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江
(浙江省諸暨市大唐街道大唐初級中學,浙江 諸暨 311801)
在科學教學的課堂中,常常會出現教師過于關注課堂的設計形式,而沒有考慮到真正的教學效果,導致在初中科學課堂教學中對于學生活動的設計不夠合理。
部分教師在進行探究教學的準備時,考慮到了多方面的要素,并且為學生的探究內容進行了充足的準備。但是由于準備的探究要素過于繁瑣,學生在實際操作中不能有效的完成任務,最終影響到教學效果。除此之外,一些教師在探究內容的選擇上雖然十分合理,但是在進行課堂設計時,并沒有考慮到學生實際動手所需要的時間。所準備的內容并不能使學生進行有深度的探究學習。最終導致學生因為時間不足而探究失敗[1]。
在初中科學的教學課堂中,一些課時教材已經準備了較為詳細的實驗操作過程,因此,有一部分教師會直接采用教材中的實驗操作過程,并且認為教材中給出的過程已經足夠詳細,在實際的教學中對學生的活動就完全放手,并沒有給到學生足夠的引導和規劃,并且對于學生在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沒有進行及時的指導和答疑解惑,導致學生不能將實驗與最終結論想聯系,致使學生不能在探究過程中真正的體會到科學的樂趣,不利于學生發展對于科學的興趣愛好。
探究式教學的目標是在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對于科學的興趣愛好,增強對于科學探究的理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因此,在探究內容的選擇上不能夠超出學生的思維能力之外[2]。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探究式教學獲得了廣泛的應用,但是,著并不意味著探究式教學是唯一的教學方式。教師講授,學生聽講的方式依舊有自己存在的必要。教師在進行探究式教學的同時,一定要考慮到教學內容是否適合探究式教學以及教學條件是否允許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因此,教師是否要進行探究式教學,要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來決定。
充足的時間是學生進行探究學習的保證。沒有足夠的時間來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那探究教學勢必會流于形式。因此教師在設計探究式教學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預留的時間是否能夠滿足學生自主探究的需要。部分教師在進行探究教學的準備時間,考慮到了多方面的要素,并且為學生的探究內容進行了充足的準備。但是,并沒有考慮到學生實際動手所需要的時間。所準備的內容并不能使學生進行有深度的探究學習。因此,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的考慮到不同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在探究中進行思考所花費的時間,既要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探究時間,又不能浪費時間[3]。
教師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是一個引領者,起主導作用,因此,在初中科學課堂教學教學中,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也要加強對于學生自主活動的引導。例如:
在學生自主探究式學習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學習問題,并且引導學生明確本次探究的主要目標。在學生進行探究的過程中,教師也要進行巡視,并不能放任不管,對于動手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要進行及時的指導,同事也需要教師維護好課堂的氛圍和課堂紀律。除此之外,在學生經過探究獲得較多的信息時,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進行信息之間的比較分析,抽象概括等,引導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在探究中得出結論。
新課標要求在教學活動中要重視過程、重視教學體驗和學生經理。但是這并不代表新課標的要求只重視過程而忽略結果。因此,在初中科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既要掌握好對于學生探究式學習的過程掌控,也要保證學生能夠通過探究式的課堂真正的獲取知識,豐富學生的知識技能。因此,在新課標指導的背景下,初中科學課堂教學中出現的虛假探究的現象不能忽視[4]。
總結:總而言之,雖然目前我國科學教學的課堂上依舊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在初中科學教學中不免存在虛假探究的現象、探究式教學如果利用得當能夠有效的啟發和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但是如果運用的不夠妥當,僅僅停留在形式的層面上,也會為教學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教師應該避免在初中科學教學中的虛假探究,學生的探究式學習創造有利的條件,真正的促進學生探究式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