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巧
(昭通衛生職業學院,云南 昭通 657000)
現代醫療發展水平不斷提升,除了臨床治療外,人們也越來越非常注重后期的康復治療,康復治療會讓患者更有信心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軌道,回歸家庭、回歸社會。現今,人口老齡化日趨漸長、意外事故多發導致我國每年有大量的老傷病殘患者,大多數患者在手術后需要經過康復治療,才能重拾身體大部分的功能。但是當前我國相關的技術專業人才相對較少,康復治療工作人員存在較大的缺口。高職院校作為培養專業人才的重要場所,應該承擔起培養康復治療技術專業人才的責任。
康復治療作為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對康復治療的重視不斷提升。主要原因是我國開始邁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對康復治療的需求量大,每年因為意外事故或者疾病致傷、殘的患者也不在少數,為此很多醫院也增設了康復科,其他機構也成立了許多康復中心,故需要大量專業的技能人員。高職院校提升康復治療專業學生的專業能力、專業素養,尤其是專業實踐能力,可以培養出更加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學生借助自己的專業知識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服務。
現階段我國康復治療事業正處于發展階段,但是隨著社會的需求量的增加及社會的發展,該行業將有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高職院校推動專業教育的改革,用更加先進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法給予學生前沿教育,讓學生掌握最先進的康復治療知識,以提高自己在行業中的竟爭力。
專業人才是推動康復治療行業發展的重要動力,我國康復治療事業出現時間晚,發展歷程短,再加上大眾對康復治療還不夠理解,導致很多人不會進行相關的治療,而且康復治療花費時間長、費用高,對一般家庭來說負擔很重,一般不會選擇康復治療。學校提升教育水平,培養出更高素質的人才,他們會利用自己所學對康復治療進行深入研究,提高康復質量的同時降低康復費用,讓更多的人受益。
高職院校要更新教育理念,以培養高級能型專業人才。當前“康養結合”成為康復治療的新理念,將養老作為康復治療的重點,通過科學、合理的治療方法提高殘障人士的生活質量,并且為他們今后的養老生活做好更好的規劃。老年人的康復治療要以養老為主,康復為輔。學校在新理念的指導下,培養本專業的人才,使得人才更加適合社會發展的需求,拓寬就業方向。
“分層次”即因材施教,客觀分析不同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基礎,結合學生的個人發展意向,科學確定學生學習層次。
例如,在第一學年,完成專業基礎課程人體形態、人體機能、康復醫學導論等與實驗學習后,通過過程性考核、終末性考核、班主任評價、學生互評等方式,多方位考量學生的醫學基礎知識、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和就業職業觀,將有一定的醫學基礎、理解和動手能力較強、有清晰的康復醫學就業愿景的學生作為A 層(優勢層),在教學工作中著重挖掘該層次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其發現問題、靈活應用所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將基礎知識一般、學習缺乏動力的其他學生作為B 層(基本層),在實踐教學中重點培養該層次學生的職業認同感,提高該層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強化基礎知識的學習和應用。通過分層次教學,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解決一部分學生“吃不飽”、一部分學生“吃不著”的問題。
為打破傳統實驗(訓)課堂上“學生懶得動”的狀態,在專業核心課程的實踐教學過程中我們實施“課崗融合式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依托康復治療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構建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混合式實踐教學模式,教師在課前布置學習任務,上課前發布導學任務,包含臨床案例、小組討論、微課、實操演示等資源供學生自主學習,教師通過互動平臺了解學生學習效果及知識盲點;課中利用投屏技術、交互性討論、角色扮演、仿真模擬、小組PK、頭腦風暴等形式進行理論知識重點講述、難點討論和實操示教、練習,進行知識內化或技能習得;課后運用網絡平臺的答疑、討論、課后評價及實訓報告、實操技術展示、團隊匯報等方式進行知識的遷移和應用。
高職院校學生的培養要面向市場,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前對市場需求做出全面的分析。根據市場的需求以及具體的工作崗位制定教學計劃。隨著社會的發展,康復治療師職業的類型將會越來越細化,老年人、殘障人士等都會有更加專業的治療師進行治療,而不是統一培養人才,使用大眾化的手段進行治療。老師還要提升學生們的創新能力,以拓寬學生的就業范圍,發揮專業人才更多的效益。
校企合作也是高職院校康復治療技術專業建設的重要內容。當前,學生們實訓基地較少,醫院無法滿足所有人的需求,而且隨著康復事業的發展,相關的康復機構、養老院大量出現,人們不必借用醫院的資源進行康復治療。因此高職院校要做學生與企業的橋梁,學生們可以在機構中提升自己的實踐能力,還方便企業直接從學校中選取人才,解決學生的就業問題。
總之,我們要正視問題、克服困難、抓住契機,發展康復治療技術專業,為康復醫學事業的發展培育高水平、高技能型人才,逐步探索一條具有高職院校特色的康復治療技術人才培養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