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艷紅
伴隨著教育改革穩步推進,在這一大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應精準發力。如何增強學生學習自主性、推動學生高水平發展、打造高效課堂等等已經成為教師急需解決和深入思考的主要問題。作為一名高中思想政治教師,作者深有體會,特結合自身多年教學經驗,同時積極借鑒同行優秀教學成果,特談談人文教育融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以期推動課程改革和打造高效課堂。
一、前言
眼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改革已呈方興未艾之勢。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打造高效課堂,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值得每位思想政治教師深思。目前,我國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和歐美發達國家相比,差距明顯。集中體現在教學模式落后、教學思想陳舊、教學策略單一等等方面。人文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因此,將人文教育融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有利于拓展教學改革深度和廣度。關注學生全面發展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改革的歸宿。尤其是面臨著巨大升學壓力,在應試教育背景下,師生過于重視考試成績。因此,關注學生全面發展是教學改革的一大特色和難點。
二、人文教育運用到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重大意義
人文教育源于上世紀60年代。人文教育出發點和落腳點在于尊重學生。注重發揮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尊重學生的心理狀態,倡導學生積極努力,以期不斷發展和進步。這一教學思想順應我國教育改革的"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關注學生,有利于教師深入思考,全面理解和尊重學生,從而融洽師生關系。一種融洽師生關系是打造適宜教學氛圍的基礎和前提,以期保障教學改革深入、持續和穩步推動。人文教育的精髓在于關注學生,尊重學生個性、思想。從更高層角度而言,人文教育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有利保障。傳統應試教育背景下,教師主要時間和精力用于知識傳授,關注學生考試成績,關注學生升學率。人文教育和傳統應試教育相比,區別顯著。在人文教育背景下,教師關注學生,發展學生個性,尊重學生學習自主性,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作為一項重要教學目標,這些能力都是立足社會之本,是作為一個現代人必備的素質。在人文教育背景下,教師關注學生所見、所聞和所感,以學生課堂表現作為優化教學的主要依據,從而起到更好的教育效率。
三、高中思想政治人文教育現狀
眼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存在的突出問題,制約著人文教育進程,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應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矛盾
應試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政策導向,這個政策性導向促使教師以學生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重要標準,這種政策導向促使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以應試作為教學出發點和落腳點,。此外,學校的各項工作以應試教育為歸宿,這種政策引導促使教師以傳授知識作為教學重點,而忽視人文教育。目前,在應試教育背景下,要求教師在有限時間內完成教育目標,教師無暇顧及人文教育。有鑒于此,應試教育嚴重制約著人文教育發展,學校為了提高升學率,在課程設置和實施措施上片面化,過于注重專業知識而忽視人文熏陶,教學內容充斥著濃厚的影視教育影子。
2.學科局限性和人文教育開放性矛盾
在應試教育影響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學科局限性非常明顯,其是影視教育下的必然產物。而學科局限性一大危害在于思維封閉和視野狹窄,集中體現在教材編撰和課堂教學中,這個人文教育宗旨背道而馳。人文教育具有開放性和多樣性特點,其肯定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學科特點之外,還尊重學習價值和學習多樣化。
四、人文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改善
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一個目標在于培養學生集體主義、愛國精神,熱愛社會主義,繼承和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努力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現代化人才隊伍。
1.遵循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
傳統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將主要時間合計心理用于知識傳授,教師只注重教學目標完成而忽視學生對知識獲取、理解、記憶和運用情況,教師過于關注學生考試成績,而忽視培養學生綜合素質。遵循以人為本教育思想,能從根本上改變這些不良問題。以人為本教育思想關注學生個性發展,尊重學生學習狀態,教師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策略以學生為導向,這些先進教育思想,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自主性,逐步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此外,在以人為本教育思想引領下,學生獨立自主學習能力增強、學生掌握更加高效學習策略,為學生全面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2.改革教學模式
新課改背景下,素質教育引領下,教師的教學模式應體現與時俱進性,而不應故步自封。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人文教育運用其中,需要教師改革教學模式,打造多樣化課堂,以期推動教學改革進程。人文教育遵循學生自由和自主原則。為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尊重學生學習自主性,充分發揮自身引導者、組織者和管理者作用,改革教學模式,以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自主性和優化課堂。
3.構建和諧教學環境
人文教育促使教師尊重學生個性和獨特學習體驗。這種教學模式有助于師生關系融洽,一種融洽師生關系有利于構建和諧教學環境。而一種和諧教學環境,進一步推動人文教育縱深發展,這是一個互相推動,互相影響的過程。為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努力構建一種和諧教學環境,強化人文教育和高中思想政治教學聯系性,以期不斷優化教學。
4.充分挖掘教材優勢,滲透人文教育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應將知識傳授和人文教育相融合,一旦知識傳授中融于人文教育,那么,學習活動就閃爍著人文精神。現代社會提倡公開、公平和公正,這也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一項基本目標。在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蘊含著巨大優勢,為此,教師應深度挖掘教材優勢,對學生實施人文教育熏陶,在傳授知識基礎上,逐步提高學生人文素養。
5.完善評價體系,增強學生人文素養
許多高中思想政治教師認為:考試內容應當是課堂教學的重點,和考試內容無關的不需要講解,這種教學評價制約著學生人文素養提高,促使教學單一和片面化,在這種評價體系在,考試成績成為評價學生唯一標準,由此一來,學生很容易養成安于現狀、不思進取和喪失學習興趣,教師將主要時間和精力用于考試題型分析和解決,喪失自身教學藝術性。因此,完善評價體系,有利于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為此,教師應秉承以學生為本教育思想,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尊重學生自尊心、樹立學生學習自信心。在初步了解每位學生基本情況后,教師應對學生分門別類,注重評價的多元化。
言而總之: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運用人文教育是大勢所趨和人心所向,也是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人文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自然和社會。學生全面發展更是離不開人文教育。作為新時代下的一名思想政治教師,要不斷創新、努力進取,增強教學和人文教育聯系性。以期為學生人文素養提高貢獻一己之力。
參考文獻:
[1]賀永帥.淺談中職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素質教育[J].科教導刊-電子版(上旬),2015,(10):63.doi:10.3969/j.issn.1674-6813.2015.10.050.
[2]李久成.試論中職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素質教育[J].現代職業教育,2018,(36):291.doi:10.3969/j.issn.2096-0603.2018.36.434.
[3]苗壯.中職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素質教育探討[J].商品與質量,2016,(37):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