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麗
(勐海縣勐海鎮中學,云南 勐海 666201)
引言: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核心素養培養越發重要,因此,對于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策略的研究有著鮮明現實意義。
2016 年3 月,教育部發布《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其中關于核心素養的內容令人關注,該文件明確了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具備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突出強調了個人修養、社會關愛、家國情懷以及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和創新實踐等能力。
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主要是由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這四個方面組成。學生以探究主題意義為目的,以語篇為載體,在英語理解和表達的語言實踐活動中,融合知識學習和技能發展,通過感知、預測、獲取、分析、概括、比較、評價、創新等思維活動,構建結構化知識,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思維品質,形成文化理解,塑造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促進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和發展。
對于培養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來說,至關重要的就是要注重英語課堂教學的科學性,特別是要加強課堂教學改革和創新,努力提升課堂教學效果。這就需要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緊緊圍繞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要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進一步強化課堂教學的針對性、特色化和融合性。比如,可以將敘事教學法應用于課堂閱讀教學當中,以提高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為根本出發點,積極探索有效的應用理念和應用思路。注重敘事教學法的引導性和指導性,而不能只是由教師進行講解。比如,要將歸納教學法與敘事教學法進行有效的結合,在對閱讀材料進行講解的過程中,應當引導學生將事件、地點、時間、人物等聯系起來,并歸納出what、where、when、why 和how 五個問題及其參考答案,這就會使學生更有效地理解和認識閱讀內容。再比如,應當引導學生對閱讀材料進行故事化處理,教師也要參與其中,并且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將閱讀教學課堂交給學生,引導學生自主設計和自主分析。
培養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一定要在培養學生主觀能動性方面狠下功夫,努力使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得到充分發揮。因而,應當把互動教學法廣泛應用于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當中,努力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協調性和綜合性。比如,在開展八年級英語不規則動詞教學的過程中,為了使學生對不規則動詞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負責收集一個單元的不規則動詞,并且制作成圖表,最后在匯總的基礎上要求學生熟記所有不規則動詞,起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在實施互動教學的過程中,還要高度重視各種教學方法的綜合應用,特別是要有效地應用激勵式教學、探究式教學、游戲式教學、信息化教學等,將“教、學、做一體化”納入初中英語教學當中,并采取對分課堂的方式,這既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也能夠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綜合應用能力。
創新是進步的靈魂。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過程中,要把推動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改革和創新作為重中之重,積極探索更具有效性的教學模式。比如,在開展會話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采取問題驅動思想,借助多媒體PPT 將學生感興趣的Flash 動畫進行展示,并引導學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師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和總結,這對于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具有重要的引導性。要大力推動“互聯網+教學模式”,特別是要在創新應用微課方面下功夫,使其作為引領學生探究、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重要模式。比如,教師可以將分類教學與微課進行有效結合,制作具有層次性、引導性、問題化的微課課件。強化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創新,也要高度重視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比如,在課堂教學評價的過程中,應當尊重每一位學生,而且還要采取激勵性評價的方式,這樣,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利于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結論:綜上所述,隨著新課改的全面深入實施,對初中英語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已經成為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方向和目標。盡管從總體.上來看,絕大多數教師都高度重視課堂教學改革和創新,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按照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要求來看,仍然存在很多不到位的方面,導致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不強。這就需要教師把改革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和培養學生核心素養進行有效的結合,著眼于強化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進一步加強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改革力度,重 點放在注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科學性、突出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互動性、強化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創新性等方面,推動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的顯著提升,最大限度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