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
(江西省樂平市第二實驗學校,江西 樂平 333300)
隨著計算機網絡信息的普及,現代信息技術已經成為教學的重要輔助工具,對于小學語文的教學而言,通過多媒體等信息教育也更加能夠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習熱情。因此在教學過程當中,老師應該更加注重于信息技術的巧妙運用,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引導學生更好地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
常規之下的課堂教育,教師通常都會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強行對學生進行知識點的灌輸。教學工具也僅僅限于黑板、粉筆、教科書等原始的教學工具。老師的主導也會充斥于整個課堂。相對而言信息技術的發展更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積極地參與課堂活動,借用多媒體科技手段,更好地進行知識的傳輸,激發課堂活力。
比如,在學習《觀潮》當中,可以讓學生預先通過網絡查詢錢塘江的相關資料,如觀潮的具體日期,大潮形成的原因以及相關的圖片視頻等。讓學生在課下通過互聯網等查詢出相關的資料,并將搜集到的資料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整合,并制作成精美詳細的課件。在課堂之上,將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進行課件的演示講解。讓學生找出:“午后一點左右”“頓時”“過了一會兒”,這些是表示時間的詞,引導學生想象觀潮景象。這既鍛煉了學生運用信息技術查閱資料的能力,也鍛煉了學生在信息技術之下如何更好地運用多媒體等現代教學設備進行對于知識點的講解。促進學生主動參與語文教學的過程,進行良好有益的課堂互動學習,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
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對于生活缺乏一定的閱歷,對于事物的認知也停留在比較抽象的理解層面之上。因此,在學習相關的課文時,對于文章的內容不能很好地理解,缺乏一定的共情能力,不能準確地掌握文章所表達的深層含義以及人物的立體形象。為此,可以通過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運用多媒體全方位、立體的為學生展示課文中的情節,拉近課文和學生的距離,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
比如在學習《金色的魚鉤》這篇課文時,就可以引用相關的電影情節,更好地讓學生了解到在長征過程中的艱難生活。更好地闡釋炊事班班長的偉大形象,讓學生理解紅軍戰士忠于革命,舍己為人的高尚品質。使老班長的形象更加的生動立體,使其不拘泥于課本更貼近于生活。通過電影片段更好地了解事情發展的過程,掌握文章的行文思路以及文章所表達的感情,增強學生的共情能力。體會作者對老班長深切的緬懷以及對其舍己為人品質的贊頌。在觀看電影之后,更好地了解文章的背景,感受作者樸實的表達方式,感受作者寫作時代的文章特點。在調動學生共情能力的同時,營造濃郁的愛國氛圍,讓學生感受到現在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增強文章的教育影響力。
創設情境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創新意識,打破傳統小學教學的課堂形式,打破用口頭語言給學生描述課文情景的方法。借用現代信息技術將聲音、視頻、畫面、文字等融于一體,將課文中抽象的文字,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手段更加生動有趣,鮮明地表達出來。創設出更加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情境之中,了解課文中所描述的五彩繽紛的世界。
比如在學習《桂林山水》時,教師可以查閱相關的視頻資料以及桂林的風土人情。運用信息技術更好地為學生展示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景。在課堂的開始,就為學生播放桂林山水的視頻,引起學生的好奇,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身臨其境。并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與自己曾經游覽的風光和桂林山水進行比較,領略桂林山水所帶來的獨特魅力。使學生對課文的內容在感性上有了一定的認知和了解。在后續的課文講解當中,學生就會更加有興趣進行接下來的學習。學生便會在頭腦中不斷回想起桂林山水的風景,形成系統的印象。充分體會到祖國山河的獨特魅力,感受到作者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以及對祖國的贊頌之情。借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一方面,使語文課堂變得更加生動多彩,富有趣味。另一方面,也充分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和積極性,擴展學生的視野,充分領略“足不出戶知曉天下事”的體驗,一舉兩得。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作為學生培養對于語文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的重要階段,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在今后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當中,也應該更多地打破傳統的語文教學形式,積極創新,運用信息技術創設出多種多樣的教學情形,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特點,以達到學習語文的最終目的。在寓教于樂之中,提高學生對語文的興趣,充分鍛煉教師能力的同時提高整體的語文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