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偉
(山西省運城市中心醫院,山西 運城 044000)
目前臨床針對處于終末期的腎臟疾病患者所采用的有效治療方式其一便是維持行血液透析(簡稱“血透”)治療方案,但是想要確保透析治療的充分性,實施血透治療患者能夠順利完成治療的主要核心條件便是為患者創建優質的血管通路[1]。
擇取60例于2018年01月~12月需接受血透治療患者,全部實施帶滌綸套帶隧道導管,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總例數分別為32例和28例,年齡分布在25歲~79歲階段,平均年齡分布(64.3±16.5)歲階段。其中3例狼瘡性腎炎、31例慢性腎炎、4例高血壓腎病以及22例糖尿病腎病。60例患者中有一半以上都是由于內瘺管阻塞、血管過細或者是動靜脈硬化沒有辦法接受內瘺術,只能夠實施帶滌綸套帶隧道導管。
1.2.1 材料選擇
14.5f2 帶滌綸套雙槍導管(美國Covidlenl1c生產)
1.2.2 治療方式
進行手術治療前完善心電圖、血常規、胸片、凝血功能以及頸部血管彩超等檢查項目,若患者血栓狹窄或者是右頸靜脈解剖出現異常,則選擇左頸部的靜脈。導絲置入當時選取Seldimger術,觀察并確定皮下隧道開口以及位置,行0.5 cm左右大小切口,實施鈍性分離。將導管采用隧道針進行引導并隨著切口的位置直至穿刺點位置,將其置入患者的頸內靜脈中,適當的調整導管頂端處的弧度,當導管處于暢通狀態時在進行相應的固定,封管采用肝素鹽水。手術完成后對患者實施胸片復查,觀察導管具體位置所在。
1.2.3 導管維護與使用
常規情況下,置管后的第2d則開始對患者實施透析治療,導管動靜脈接口以及隧道出口分別采用乙醇和碘液進行常規消毒,隨后將導管中的肝素鹽水采用無菌注射器進行抽取,將動靜脈的透析管路進行鏈接,隨后進行透析治療。接頭位置選擇無菌敷料徹底覆蓋,完成透析治療以后將比例為1:1的肝素量與1.5~2 mL左右的NaCl溶液注入每一側的導管中,封口選擇無菌肝素帽,隨后進行包扎,尿激酶封管2月1次。
1.2.4 并發癥干預
若出現導管堵管或者是血流不暢,是因為血栓形成,與管腔中形成的纖維蛋白鞘存在一定聯系。通過對患者實施溶栓治療,具體治療方式在導管內注射3500 U/ml尿激酶,留置半小時后將其抽出,實行三次。針對出現可凝導管相關感染、畏寒或者是發熱患者進行血培養和導管液培養,給予肝素封管+抗生素治療,結合藥敏試驗的結果為患者挑選針對性的抗生素藥物進行治療,若情況允許下對患者給予全身靜脈抗生素;若導管的出口存在分泌物、紅腫或者是壓痛感,則給予患者莫匹羅星軟膏,及時更換敷料。
針對60例接受血透治療患者經帶滌綸套帶隧道導管術患者,左側與右側靜脈置管分別為8例和52例。未出現局部組織損傷、血腫以及出血不止等并發癥,患者血流量控制在200 mL至300 mL之間。3例患者因不明因素死亡,1例患者的管腔壁開裂滲血重新換管,3例感染,堵管或是血流下降以及感染治療無效拔管各1例。帶滌綸套帶隧道導管留置時間在4個月至41個月。
針對實施血透治療患者創建血管通路可確保患者的生命線,目前最常采用的血管通路方式為動靜脈內瘺,根據NKF-KDOQI指出血透患者長期血管通路最理想是自體動靜脈內瘺,而并非帶滌綸套帶隧道導管[2]。然而對于一些自身血管條件較差的患者,經內瘺術治療后多次失敗,部分心功能較差的患者無法再接受內瘺術。同時實施腹部透析患者不宜實施內瘺術,特別是年長者,所以可選擇帶滌綸套帶隧道導管。帶滌綸套硅膠透析導管能夠防止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固定導管,增加導管使用時間[3-4]。
有研究人員指出,導管的長時間留置于患者營養改善狀況、透析充分性等一系列方面優于自體內瘺,針對需長時間留置透析患者,主要面臨的難題分別為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以及增強置管成功率,在情況允許下聯合超聲引導對患者實施帶滌綸套帶隧道導管,從而確保患者的安全性。針對出現導管內感染者,首先給予患者廣譜類抗生素封管+肝素,同時加入靜注抗生素,根據血培結果做相應的調整;針對反復感染者,最佳處理方式為拔管,同時在2 d以后換位置并進行重新插管;針對血腫患者,進行適當的局部按壓,1 d內實施局部冰敷,將出血量降至最低,1 d后濕熱敷,從而達到消腫目的;其余的情況則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進行干預。護理人員在置管以后需對患者進行相關的健康宣教,同時確保每次操作均處于無菌狀態,將感染發生率降至最低。
總而言之,針對糖尿病腎病,高齡患者等血管不適合做動靜管內瘺的患者可選擇帶滌綸套帶隧道導管血管通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