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艷

摘 ?要 ?宜興紫砂萌芽于宋代,興盛于明代,宋代與明代是中華文化發展的兩個高峰期。明代使文化審美向個性化發展,文人墨客喜歡將個性化的藝術思想融入到具體的器具審美之中,于是紫砂在這樣的氛圍中也深深地被儒雅之風、文人之氣所浸染,具有了一種獨特的人文屬性。紫砂“凌云壺”在擁有實用性與藝術性的同時,也被寄寓了一份人文內涵與氣韻。本文就作品“凌云壺”創作過程中的思考與感悟作一介紹。
關鍵詞 ?凌云壺;紫砂;人文屬性;創作
宜興紫砂萌芽于宋代,是宜興陶器經過數千年發展的產物,宋代是中國文化及產業技術發展的高峰期,文人在宋朝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升,重文輕武的風氣在宋朝達到了極致,文化藝術空前繁榮,五大名窯為代表的陶瓷生產技術得到快速發展,這些都為宜興紫砂的出現奠定了文化藝術與產業技術的基礎。而到了明代,文化審美向個性化發展,明朝在中國歷史上具有特殊意義,把中華文化發揚到一個新的高度。文人墨客喜歡將個性化的藝術思想融入到具體的器具審美之中,當時特定的茶文化氛圍,對茶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宜興紫砂壺的宜茶性及自然內斂、中庸平樸的形態很好地體現了明代茶文化的柔靜思想,迎合了明代審美思潮與茶飲形式的融合,于是宜興紫砂在明代正式形成體系,獲得空前發展。宜興紫砂在這樣的氛圍中也深深地被儒雅之風、文人之氣所浸染,具有了一種獨特的人文屬性,并在隨后的發展中不斷完善。紫砂“凌云壺”(見圖1)也是這樣的一件作品,在擁有實用性與藝術性的同時,也被寄寓了一份特定的人文內涵與氣韻。
設計的本質是情懷,作品定位于“凌云”這樣一個富有勵志高度的主題,在人文語境下,“凌云”表達的是情志的追求,壯志凌云充滿著人生的豪氣。在紫砂作品中,表達人的情感一般都通過引入特定的意象元素來演繹。紫砂“凌云壺”也自然以“自然云紋”為表意元素,并力求布局簡練、細節匠心,整體風格以靜而美、簡而穩,疏朗而空靈為特征。在整體構思中盡可能地存雅去俗,多一分文意,少一分俗氣。
在創作思路及表現形式基本確定的基礎上,開始紫砂作品的具體架構。經過設計、推敲、修改、完善,終于創作成功了紫砂作品“凌云壺”。紫砂“凌云壺”主體器型以傳統“西施壺”為參考藍本,扁而飽滿、富有張力,在壺身曲線弧度及圈把的形態等方面作了調整,使作品整體有一種向上提升的氣勢,很好地契合主題的表達;壺蓋較大,蓋面微隆,輪廓弧線與壺身自然銜接,蓋體嵌入壺口,配合緊致,氣密性佳,提升了實用性;一粒珠鈕輕落壺蓋中央,成為視覺焦點;圈把與直流嘴線條圓潤,分別位于壺體兩側,自然融入整件作品的架構中,壺底圈足靜靜支撐起壺體的氣勢。
壺把一側的壺體上貼塑的云紋是作品的點睛之處,在整體簡潔的布局中,以一個用心的細節點綴,表達出局部的精美之感,別有審美趣味。更為重要的是通過引入“云”元素,恰到好處地表達了作品的人文主題。云最基本的概念是自然界水循環過程中的一個中間形態,是大氣中的小水滴或冷凝成的小冰晶聚合物,其對陽光的散射就勾勒出了云的外觀,從而形成各種形狀。云本身有一種自然變幻的美,在歷史上常被用來演化為吉祥的如意云紋裝飾圖案。而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云”有著更為豐富的人文意蘊,“云”代表與萬物相融,坦然面對一切事物的人生態度。“云”在佛教中是無量無邊、無量無盡的意思。“云”在道教中代表追隨自然本性的精神氣質。而在藝術作品中,云的內涵得到了最大程度地拓展,幾乎成為人文情懷的一個象征元素。云高入天際,意寓情感與志向的遠大;云又孤獨無依、飄飄搖搖,含有一種浮離不定之感,正如游子的漂泊無所。
不同的云能觸發不同的情感,不同的人也會從不同角度去解讀云的意義。“意在筆先”、“境由心生”,紫砂“凌云壺”引入“云”這一元素要表達的是一種人生境界,云于高空飄蕩,似高志之于理想,人生一定要有雄心與壯志,要有遠大目標。當然,美好的愿景需要有腳踏實地的具體作為來支撐,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的生活過得平凡而有激情。作為紫砂藝人,首先要有以發揚光大紫砂文化為己任的宏大志向,同時在具體的藝術創作中,多思考、勤實踐,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藝水平,在學習中提高,在傳承中創新,通過不斷的努力,最后達成自己的目標,這也是作品要彰顯的人文屬性。
紫砂壺藝是一門不斷創新的傳統技藝,通過造型、裝飾等表現手法,集實用、藝術與人文于一體,人文屬性是其高層次的功能。紫砂“凌云壺”用朱泥全手工制作,賦色烈而不飄、亮而不艷,很好地契合了濃烈向上的主題意境,整器簡潔中蘊含著精致和內涵,柔美中允溢著端莊和雋秀,其韻悠然,但賦意深刻,其志凌云,具有平實之功用美、簡潔之技藝美、意蘊之人文美,是近年來精心打造的一件代表作品。
參 考 文 獻
[1]黃麗萍.談紫砂“萍水相逢壺”的人文寓意[J].江蘇陶瓷,2020(02):60.
[2]曹競方.諸事迪吉 生活如意[J].江蘇陶瓷,2020(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