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時興
(九江學院,江西 九江 332005)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走進大學校園的大學生們的思想活動呈現出獨立性、多樣性、差異性等特征,大學生對中華民族尚武精神的傳承和培育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挑戰。比如部分大學生認為沒有必要繼承傳統的尚武精神;部分大學生對路人摔倒“扶不扶”問題要視情況而定,缺乏見義勇為的正義感;面對新情況、新問題,部分大學生缺乏開拓進取的精神。因此,新時代特別有必要培育學生的尚武精神,可以從下面四個方法和途徑去著力解決這些問題。
理論灌輸培育尚武精神。大學生應在準確把握尚武精神內容的基礎上,提高自身素養和認知能力。一是提升國家安全意識。深入學習習總書記關于總體國家安全觀的一系列重要論述,熟悉國家安全的十一個方面基本內容,深刻領悟相互之間的關系,培養大學生自覺投入國家安全的責任感、使命感,增強大學生維護國家安全意識,夯實和筑牢國家安全的群眾基礎。二是了解國防安全知識。當今世界紛繁復雜,國際國內環境均不太平,提升強大國防實力,進行國防安全教育必不可少。大學要利用開設的軍事理論課程,給大學生傳授與國防有關的思想、知識、技能,比如信息化條件下現代戰爭的特點、戰時動員的要求、城市防衛作戰的一般原則等,激發大學生捍衛國家主權領土完整的意識,為防御外來侵略做好長遠的思想準備。三是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堅持灌輸性和啟發性相結合,通過時事報告、講座等理論宣講方式,引導大學生閱讀理論書籍、參觀圖片展覽,組織以尚武精神為主題的知識競賽、演講比賽等活動,讓大學生潛移默化地接受理想信念教育,向高校大學生灌輸尚武精神,引導大學生崇尚尚武精神。
意志磨煉培育尚武精神。培育尚武精神,一個關鍵的抓手在于提高大學生的精神意志。一是充分利用學校體育課程磨煉意志。狠抓體育課教學訓練質量,使學生在各種體育運動中培養意志品質,鍛煉出強壯體魄,從而使大學生形成堅韌的性格、勇于擔當、不懼困難的精神。在傳統體育項目和內容的基礎上,增加攀巖、搏擊、武術等挑戰極限、超越自我的項目,從而激發大學生的意志力和韌勁;設置野外生存體驗課程,重點培養大學生在特殊、陌生的自然環境下,依靠個人、集體的努力,最大限度地生存生活,從而不斷磨煉大學生的意志、培養冒險意識和應對不確定性因素的挑戰精神。二是適時進行挫折教育。從心理學視角看,個體在遇到重大挫折時就會進入心理轉折期,在這一時期個體不僅會產生自卑、焦慮、頹廢等心理反應,同時也會獲得新經驗、新思維和新關系,思想變得更加成熟、性格變得更加堅韌穩重。大學生在四年學習、生活和實踐活動不可能一路平坦,將會遇到學習倒退、人際關系僵化、情感受挫等困難和問題,如果大學生們遇到挫折,找不到合適的解決方法,就會意志消沉、悲觀失望。因此,學校應適時進行抗挫教育,使學生學會面對挫折的方法、鍛煉承受挫折的能力、樹立積極樂觀的心態、提升解決問題的勇氣。
實踐錘煉培育尚武精神。尚武精神的形成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既有關鍵時刻的瞬間升華,又要靠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一是用好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大學生尚武精神培育最生動、最有效的平臺和載體,是最具感染力、說服力的重要手段。學校要把附近地區的烈士陵園、博物館、革命遺址等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定期緬懷先烈、弘揚優秀傳統、傳承紅色精神,堅持以紅色精神為底色,努力讓大學生體會到革命年代的艱難困苦,從中汲取繼續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從而使優秀文化、歷史傳統和時代精神得到有效傳播和繼承。二是用好大學生軍訓契機。在短期的、嚴格的軍事訓練過程中,開展歷史傳統教育、軍事思想教育、軍隊光榮傳統教育,以史育人、以傳統育人、以先進典型育人,提高學生的政治覺悟,激發愛國熱情,培養艱苦奮斗、刻苦耐勞的堅強毅力和集體主義精神,掌握基本軍事知識和技能,增強組織紀律性,養成良好的學風和生活作風,增強其尚武意識,提升其尚武精神。同時,充分發揮軍訓教官為人師表、言傳身教的示范作用,以自身的軍人氣質、作風,來感染、教育當代大學生要崇尚尚武精神。三是用好傳統和重大節日。學校要充分利用好國慶節、建軍節、清明節等傳統節日和國家重要紀念日,精心組織彰顯愛國主義、保家衛國、崇尚軍人等主題鮮明的教育活動,使學生在體驗和參與中觸動心靈,成為賦予培育和踐行尚武精神時代內涵的有效路徑和載體。比如12 月13 日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引導大學生增強國家榮辱感、社會責任感和民族使命感,主動肩負起振興中華民族的重任,從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發揚尚武精神。8 月13 日的“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引導大學生緬懷在抗日戰爭中英勇獻身的英雄烈士及群體,銘記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艱苦卓絕的斗爭,向英雄學習、向英雄致敬,著重學習革命先烈的尚武精神。
環境優化培育尚武精神。按照增強國家安全意識、發揚見義勇為精神、提升個人自強不息品質的要求,學校需要整體籌劃院、樓、場、館、路等環境的規劃和建設,讓校園文化環境成為凝聚意志力量、培育尚武精神的生動課堂。比如在學校的適當位置修建一個反映崇尚尚武精神的主題雕塑群,新生入學組織參觀學習;在教學樓走廊懸掛中華民族不同年代的英模畫像,讓學生時刻處于尚武精神的熏陶之中;運用學校廣播電臺、報紙雜志、網絡自媒體、公眾號介紹尚武精神和尚武典型,引導學生投稿談體會認識,通過這些方式為大學生創設一種尚武精神的文化環境,培養大學生尚武的意識和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