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瑩 朱君鳳
(青銅峽市氣象局,寧夏 青銅峽 751600)
青銅峽市地處西北內陸,氣候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氣候舒適,四季分明,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溫、光、水等氣象條件較適宜,構成獨特的氣候環境,黃河穿境而過,湖泊相連,田疇膏腴,稻菽飄香,瓜果盈枝;年豐歲穰,堪比天府,風景優美,勝似江南。優質的氣候環境使青銅峽市有了“魚米之鄉”“塞上江南”等美譽。
氣候資源作為自然旅游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類的生存及活動離不開大氣環境。近幾年青銅峽市加快推進“生態立市”戰略,以創建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市為目標,著力構建以生態旅游產業為樞紐的關聯型生態經濟體系。開展青銅峽市的氣候資源調查和分析,為合理開發利用旅游氣候資源,推動地方的生態旅游建設提供科學合理的依據。
青銅峽市屬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年平均氣溫9.8℃,全年最熱月為7 月,平均氣溫23.6℃,最冷月為1 月,均氣溫-6.1℃;年平均降雨量177.8mm;年平均風速2.4m/s;年日照時數2980.2 小時;年平均無霜期178d。青銅峽市地理位置優越,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具有豐富的土地、水利、電力、礦產、旅游等資源。自然景觀、工程景觀和人文景觀等旅游資源獨具特色,遠近聞名。主要景點有:元代一百零八喇嘛塔,是國務院公布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董府和廣武口子門溝巖畫,為寧夏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有牛首山寺廟群、古渠首、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等諸多景點,吸引著萬千游人爭相觀賞、流連忘返。
氣候資源作為人類生產、生活必不可少的主要自然資源,可被人類直接或間接利用,不僅影響區域內的自然生態環境,而且還影響著旅游業的發展。
氣溫是氣候資源中最重要的氣象要素,對人類生產、生活最直接的影響因素,也是影響旅游活動的因素之一。舒適的氣溫讓人心情愉悅,出行意愿提升;反之,過高或過低的氣溫,都會使人體產生不良反應,降低出行意愿。
青銅峽市多年平均氣溫9.8℃,最高年為2006 年,平均氣溫11.2℃,最低年為1984 年,平均氣溫8.1℃。極端最高氣溫39.0℃(2017 年7 月12 日),極端最低氣溫-25℃(1993 年1 月20 日)。
氣象上將日最高氣溫大于等于35℃定義為高溫日。歷年出現≥35℃以上的高溫天氣日平均為1.5d,出現最多的年份是2005 年,為7d;出現≥37℃以上的高溫天氣較少,近30 年只出現7d;高溫日多出現在4 到9 月。
全年各月氣溫變化的特點是,春季升溫快,秋季降溫迅速,夏季高溫持續短,冬季嚴寒期長。
以上分析可知,青銅峽市四季分明,夏季高溫持續短;冬季低溫出現時間不長,出現持續低溫的時間也很短??傮w來說,氣溫舒適宜人,冬無嚴寒,夏無酷暑,能夠開展旅游度假的時段很長。
降雨天氣對旅游出行影響較大,一方面會導致路面積水濕滑,影響出行安全;另一方面會使能見度降低,造成視覺障礙,影響觀景效果。青銅峽市歷年年平均降水量177.8mm,平均降水日數49d,從各月降水分布來看,降水主要集中在5 到9 月,最少是12 月到2 月。無降水日數明顯大于降水日數,方便人們出行旅游。自1981 年以來,僅發生過3 次降水量≥50mm 的降水過程,分別出現在1999 年、2002 年以及2017 年,雨季暴雨發生概率小,對旅游活動影響也較小。
太陽光是地球上一切生物賴以生存的基礎,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能源。它不僅可以為植物提供充足的光照進行光合作用,而且太陽光中的紫外線還具有殺菌抗病的能力;充足的光條件更會催生氣候品質享譽海內外的特色農產品,為享休閑度假樂趣增砝碼。
農作物生長,關鍵在光和水,青銅峽市日照充足,光熱資源豐富,晴朗日數在300d 左右,年平均日照為2980.2h,氣溫穩定通過10℃的持續日數193d,夏季日照時間長,太陽輻射強烈,晝夜溫差較大,得益于黃河水的灌溉,讓青銅峽有了完美的水溫基礎。
得天獨厚的氣候環境,加之優越的土壤及灌溉條件,使得賀蘭山東麓釀酒葡萄品質優良,媲美法國波爾多,為青銅峽的“紫色名片”,夏季恰逢葡萄成熟時節,到特色酒莊休閑娛樂,去葡萄小鎮種植基地采摘,在體驗鄉村旅游樂趣的同時,享受休閑度假的愉悅,擁有美好生活的幸福感明顯提升。
(1)氣溫對人類旅游活動影響較為顯著,青銅峽市高溫天氣較少,主要集中在8月,持續時間短,其他時段氣溫舒適宜人,適合旅游出行。
(2)青銅峽市無降水日數明顯大于降水日數,雨季主要集中在7 到9 月,暴雨發生的概率小。在雨季出行,多注意關注當地天氣預報,做好防范工作,避開不利天氣造成的影響。
(3)青銅峽市夏季時間較短,但平均日照時間較長,青銅峽海拔在1150 到1700m之間,紫外線較為強烈,出行需要做好防曬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