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榮
(承德廣播電視大學;河北 承德 067000)
傳統的大學物理教學設計,一般是建立在教師個人經驗的基礎上的,雖然這種經驗在課堂教學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卻忽略了學生的作用。在今后使用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改革中,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處處以學生發展為根本,體現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也有利于教師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創造性地設計;最后將教育理論和教學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推動教學改革和教學創新。
知識結構與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改革是人才培養模式的具體表現,是教改的核心。如何既要減輕學生負擔,壓縮課內學時數,又要加強基礎、拓寬知識面、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這是教學改革的中心問題。在大學物理教改中,通過項目成員的討論和實踐,我們主要注重以下幾點:教學內容之間應有連續性,必須遵循系統化的原則,例如在講授流體力學時,可以應用力學中所講的能量守恒的知識點;教學內容中除了基本理論和方法外,還應具有知識的應用,例如在講授角動量守恒時,引入花樣滑冰運動員和跳水運動員的整個運動過程,并將其做成動畫展示給學生,更會加深學生對這部分知識點的理解;對教學內容做了適當的調整,省去了一些重復的內容,使前后的知識點更連貫。
大學物理的教學過程既是教師“教”的過程也是學生“學的過程,只有教和學的雙邊互動才能構成整個教學過程。因此,對教學方法的改革,既要考慮到教師如何教的更好,又要考慮到如何讓學生學的更好。基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方案,我們對教學方法的改革遵循的是“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方針。考慮到大學物理的學科特點,對傳統的滿堂灌式的教學進行了改進,提出在教學過程中綜合應用如下兩種教學方法效果會更好,分別是:啟發引導式----在課堂講授開始時,基于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找出與實際生活中相聯系的一些物理現象,讓學生推測現象發展的過程,經過本節課的學習后,再讓學生自己試著講述過程發生的原理;討論式-----在備課時,針對本節課的內容和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準備好要討論的問題,讓學生分組討論,最后教師做好歸納和總結,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本節課所學知識。
1.建立了試題庫和習題庫
按照大學物理每一章的內容,建立了習題庫,內容包括選擇題,填空題,判斷題和計算題。習題庫的建立是實現教考分離的基礎,目前,教考分離已經是教學改革的一個主要方向,通過教考分離,可以更加公正地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習題庫的建立也可以減輕教師的負擔。傳統方式下,授課教師在考試出題時,不僅要從大量的試題中篩選,而且還要考慮到所考查的知識點、難度以及近幾次試題的重復信息等,試題庫的建立,就避免了這種繁雜的勞動。同時,又將每一年的試題綜合到一起,建立的試題庫,可以讓教師更好地把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2.制作多媒體課件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多媒體課件的制作已經被廣泛地應用到教學之中。與傳統的板書式課件相比,多媒體課件可以更生動、更形象地展示教學的內容,容納更多的信息,特別是在大學物理的教學學時不斷壓縮的情況下,可以有效地節約時間,提高教學效率。因此,本組成員對大學物理多媒體課件做了如下改進。首先,在大學物理課件的制作過程中,我們對一些抽象 的知識點用動畫的方式來展示物理過程,使多媒體課件所展現的教學內容更豐富,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 如,在講授熱學中的循環過程的時候,可以將奧托循環過程做成是一個氣體壓縮和膨脹過程的動畫,將靜態的內容變成為動態的圖畫,使學生可以從多方面理解教學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在教學過程 中,根據不同的授課對象和學時數,對多媒體課件進行修改和完善,提高了課件的利用率。學生也可以反復地對課件進行研究,有利于更好地把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最后,利用互聯網將多媒體課件進行上傳,學生可以根據需要進行下載,有利于知識的傳播,從而為進一步地形成網絡課堂提供了便利。
3.引入演示實驗和創新性實驗
實驗是大學物理教學中一種主要的教學手段。為了配合大學物理的課堂教學,我們引入了演示實驗,使課堂上抽象的物理現象變得形象化。在選擇演示實驗時,既要和所講授的物理學知識相配合,又要重視實驗本身的趣味性,同時,還要考慮物理學院實驗室所能提供的實驗儀器和設備。例如:牛頓第二定律,轉動慣量的測量,電場中等勢面的繪制等實驗,都可以在實驗室中進行演示和實際操作。另外,創新性實驗也是大學物理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教學手段。通過創新性實驗,可以使學生對所學的物理知識進行綜合整理,并將其應用到實驗中來,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也能使學生的視野更為開闊。
對教學效果的評價和檢測,通過以下方式實現的。首先是在大學物理課程的講授過程中,制定調查問卷,為了了解學生對大學物理不同知識點的理解情況和對教師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評價,本項目組成員,制定了一份調查問卷。分別對數學、化學、環資、電子信息工程和醫學院的學生進行了調查,根據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情況,及時地調整教學方法和手段。其次采用分階段考試的形式,在大學物理的教學過程中,總成績的構成是期中考試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各占 40%,這樣有利于學生分段復習,學生會更好地掌握每一章的重點和難點。
總之,為了實現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本組成員對大學物理的教學大綱、教學資源和課程體系進行了改進和完善,并將這些措施應用于實際,利用對學生進行調查問卷的形式,對這些改革成果進行評價,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