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我媽收容過流浪狗,養貓養雞養鴨養兔子的事也沒啥可說的。主要想說的是……牛。是的,我家養了一頭寵物牛。
那時我家還住在荒野中的阿克哈拉村。有個欠我家錢的村民過世了。依據當地宗教禮信,需得還清生前債務才允許入葬。這家人實在太窮,便賠給我家一頭牛。當時牛還小,非常可愛,我媽就愛上了……
有人養牛是為了賣肉,有人是為了擠奶。我家的牛呢,似乎只是為了杵那兒好看。
當時我家的商店窖了好幾噸冬菜出售,不幸遇上暖冬,開始慢慢捂壞了,便撿一撿全部喂了牛。要知道那可是萬里冰封的季節啊!別家的牛只在一早一晚給點干草果腹,偶爾分得幾顆玉米粒就是過年了。我家的牛卻在吃蔬菜!綠色的蔬菜!這事我媽簡直都不敢給人說……于是乎,在屁股都瘦尖了的牛群里,唯有我家那位肥頭大耳油光滿面,名聲傳遍附近幾個村落。連過路的人都會特意繞道至我家牛圈參觀,嘖嘖稱嘆:“真主啊,怎么這么胖!”我媽感到倍有面子。
我媽從不喂廉價的袋裝飼料,只喂草料和糧食。還常常給打牙祭,院子里種的蔬菜水果葵花玉米更是由著它吃!
為了不至于太蝕本,我曾痛下決心,想養成每天擠牛奶的習慣。但擠奶這門技術掌握起來談何容易!同一頭牛,別人最少也能擠個七八公斤吧。我呢,擠到第二個禮拜才勉強達到一公斤。就這一公斤,還累得我拳頭都攥不緊。
總之牛奶也不指望了。我們繼續像供菩薩一樣供著這位牛先人,已經供了四年多。聽說牛能活三十多年呢。掐指一算,至少還有二十年……
都說牛最重感情,會哭,以前還不信,直到親眼看到。
我家的牛動不動就哭!早起看到食槽里只有干草沒有鮮草也哭,出去放風若沒玩夠就被趕回家也哭,和別的牛頂架頂輸了,更是跑回家哭半天,委曲得眼淚大顆大顆地淌……嬌氣得不得了。
撒嬌就撒嬌嘛,根本不考慮自己什么樣的體態。一邊哭還一個勁兒往你身上蹭,躲都躲不開。
還要遛牛。拉都拉不住,簡直把你當風箏放。而且那種時刻絕對沒法溝通,不管你說什么它都裝聽不懂。幸虧世上還有大棒子這個東西。
遛牛的地方在村口農田盡頭的荒地里。每天出門前一小時它便開始焦躁不安,院門一打開便直奔東去。每天下午往回趕時哭了又哭,一步三回頭。我媽心都碎了,哄著說:“乖,咱回去吃蘿卜,吃芹菜!”
而蘿卜和芹菜是我們這幾天的伙食。若養的是兔子也罷了。一頭牛啊!怎么可能和一頭牛分享?于是晚餐我們只好切幾根咸菜下飯。
遛牛時,每次我媽帶塊布背點干糧,還領著狗,郊游似的。遇到專業放牛的,便坐下來一邊分享食物一邊分享村里八卦。狗也忙著和別的狗交流。天氣好時我媽攤開布睡倒,直到任督二脈被太陽曬通了才醒來……牛還在急急啃食,顧不上回頭看她一眼。
怎么說呢!除去來回路上的保衛戰,遛牛還算是愜意的事吧。
(林冬冬摘自《踮起腳尖來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