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地礦局第四地質大隊,河北 承德 067000)
近年來我國礦產行業發展十分迅速,為社會生產建設提供了極大的資源支持。但是礦場資源分為可再生資源與不可再生資源,即使是可再生其再生速度非常慢,需要經過萬年、億年的時間,因此為了實現礦產資源的合理利用就需要借助現代礦產資源勘探技術,確定地質礦產勘查與找礦工作的方向,提高勘查效率[1]。技術人員對勘測技術進行深入研究,進一步提升技術的科學性以及可行性。筆者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以及專業知識就礦產地質勘查及找礦技術展開研究,旨在推動礦產行業的發展。
(1)緩解資源緊張。礦產資源是社會發展中必不可少的物質,沒有礦產資源我們就會失去生產、生活的基礎。礦產資源在工業生產的需求量隨著經濟發展的需求不斷上升,當前已經最大限度的將礦產資源投入到工業中但是還無法滿足工業的需求,因此仍需持續勘測礦產資源[2]。還有就是地質礦產資源環境具有復雜多變的特征,為礦產資源的勘探增加了難度,礦產地質勘查及找礦技術的應用可以發現更多資源從而緩解的資源緊張的問題。
(2)滿足工業發展需求。工業作為國名經濟的支柱性產業對我國經濟發展有重要影響,礦產資源是工業發展的基礎性資源,有些行業離開礦產資源將會“寸步難行”。因此加大對礦產資源的開發力度可以滿足工業發展的需求,促進經濟發展。經濟穩定發展之后才會有更多的資金用于社會其他方面的建設。
(3)提升礦產資源利用率。礦產資源的開發并不是無目的、無計劃性的,而是研究人員根據勘測到的數據對礦產資源藏儲情況進行細致分析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的開采,能夠有效降低開采中的浪費問題,而且部分礦區受到自然條件的制約,并不適合開采,如果技術人員沒有做好前期的調研、勘測工作,貿然進行開采活動可能會對開采人員的安全造成威脅。
(4)減少勘查成本。勘查成本也是勘查工作中需要重視的一點,部分礦區基礎設施不完善,而且自然環境不好,在這種地區進行勘測會很消耗技術人員的耐心以及信息,甚至會增加勘查成本。如果事先對地質情況進行全面勘查,就能有效避免開采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在借助先進的找礦技術提升勘查的精確性,將會達到地質礦產開采項目綜合效益最大化的目標。
(1)全面規劃原則。礦產地質勘查及找礦技術的應用需要堅持全面規劃原則,工作中會應用到很多的理論以及技術,再加上地形復雜,自然環境等因素的影響會大大增加勘查的難度,如果沒有規劃進行勘查,極大的可能是一無所獲,即使有所收獲也會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等。因此需要充分考慮多方面的因素,保障規劃的全面性,做好地域與時間的規劃。
(2)目標一致原則。勘查的目標就是找到最具開發價值的礦產資源,為了提升技術人員之間的配合能力以及凝聚力就需要堅持目標一致的原則,在負責人的領導下按照計劃對地質情況以及礦產資源分布情況進行勘查,以免因為技術人員之間的協調性不高以及目標不統一等原因增加勘查難度以及費用支出。
(3)創新原則。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對技術有較高的要求,隨著社會的發展傳統的勘查技術的已經無法滿足當前勘查的需求,所以就需要加強技術創新,用更加先進的技術應用到的勘查工作中。現代勘查技術在我國出現時間晚、發展歷程短,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為了提升自身技術的競爭力就需要堅持創新原則,加強計算機集成與存儲技術的研發。持續提升勘測的精確性。
(4)因地制宜原則。因地制宜也是礦產資源開發中需要堅持的原則之一,礦區存在地區環境復雜多變,甚至部分地區連勘查都不易,更何況是開采,因此技術人員在進行的地質勘查時要對礦區周圍環境進行細致分析,堅持因地制宜開發原則,堅持經濟效益與開發效益最大化。
(1)地形勘測。地形勘測是礦產資源開發的第一步,要坐標定位、宏觀測量為核心,利用國家標準的坐標系統與高程基準點作為基準,對礦產資源進行全面分析和定位,簡單理解就是時空定位技術,對礦產資源的分布進行了解,掌握細致的數據為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礎[3]。而且通過地形勘測能夠對開采的可行性進行確定,如果地形過于復雜就會影響開采的質量以及效率,會增加開采成本也會造成開采浪費。
(2)編制地質填圖。地形勘查之后就需要編制地質填圖,將區域中的礦產資源分布情況等在圖紙上進行標記,標記要合乎規范,提升地質填圖的實用性以及精確性,以便技術人員可以讀懂圖紙,對礦產分布信息,以及礦產形成的原因和時間有深入了解。找礦人員必須具備豐富的找礦經驗,以及扎實的理論基礎,能夠對當地的地質特征有大致判斷,才能依據圖紙找到具體的礦藏位置。
(3)精確采樣。采樣可以對礦區內的資源質量以及種類等進行全面分析,獲取最真實的信息。借助現代技術可以快速進行采樣,但是對不能立即識別的礦產區域,需要勘查人員要采取連續采樣、分區采樣的方式,擴展采樣范圍,提升采樣的代表性以及精確性。針對不同類型的礦產資源應用不同的采樣技術,對樣品做好分類編號處理,便于進入實驗室進行檢測。
(4)遙感技術。遙感技術就是常提到的RS技術,在礦產地質勘查及找礦技術應用中RS技術與地質填圖結合使用,通過設備獲得全面的RS數據,借助計算機技術進行輔助找礦,提升尋找效率以及精確性。遙感技術能夠對礦區進行拍攝,并且獲取該地區的地質信息,形成完整的圖像。相較于的人工地質填圖,RS技術的優勢顯而易見。
(5)物化探測技術。物化探測技術也是探尋礦產資源時經常用到的技術之一,以地球物理特性來進行地質體中物理特性的科學評估,從而發現礦產資源。通過物化探測技術可以對所要探測的表層及深層礦產資源進行參數顯示,就礦區周圍的物質以及電磁場分布情況表示出來。技術人員根據區域內地層情況以及地質構造確定礦區的中心位置。
(6)甚低頻電磁技術。礦產資源如果處于地表深層,在開采時就會存在很大的難度,這時就需要借助甚低頻電磁技術進行探索,借助專門的儀器對深層次的礦產資源進行磁場與電場的分析,確定礦產資源類型以后,就需要進行礦產資源的定位,但是這種借助電磁技術進行勘測要在巖石、礦石具有很大磁性差距條件下使用,以免影響數據的準確性。
(7)地質勘查技術。地質勘查技術是根據任務要求,通過對成礦地質條件進行研究分析,查明水、工、環地質條件。通過地、物、化、遙等探礦手段,查明地層、構造、巖漿巖地質特征和空間分布規律,查明礦體的規模、產狀、厚度、品位和礦石的結構、構造和礦物成分。以較短的時間和較少的工作量完成工作任務,達到勘查目的。
(1)融入多種現代技術。在進行礦產地質勘查以及找礦時需要加強先進技術的應用,而且在實際工作中需要多種技術的交叉配合應用,單一技術無法勝任勘測工作。在勘測前做好準備,根據礦產資源分布區域的實際情況進行礦產探找技術的綜合選擇與科學部署,建立完善的勘查找礦體系,在負責人的帶領下有序進行勘查、找礦工作。
(2)重視傳統勘查技術。盡管隨著技術的發展,出現了很多科學性以及精確性較高的技術,但是傳統技術之所以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一直還在應用就說明其有存在的價值,技術人員在應用新技術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傳統技術,進行傳統技術的優化與改進,為傳統技術注入新的活力。在新技術與傳統技術的共同配合下更快的發現礦區,開采礦區。
(3)加強大數據的應用。信息技術是21世紀最偉大的技術之一,改變了我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為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充足的信息,推動社會向更高的層次發展。礦產行業的發展也需要加強信息技術的應用,在地質勘查以及找礦中借助信息技術可以將數據資源進行整理、分析,為地形勘測,礦區開發方案的制定提供足夠的信息數據,極大的提升了勘測速度以及質量。
(4)提升技術人員的專業素養。技術人員是礦產地質勘查以及找礦的主體,即使是有多種技術的加持,如果技術人員自身的能力不足也會對勘查質量造成影響。因此需要相關部門加強對技術人員的培訓,特別是在引進新技術后要組織技術人員進行統一學習,提升實操能力。技術人員在日常的工作中也要不斷學習,研發更先進的勘查、找礦技術,積極推動礦產業的發展。
中國地大物博,礦產資源豐富,但是工業生產中常用的礦產資源無外乎幾種,尤其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對傳統礦產資源的需求量進一步增加,為了保證工業生產的順利進行,就需要勘查、開發更多的礦產資源。現階段,礦產的分布十分復雜,找礦工作的難度較大。為了保障礦產勘查信息的準確性,就需要利用專業的找礦技術以及設備對進行深入勘查,提升勘查的效率,降低勘查成本。本文對礦產地質勘查及找礦技術的研究還存在很大的不足,日后還會繼續進行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