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洪明
(江西省撫州市廣昌縣第三小學,江西 撫州 344000)
引言:整個小學教學過程中,閱讀占據比例最大,是積累知識的最好方式,同樣的,小學也是學生求知欲最為旺盛的階段,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好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可以使學生的學習效率極大提高。與此同時,為了讓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也要對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式進行創新,確保學生能在閱讀過程中激發自身的求知欲,提高自己的學習熱情。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占據著較大比例,閱讀不僅可以讓學生自主接收知識,也可以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自身的人格[1]。教科書上的文章大多經過精挑細選,這些文章可以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培養自己的寫作風格與寫作技巧,提高學生的想象力。與此同時,教師如果能利用正確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閱讀過程進行引導,便可以讓學生的閱讀過程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于教育事業愈發重視,但是傳統的教學方式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只有解決這些問題,我國的教育水平才能得到真正意義的提高。
目前,我國大多數教師對于閱讀教學都沒有太過重視,大多數閱讀教學培養重點都放在了知識點的傳輸方面,甚至部分教師只追求“不求甚解”即可。
在大多數課堂中,教師都會組織學生通讀整篇課文,隨后便開始對文章中的知識點進行講解,完全沒有給學生發揮自身想象力與學習能力的時間與空間,對于課文中的教學也僅僅是好詞好句與生僻字教學,將整篇文章的內容與情感拋諸腦后[2]。這樣的教學方式,不但不能培養學生的積極人格,反而會讓他們逐漸產生厭學情緒,并且無法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小學教學過程中的閱讀教學變得毫無意義。
當前,我國教師的教育理念都過于落后,也沒有創新的教學模式,為了保障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就必須創新自身的教學方式,同時也要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學習全新教學理念,保障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對全新教學模式進行合理運用,以免在教學過程中濫用不熟悉的教學模式,非但沒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反而讓他們產生厭學情緒。
目前我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主要是基于課文中的文章,小學課文較少,完全無法滿足學生對于知識的渴望,讓學生的閱讀總量受到了很大限制。與此同時,我國的課堂時間一般是四十五分鐘,十分鐘課間休息,課后作業又過于繁重,導致學生沒有空閑時間閱讀其余文學作品。嚴重壓制了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無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為了讓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習效率,教師就必須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創新自身的教學策略。
在閱讀教學之前,教師應該適當地為學生建立一個與課文相關的氛圍,讓學生在這個氛圍中,更好地感受課文中的感情,讓學生能夠身臨其境的感受文章的情感,并且積極鼓勵他們互相探討,讓學生在交流分享的過程中學習知識[3]。同時,教師也應該深入挖掘文章的情感,確保在構建教學氛圍時不會弄巧成拙,保障學生能夠適應相應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習質量與學習效率。
例如,教師在進行《狼牙山五壯士》一文的教學時,可以提前為學生們講述抗日時期抗日英雄們的慘痛經歷,或者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抗日戰爭資料片,讓學生在悲愴的氛圍中閱讀該篇文章,并在這種氛圍中,感受抗日戰爭的慘烈。教師也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積極發表自身對于抗日戰爭的理解,以及對抗日英雄的感情,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培養家國情懷。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但要讓學生正確認識課文中不認識的字,同時也要讓學生深入理解每句話每個詞的意思,讓學生做到“咬文嚼字”。
教師在進行教學之前,要為學生留出充分的閱讀時間,讓他們在進入學習狀態之前對課文有一個簡單的了解,并且在閱讀過程中,把不認識的字與不能理解的句子標記出來,在課堂上,教師也要積極鼓勵學生提問,解決自己的問題。
與此同時,教師也要在學生預習的過程中積極鼓勵他們自己解決問題,讓他們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保障閱讀質量。
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適當的播放有利于學習的輕音樂等等。
例如,教師在進行《田忌賽馬》一課時,就可以為學生提供充分的閱讀時間,并且引導他們記錄自己不懂的內容,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要積極鼓勵學生提問,讓他們在課堂上敢于發言,以此提高學習熱情,拉進師生之間的關系,還可以讓學生在提問與閱讀的過程中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同時也要打破教材的桎梏,為學生進行與課文相關的引申教學,將課本外的文章也用于日常教學當中,為學生建立一個多元化課堂,讓他們在閱讀的同時產生對課文相關內容的求知欲,讓學生能夠對閱讀產生興趣,并在課堂外積極主動學習知識[4]。
例如,教師在進行《少年閏土》一課的教學時,就可以為學生推薦《朝花夕拾》一書,并且在學生的閱讀過程中,向他們提出問題:為什么閏土對魯迅的稱呼從“迅哥兒”變成“老爺”了,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么變故,魯迅先生為什么又要讓閏土“像往常一樣,叫我迅哥兒就好”,其中閏土和魯迅到底處于一個什么地位等等。讓學生能夠積極地接觸外界閱讀資源,在課堂范圍之外自發學習。
閱讀教學是小學教學中較為重要的一環,小學知識的學習離不開閱讀,同時,閱讀也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學習熱情,讓學生能夠自居探求知識,而非被動接收知識,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開發創新自身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