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舍梅* 眭 菁/河海大學
檔案作為信息的承載體,天生具有原始性、真實性等資源屬性。檔案學是揭示檔案和檔案工作的性質、功能和發展規律,研究檔案信息資源的管理、開發和利用的理論、原則與方法的科學。[1]我國檔案學方面的研究已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運用文獻計量學思想來研究檔案學及檔案管理的研究熱點、現狀以及發展趨勢的相關論文卻不多,本文嘗試探討有關檔案學問題的研究現狀,以期從宏觀上探討檔案學的研究熱點與研究現狀,對檔案管理學科的發展和學科的建設提供借鑒。
運用檢索:主題=“檔案學”(檢索結束時間為2019 年1 月)。結果顯示,研究檔案學的論文最早發表于1956 年的《教學與研究》上。剔除征稿、會議通知等無關信息,得到7524 篇論文,此數據將作為本文研究的數據源。
對檢索得到的論文發表年度進行統計,得出檔案學研究論文發表數量趨勢圖(圖1),如圖2 所示:1965—1978年未有論文發表,檔案學研究基本處于停滯狀態。在1985 年和2006 年出現兩次跳躍性地增長, 1985—2005 和2006—2018 這兩個區間內,整體上保持平穩趨勢。

圖1 檔案學研究論文發表數量趨勢
將文獻作者進行信息整理和排序,排在前20 位的作者發表論文數量在17篇以上,合計發表論文384 篇,占文獻發表總量的5.1%。從作者單位來看,16位均來自高校,3 位來自事業單位。說明檔案學研究領域研究隊伍穩定。
對作者所在機構進行統計和排序,排在前30 位的機構論文產出共計3146篇,占總量的41.8%,近一半的論文為這30 家機構發表,產量豐碩。這些機構中有27 所高校,可見高校理論研究者為檔案學研究的核心成員,其中中國人民大學發表論文數量達到395 篇,排在首位。
檔案學領域研究論文主要刊發在《檔案學通訊》、《檔案學研究》、《檔案管理》、《蘭臺世界》等期刊上,各期刊發表論文數量統計3 所示,排名前20 的期刊共計發表論文5286 篇,占70.3%,發表檔案學領域研究成果的期刊非常集中,是比較穩定的期刊群。
對文獻關鍵詞進行統計,高頻關鍵詞的排序見表1,可以看出:關鍵詞“檔案學”的頻率較高,達到了682 次。檔案學是一門以檔案和檔案工作及其發展規律為主要研究對象的應用學科, 檔案工作不斷發展的需要是檔案學理論產生的內在動力。[2]檔案學研究在主體屬于社會科學的范疇,并偏重基礎性理論研究。此外,本文還就高頻關鍵詞的年度變化規律進行了統計和排序,特別是近五年的高頻關鍵詞。統計結果顯示,近五年,排名前3 的高頻關鍵詞每年都是固定的,為“檔案學研究”、“檔案學專業”“檔案管理”,并且相互順序固定,表面檔案學的研究熱點在近幾年變化不大。

表1 檔案學高頻關鍵詞表
共詞分析法是對同一篇文獻中的詞匯對或名詞短語共同出現的次數進行統計, 在此基礎上,對這些詞進行分層聚類, 揭示這些詞之間的親疏關系,進而分析它們所代表的學科和主題的結構變化。[3]關鍵詞是單個媒體在制作使用索引時,所用到的詞匯或名詞短語。在一篇文章中,關鍵詞所占的篇幅很小,卻能代表文章的研究主題或焦點[4],而且關鍵詞本身就具有代表性的含義,高頻關鍵詞更能直接反映學術研究熱點,因此,選擇關鍵詞共詞分析技術分析該領域的研究熱點較為適合。本文通過對關鍵詞“檔案學”的共詞分析技術來分析檔案學領域的研究熱點。
根據關鍵詞排序的結果,將排名前20 的關鍵詞定義為高頻關鍵詞,將這些高頻關鍵詞構建共詞矩陣。關鍵詞“檔案學”和“圖書館學”共同出現在一篇論文中的次數最多,達到64 次。在歷史淵源、現實狀況和未來發展中,檔案學和圖書館學有著同族的關系,另外,檔案學利用圖書館學和情報學等學科的方法和理論來解決本學科的理論與實踐問題,三門學科之間存在著相互應用的關系。因此他們所代表的主題之間的關聯性也較為密切。
矩陣中檔案學、圖書館學、情報學、文件、檔案教育、高等教育形成了研究熱點的主體結構,在其基礎上形成了以電子文件、統計分析、社會記憶、檔案管理、等結構熱點的研究主體,它們之間具有較為緊密的結構關系,是檔案學研究的熱點方向。本文選取累積出現頻次超過28 的前30 個關鍵詞作為高頻關鍵詞,其集中性和囊括范圍比較適中。但是,也不排除一些頻次較低的關鍵詞未來可能成為研究的熱點。
本文對檔案學研究做了文獻計量分析,研究機構以高校為主,研究幾乎完全屬于社會科學的范疇,部分涉及教育文化等其他學科,研究大致上維持了基礎性理論研究與應用性研究的平衡,偏重基礎性理論研究。研究內容關注度較高,持續性較強的主要集中在“檔案學”、“檔案”、“檔案工作”、“檔案管理”、“檔案事業”這幾個方向。
本文選取的樣本為全樣本的文獻計量,來源期刊質量良莠不齊,下一步研究可以更為精準和細化,或者直接選取核心期刊和C 期刊作為分析樣本,更能準確說明研究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