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哲
(西安科技大學,陜西 西安 710054)
2018 年,我國國家教育部對社會新形勢下的高等教育做出了基本的指示工作:高校教育要將創新創業工作內容與大學生專業教學內容充分融合,提升高等教育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發展目標及創業教育的實際效用。高職院校要不斷的進行教育改革,加強高職院校創業教育工作。通過各種教育手段,增強學生的創業能力,以滿足知識經濟時代對大學生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需求。
目前,在大多數高校中,創業教育還是作為一種邊緣教育,未將其納入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課程體系不完善,教學大綱不完備,同時,長期的應試教育使學生的創業意識薄弱,雖然很多大學生選擇走上創業的道路,然而由于對創業的認知不足,更多卻是對就業壓力的一種逃避,或是一種盲目跟風。
當前,創業場地實踐教學問題由于受資金、條件以及重視程度等方面的限制,創業教育課程的開展教育大多依舊是依靠毫無創業經驗的老師對學生照本宣科地傳授書本上的創業理論知識和案例分析,課堂授課內容根本引不起學生們的興趣,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學生的創業欲望和熱情,學生們的創業潛質和個性的開發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出現了“為項目而做項目,為比賽而去比賽”的現象。
教師是創業教育的具體實施者,通過創業教育使學生樹立什么樣的創業觀,是需要教師深入探討的課題。但是當前高校創業教育的師資力量薄弱,缺乏專業師資。創業教育內容豐富,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然而,我國高校的大多數創業教育老師往往是有理論的沒實踐、有實踐的沒理論,對于創新創業教育,大多數教師都是紙上談兵,沒有實際的可行性[1]。
高校在教育理念方面需要堅持應用型需求理念,在凸顯特色的基礎上謀取創新途徑,采用合理的體系結構提高整體教學水平。
在實際教育中,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分層次性的教學:第一層次為面向所有學生的教學,其主要是以“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創業實訓”等通識課為主;第二層次則是面向具備創業意識與追求、在潛能資質方面比較突出的學生,可以開設關于KAB、SYB 等創業培訓選修課程;第三層次則是以部分擬創業學生為主,開設關于“創業模擬實訓”的選修類課程,并以活動、項目作為導向,結合理論性教學與實踐性教學,給學生進入企業進行實習的平臺,幫助其快速提升技能,積累實際經驗。為學生創造更多校內和校外培養創新能力的實踐機會,為未來創業道路鋪墊基石。
高校要拓寬創業實踐渠道,豐富教育形式,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具體而豐富的創業知識。首先,政府應明確促進大學生創業的政策定位,將促進大學生創業提升到國家成長高度,盡快建立相關機構在高校內開展對大學生創業政策的宣傳;其次,通過充分利用社會提供的公共服務產品,為大學生創業提供良好的創業環境。避免出現大學生單純希望通過參加競賽能獲得加分、獲取獎金、指導老師希望這些項目希望獲得相應的獎勵績效而忽略了舉辦創業比賽的初衷等現象[2]。再次,高校還可以設立針對大學生創業項目的扶持與資助計劃,聘請一些具有創業經驗的成功人士定期來學校與學生進行交流,或者給學生做創業報告,鼓勵大學生一定要著眼實際,積極參與到創業實踐活動當中去。最后,高校可以創立大學生創業園區項目以及創業基地項目,在模擬活動中,能夠讓學生親自參與經營管理,并有效合理利用自身所學的專業知識來進行技術服務,豐富大學生人生閱歷,積累創業經驗。
在大學生的創業教育中,教師的角色需要從滿堂灌傳授轉化為實踐的促進者和引路人,在探索創新創業的過程中,對遇到的某些問題,教師作為合作者和解決問題的學習者,必須時刻進行專業的培訓機制,保證師生在創新創業路程中共進退,推動創新創業項目順利開展。
拿上文提到的SYB 培訓來說,在職業院校的創業教育中引入SYB 培訓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時在師資隊伍的優化方面,高校應從教學考核、職稱評定、經費支持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鼓勵教師參與創業實踐,有計劃地組織教師到創新創業教育經驗豐富的高校進行學習交流;積極整合校友資源、社會資源,聘請各行業實踐經驗豐富的企業家、創業成功人士作為兼職的創新創業指導教師,并要求其掌握全面的SYB 培訓的內容以及最新的創新創業知識,最大程度地優化職業院校教育結構,實現職業院校的可持續發展[3]。
綜上所述,高校要遵循現代教育核心理念,科學調整教學結構體系,拓寬創業實踐渠道,優化大學生創業環境,同時引入專業培訓機制,促進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培養等方法,幫助和鼓勵大學生創業,真正將創業教育放在優先地位,創業教育才能發揮最大作用,并成為推動就業和解決就業問題的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