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彬
(重慶市墊江第五中學校,重慶 408300)
地理作為一門可以讓學生認識祖國認識世界的學科,是初中教育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一再被強調與重視,由此引發的教育教學模式大更新也對教學方式帶來了重巨大變革,其中情景教學就因為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情景創設,讓學生能夠在各種情境中激發學習興趣,促進思維的更新,同時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與課堂氛圍下進行知識的學習,在加深對于知識的理解與掌握的情況下,還可以有效的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所以在進行初中地理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將情景教學充分的與地理知識相結合,促進學生的學習質量以及學習效果的提升。其中教師要根據初中學生的興趣以及認知規律進行相關課程的情景創設,讓學生能夠充分的參與進課堂,融入相關情景,加深對于相關地理知識的理解與學習,提升知識的掌握與運用,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地理知識與人們的生活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氣溫降水的變化、地理位置的不同、日出日落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屬于地理知識中的范疇,讓學生了解到地理知識的實用性,從而對地理的相關知識產生好奇。因此在進行地理教學情境創設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生活中的日常細節或者學生的生活經驗,或者近期的相應熱點話題進行生活化的情景創設,激發學生對于地理知識的興趣以及動力,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學習熱情,讓學生充分的參與進行課堂,在進行地理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增加生活經驗,并且在生活中又發現地理知識的相關規律,從而提升對于地理知識的理解與運用[1]。
例如針對湘教版教材初中地理七年級上冊第一章第二節我們怎樣學地理這一課中,學會使用地圖這一部分的內容,教師就可以創建相應的生活場景,讓學生思考一下,平時我們跟別人問路或者有人跟我們問路的時候我們一般會怎樣回答,是不是有人會以“東、南、西、北”來指明方向,那么我們現在在教室中應該如何進行方向的確定呢?我們在知道了地圖的方向指向是上北下南的指向之后如何判斷自己在地球上的位置?通過這樣的生活中相關的問題場景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在教師講解方位判斷的方式之后,設置一個真實的問路場景,進行角色扮演與場景模擬,讓學生通過方位來進行相應位置的指示,讓學生在指路的過程中熟悉方位的確定方法,并能夠充分的進行掌握與運用。
問題教學在教育教學中始終保持著它獨特的作用。作為師生在課堂上進行互動的主要方式,能夠讓學生在問題的探索中進行知識的學習。因此教師在進行初中地理的教育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結合教材的深入研究分析進行相應的問題情景創設,充分的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導地位,讓學生在相應的問題情境下自主進行問題的探究以及分析,從而進行問題的解決,教師做好引導作用,讓學生能夠充分的運用相關資源以及曾經學到的地理知識,通過思考、交流、探討等方式進行問題的解決,培養學生探究意識形成的同時,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讓學生能夠獨自進行問題解決[2]。
例如針對湘教版教材七年級下冊第八章認識國家的教學,拿第一節日本為例,教室可以先詢問學生知道神秘的金字塔以及嚇人的木乃伊還有獅身人面像在哪個州的哪個國家嗎?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出埃及這個國家,然后為學生設置問題,埃及的地理位置是什么,地形和氣候是以什么為主,以及埃及的經濟發展和人文特點,然后讓學生進行相應問題的探索,在探索的過程中逐漸了解到埃及這個國家的相關知識,并且能夠進行地理特征的歸納,培養學生自主進行問題探究與解決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在進行其他國家的知識學習的過程中也能夠關注相應的問題,從而提升學習能力與效果。
在進行初中地理的教育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的考慮到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階段,好奇心強,新鮮感強,在進行情景教學的情景創設的過程中充分的考慮到初中生的特點,結合多種形式的課堂活動進行地理知識的教學,為學生創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活動與合作討論的過程中促進思維的碰撞,激發思維創新,提升學習效果。
例如針對八年級上冊第一章第二節中國的行政區劃內容的課程教學,教師就可以根據不同省市的名稱、簡稱以及行政中心,設置相應的教學活動,通過教學活動的開展來進行相關行政區域單位的記憶,比如每個同學確定自己是一個省,不可以有重復,然后進行火車往哪開的游戲,教師先開始,說“北京的火車就要開”,然后同學們共同回答“往哪開”,然后教師任意說一個地方與行政中心的簡稱結合的地方比如天津,老師就說“往天津開”,代表這個地方的同學就要接上老師的話說“天津的火車就要開”然后依次繼續,從而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進行行政單位的記憶。
在進行初中地理的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問題場景、生活場景以及不同的環境場景進行情景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學習探索知識以及自主學習的能力,并加強對于地理知識的理解以及運用,提升教學質量與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