要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與競爭的意識。但是在以往的體育教學中,教師更重視基礎知識的講解,忽視了對學生團隊合作競爭意識與能力的培養。為此教師要加以改進,在平時的練習中多為學生提供合作的機會,讓學生體會到合作的重要性,同時可以組織一定的比賽,讓學生產生競爭的熱情。如此一來,在合作和競爭中學會處理兩者的關系。
各個小學要站立在新時期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的角度上去審視小學體育與健康這門課程的教學。首先,從教學理念的角度來看,要將素質教育背景下提出的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綜合型人才作為自身開展各項教學活動的指南。要及時摒棄”體育是副科””體育不重要”的錯誤教學理念,相反,要在今后的教學中將體育與健康提升到與語文、數學、科學等主干課程同等重要的教學地位上來。其次,從教學安排來看,要優化原有的課時分配比例,延長體育課的教學學時,要按照”每天鍛煉一小時”的標準合理分配體育教學課時。再者,從教學設施來看,要加大對體育教學場地和教學器材的財力支持,提升體育教學硬實力;從師資團隊建設的角度來看,從選聘、考核到教學表現都要高度重視,不斷優化提升體育教師整體水平。
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的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掌握運動技能尤為重要,因而這就需要老師選擇合適的方法。第一,可以采取常規的方式,即先利用多媒體技術對知識進行引導,讓學生對知識進行有效的理解,之后由學生分組討論與自主安排練習,老師需要隨時關注各小組的練習情況,針對練習中的問題給予有效糾正。最后,老師需要設計鞏固成果的教學活動,此活動既能夠幫助學生鞏固所學,又能夠給予學生更好展示才能的機會,能使學生更好的感受到掌握運動技能之后帶來的成就感。第二,采取創新的教學方式。
小學體育與健康課教學過程中,教學評價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教學環節,需要老師予以高度的重視。但此教學評價環節絕不可有任何的隨意色彩,而是要將創新的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完美結合起來,絕不可再運用傳統的單一終結性評價模式。比如在學習完"跳高"相關內容之時,對于一些學習效果好的學生,可以適當提高練習難度,對于一些學習效果不好的學生,要適當的降低學習難度,并要將表情、肢體動作融入其中,對學生進行贊美與鼓勵等。相信通過這樣的過程性評價之后,老師能更好的發現每位學生的閃光點,從而對學生進行及時有效的評價,更好的感知到努力學習后給自己帶來的喜悅感,促使學生得以身心健康的發展。
綜上所述,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將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相結合,根據學生的興趣創新教學活動,對學生給予鼓勵和支持,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讓他們具有直面挫折的勇氣,培養學生在運動中形成自我保護意識,從而提高小學體育與健康的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