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海鵬
【摘? 要】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迅猛發展,城市軌道交通已經成為一種大眾所喜愛且高效的出行方式,并逐漸成為一種潮流,越來越多的人被城市軌道交通的便利和快速所吸引,綠色交通的理念深入人心。近年來,以人工智能、移動支付技術為代表的新一代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加速應用,為軌道交通智能化建設提供了新動能。論文分析了目前軌道交通行業智能支付技術的應用情況,探索其發展趨勢。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national economy, urban rail transit has become an efficient method of travel that the majority of people welcome. It has gradually become a trend,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attracted by the convenience and speed of urban rail transit, and the concept of green transportation is deeply rooted in the hearts of the people. In recent years, the accelerated application of new generation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represented b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mobile payment technology have provided new momentum for the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of rail transi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application situation of intelligent payment technology in rail transit industry and explores its development trend.
【關鍵詞】城市軌道交通;智能支付方式;發展趨勢
【Keywords】urban rail transit; intelligent payment methods; development trend
【中圖分類號】C913.32;U239.5?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0)11-0170-02
1 引言
軌道交通作為一個城市的交通樞紐,其傳統售檢票系統及票務系統在互聯網時代下面臨諸多考驗,包括建設運維成本高、運營維護難度大、票務管理局限性及新支付技術應用困難,等等。開展“互聯網+軌道”模式的技術應用,打造“智慧出行”品牌,成為了軌道交通行業的重要探索方向。目前,國內智能支付技術在軌道交通中主要有以下兩個應用場景:場景一:互聯網電子支付購買地鐵單程票。主要應用形式有“線上購票,線下取票”以及現場購票時利用互聯網電子支付代替現金支付。場景二:智能支付技術直接過閘。主要應用形式有手機NFC過閘、銀聯閃付過閘、手機二維碼過閘、人臉識別及生物識別、無感支付過閘等。
2 傳統支付方式的弊端
傳統的購票方式為采用現金購票,乘客進入車站后,一般是在人工售票處購票處或者自動取票機選擇路線和目的站進行購票,買票后憑票進出站。如果乘客辦理了城市軌道交通的儲值卡,那么就會比現金購買方便一些,可以實現在儲值卡中儲存金額,在進站車站直接在閘機刷儲值卡,到達目的地后再次在閘機刷儲值卡,系統自動在儲值卡中進行扣費。這種原始的購票方式效率低,如果在客流量較大時,排隊買票耗時較長,同時,地鐵運營單位也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服務乘客。
3 新型支付方式
伴隨著移動支付和互聯網的迅速發展,新型支付方式已經成為軌道交通運營的支付主流。其核心就是需要進行身份的注冊和實名認證,進行認證后,先乘坐后付錢,乘車后根據乘車記錄進行結算。
3.1 TVM端手機二維碼支付
TVM非現金支付方式的應用主要采用手機掃聚合碼的方式,該模式下TVM不需要添加必要硬件來代替現金支付。乘客在TVM設備上選擇完信息后,屏幕上將顯示二維碼,使用支付APP來掃碼購票,手機APP需要對后臺服務器進行訪問,訪問完畢后,服務器會根據客戶端所提供的信息將交易訂單送往支付系統,支付完畢后設備出票。
3.2 手機APP二維碼過閘
目前,全國各城市積極推出移動APP掃碼進、出站的功能應用,已采用手機二維碼過閘的城市軌道交通有很多。以天津地鐵掃碼支付為例,全線路所有閘機已完成非現金支付改造工作,在閘機端增置了二維碼掃碼讀頭。乘客通過下載“天津地鐵”APP客戶端,開通掃碼乘車的功能,乘客可持天津地鐵APP的乘車碼進、出站,行程結束后完成費用計算和扣費。同時,乘客可以通過手機APP客戶端來查詢行程等相關信息。手機二維碼過閘功能的應用,充分發揮了線上服務優勢,減少了現場人員擁擠和排隊等問題,大幅提高了乘客的出行體驗[1]。
手機APP二維碼過閘也有一些創新性的應用,如針對特殊客群,“天津地鐵”APP上線了殘疾人“愛心碼”乘車功能,是國內軌道交通行業服務特殊客群的一大創舉。基于人臉識別技術的愛心碼出行功能,彌補了“福利票換票”方式的不足,切實把科技創新的便利性惠及廣大特殊乘客。
乘客下載“天津地鐵”APP后,點擊電子愛心碼開通功能,前臺發起人臉識別認證,后臺系統進行驗證,驗證通過后為其開通愛心碼乘車功能。乘客開通愛心碼乘車功能后,必須本人使用。在地鐵乘車進、出閘機時,首先打開APP進行身份識別,識別通過后APP將出現乘車二維碼。
3.3 手機NFC支付
NFC也是一種新型的移動支付方式,與前文所提到的二維碼支付方式有所區別,NFC不需要移動數據和網絡,是一種無線通信技術,有效解決了部分乘客在地下或者其他信號不好的地點沒有網絡的問題。開通了NFC技術的手機在SIM卡或者硬件中錄入了銀行卡數據,相當于把手機當成了一種刷機支付的終端。目前,使用NFC支付功能的有武漢地鐵、合肥軌道交通、南京地鐵,等等[2]。
3.4 生物識別技術
生物識別技術就是通過對生物提取唯一性的特征,例如,人體的生理行為特征,來建立一個數據特征的模板,轉為數字化信息,從而完成個人身份驗證的技術。常見的有人臉識別、指紋識別、虹膜識別、聲紋識別、掌經脈識別等。這種技術和城市交通相結合的支付方式,大大提高支付速度和效率,縮短乘客的等待時間,但是對相應的技術要求比較高。此外,生物識別技術還可以大大優化乘客的體驗感,提高安全水平,生物特征作為人體所固有的特征,是不可以輕易丟失盜取的,是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復制性的。這一技術具有非常高的安全性,體現出了自身非常強大的優勢所在。
指紋識別方式是目前應用最廣、技術最成熟的生物識別技術,也相對于其他技術價格便宜。例如,通常被應用于門禁系統、考勤打卡、手機鎖屏開機,等等。這一技術的本質就是根據每個人的指紋不同的特性來對個人的指紋進行采集。但是這種識別方式漏洞百出,不法分子可以對指紋進行復制,存在安全隱患,有待于對技術的進一步優化[3]。
人臉識別是通過拍攝獲取人的面部特征,運用計算機網絡技術與本人進行比對,判斷是本人后,用本人所綁定的支付賬戶來進行結算。鄭州地鐵集團運營中心研發了人臉識別進行扣費進站的閘機。乘客在將身份證和銀行卡在終端上完成綁定和識別后,乘車就無需帶卡,只需要刷臉就可以進站乘車和扣費。不過這個技術現在來說還不是很成熟,在排隊人多的情況下畫面容易雜亂,會出現識別不精準的情況。這項技術完全掌握并且試運行成熟后,可能會應用于鄭州地鐵。
3.5 無感支付
無感支付可以理解為不刷卡的支付方式,目前,這種技術在我國停車場和高速公路運用廣泛。用戶通過在手機的客戶端中將銀行卡和自己的車牌號綁定,通過對車牌號的識別從而辨別出車主的個人信息,直接從綁定的銀行卡中扣除費用。在城市軌道交通方面,我國日后可在藍牙技術方面進行探索,研究出“無卡過閘”的模式。當乘客進站時,帶有這個功能的閘機自動與乘客的手機藍牙功能相連接,直接將乘車記錄錄入乘客的手機中,并從銀行卡或者第三方支付賬戶中扣除乘車所產生的費用[4]。
4 城市軌道交通新型智能支付方式的發展趨勢
NFC支付和二維碼支付都屬于移動支付,這兩個支付方式都是需要載體的支持,而二維碼支付則受到網絡的限制,有些乘客在地下或者網絡不好的情況下無法完成支付,面對以上限制,城市軌道交通支付方式的發展趨勢為大力發展“無卡支付”這一技術。目前,正在研究試點應用階段的生物識別和無感支付不需要用到手機或者其他載體,只需要本人識別就可以直接快速支付,這一技術將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
5 結語
隨著我國旅游業的發展和人們的工作需要,人們乘坐城市軌道交通出行的次數越來越多,這就要求新型支付方式實現進一步發展。目前來說,個別新型支付方式是需要網絡支撐的,隨著互聯網技術水平的不斷發展,改善了城市軌道交通的支付方式,為其提供了新的技術,采用二維碼、手機APP的虛擬支付和生物識別已經成為必然趨勢。我國目前已經進入了人工智能的時代,要準確把握各種新型方式的發展,圍繞互聯網技術進一步提升城市軌道交通的票務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張翠.淺談城市軌道交通的新興支付方式[J].現代營銷(信息版),2019(02):66-67.
【2】陳超超.淺談城市軌道交通多元化支付應用[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理論版,2019(14):1.
【3】畢妤.基于互聯網+的多種新型移動支付方式在城市軌道交通AFC系統的應用[J].甘肅科技,2019,35(1):25-26.
【4】李道全.城市軌道交通AFC系統支付方式現狀及發展[J].都市快軌交通,2016,29(1):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