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律佳
(眉山職業技術學院,四川 眉山 620010)
近年來,文創專業在高職院校的發展之路一直都處于探索之中,由于文創概念本身很廣,涉及的領域也很多,造成了在課程設置上容易全面開花但又蜻蜓點水式的教學模式,課程設置應該有一個什么樣的體系?培養對象今后面臨哪些就業渠道?之后應該有什么樣的職業規劃?這些都是我們高職院校文創專業應該去思考的問題。
我們對全川多所開設了文創專業或跟文創相關的專業進行了深入的調研,我們發現絕大多數本專業在人才培養和專業建設上存在的問題:
根據調研情況的反饋,現有人才培養方案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人才培養目標還不夠細化,對于立足本土服務本土的要求目前還無法完全達到;畢業要求不夠明確,無法支撐培養目標;課程安排的科學性和系統性還有待加強。
由于全國開設文創專業的院校都屈指可數,對于文創專業需要開設什么樣的課程一直都是在各種摸索中,目前開設的課程主要還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公司需要什么樣的技能,就開設什么樣的相關課程,各個公司的側重點和需求不一樣,對于技能的側重點也是不一樣的,導致每年在制定課程的時候都有很大的變數,沒有一個相對固定的思路,面向社會服務社會固然非常重要,也是我們設置課程的重要參考依據,但是作為一個成熟的專業,應該有更成熟的課程體系,更應該注重課程與課程之間的邏輯縝密性,前后課程的進階性也應該加強關聯,而不是單獨的一門課程一門單一技能,既要讓學生在步入社會時盡可能地縮小與實際工作崗位需要的差距,也要為人才培養目標的最終達成做好鋪墊。
目前的教學模式雖然融入了大量項目化教學的內容,但是真正項目化教學所帶來的優勢還沒有真正體現出來,很多項目都是老師臆想出來的內容,跟實際公司所真正經歷的項目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學生在這些所謂的項目化教學中所學到的內容也有很大的局限,情景化教學也不能完全做到模擬真實情境,這就導致各種“假”項目而帶來的“假”體驗,希望在未來的課堂上,能將公司實際項目引入課堂,請公司項目負責人做實際的指導,將項目化教學落到實處,實現真正的投入和產出。
對標本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本專業的教師應具備產品設計專業、廣告專業以及數字傳媒專業素質,是一支專兼職結合的教師隊伍。為突顯專業的綜合性和實踐性,還需要1—2 名長期從事產品設計工作的兼職教師,擔任本專業核心課程或實踐課程的主講教師。目前這些教師人數還不能完全達到要求。
教學場地設施配比:教室根據實際行政班級進行相應配置;校內實訓實踐場地:美術基礎實訓室、文創設計實訓室、攝影攝像實訓室、手工實訓室、綜合印制實訓室等;校外實習實訓基地主要包括廣告公司、攝影工作室、品牌宣傳公司、文化創意公司等相關實習實訓基地。從目前教學條件來看,實訓室的完善對于學生經過集中實訓后能制作出實際成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作為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產生的以創造力為核心的新興產業,文化創意類專業有逐漸走俏之勢,文創專業具體來說,這是強調一種主體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個人或團隊通過技術、創意和產業化的方式開發、營銷知識產權的行業。文化創意產業的根本觀念是通過“越界”促成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重組與合作。文化創意產業分類主要包括:廣告、建筑藝術、藝術和古董市場、手工藝品、時尚設計、電影與錄像、交互式互動軟件、音樂、表演藝術、出版業、軟件及計算機服務、電視和廣播等等。此外,還包括旅游、博物館和美術館、遺產和體育等。本專業應立足于本土大環境,基于服務本地文創發展為主的目的,以活動項目策劃、文化品牌策劃、平面廣告設計、包裝設計、文創產品設計為主要學習任務,以四川文創行業升級和區域經濟發展為指引,培養文創產業多元化人才。打造“文創(專家)領銜”的師資隊伍,完善專業人才培養機制,創新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以“文創活動項目策劃”為主線,構建從“活動策劃—成品制作—項目實施”為核心的實踐教學體系,加強校企深度合作,培養多元化文創人才,提升社會服務能力,擴大對外交流合作,將本專業建設成為特色鮮明、優勢明顯的四川省一流專業,成為省級領先的技術流。帶動文創類專業的發展,推動省級城市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