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橋頭發電有限責任公司,青海 西寧 810000)
冶金工程是專門針對各種金屬及其化合物提取以及基于這些物質的加工進行研究的一個工程技術領域。冶金工程中的物質提取對象是各種礦石資源,而其加工目的是形成各種性能良好的材料。隨著冶金工程的發展,其金屬提取和材料的制備已經覆蓋國民經濟發展中所需要的各種材料,并且在冶金技術水平和材料制備能力上不斷提高。然而,冶金工程中始終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冶金過程中必然會產生具有污染性的排放物。由于冶金工程的理論基礎是物理、化學原理,其生產過程中為得到金屬并加工形成各種材料,就必然需要運用物理化學原理進行能量物質的交換,在得到目標產物的過程中,另外一些化學物質將以廢棄物的形式排出。這些廢棄物中往往含有各種化學物質,對環境的破壞性較大。但我國在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又離不開冶金工程,所以在尋求國民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平衡的過程中,就必須推動冶金工程的綠色化發展。尤其在當前國家對生態環境保護關注力度不斷提升的情況下,冶金工程領域的綠色化發展就更成為一項重要任務。這既是冶金工程在未來能夠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也是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然要求。
在冶金工程領域實施綠色化發展,其首要任務就是做好相關環保工作,如冶金工程生產的環保監測、排放物凈化處理等。這些環保工作從生態環保角度出發去對冶金工程進行改造優化,能夠顯著提升冶金工程整體發展水平,并將其推向另一個新的發展高度。具體而言,冶金工程環保工作的重要性集中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首先,環保工作能夠顯著改善環境面貌。冶金工程環保工作的目的就是要對生態環境加以保護,降低冶金工程對環境的污染。因此環保工作最直接的作用就是改善生態環境。實踐中,立足環保要求,冶金工程必須進行生產的科學規劃,并針對冶金生產中的各種污染問題提前擬定好解決措施,然后再通過環保工作在日常生產中對冶金工程的監督管理來確保其生產環保性。例如冶金工程環保工作中實施對周邊生態的監測,實時掌握周邊生態相關情況,然后以此為依據對冶金工程污染排放設定相關標準并實施有力監管,如此就能夠對其排放的污染物加以控制,進而使周圍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因此,環保工作的最直接作用就在于不斷改善環境面貌。
其次,環保工作有助于推動環保政策的完善。在我國大力建設生態文明的當下,各項政策法規都處于不斷發展完善過程中。而這些政策法規的完善都是從實踐出發,以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各種環境問題和環保漏洞為依據的。因此冶金工程中加強環保工作,通過在日常生產中對冶金工程所存在的環境影響問題以及各項環保政策執行過程中暴露出的不足與漏洞的觀察研究,能夠為我國相關領域的環保政策法規完善提供參考,從而使國家在環保政策的制定上更有針對性,更能夠查漏補缺對其進行完善。因此,冶金工程中的環保工作在推動國家環保政策構建完善方面也具有積極意義。
最后,環保工作有助于提升冶金工程領域的環境污染處理能力。在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過程中,犧牲了大量生態資源,使得我國當前的環境污染形勢越來越嚴峻。面臨如此形勢,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就需要依靠更為專業的技術手段和措施來提升治理能力。就冶金工程領域而言,其生產技術工藝的提升,使得其排放物中的污染物質更為復雜,處理難度更大。在此情況下,環境保護工作通過對冶金工程的管理能夠不斷發現其中的環境污染問題,并結合國家制度要求做好污染的防治,加強各種先進污染處理技術的應用,如此就可以使冶金工程領域的環境污染處理能力日漸提升,同時實現冶金工程的更高水平發展。
就目前而言,我國冶金工程領域已經開始開展各項環保工作,相應國家要求在相關管理環節、污染治理環節投入了人力物力,并進行了相關技術改造,使得冶金工程的環境污染問題有所改觀。但整體上看,其環保工作水平還相對較低,與其他一些產業中的環境保護能力、污染治理技術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如專業環境保護人才隊伍建設較為落后、環境保護工作的技術手段較為陳舊、環保管理制度不夠完善、環保意識普遍薄弱等問題的存在對當前冶金工程環保工作的發展造成了阻礙,也嚴重影響到了冶金工程領域環境污染問題解決的進度。因此,結合環保工作的實踐意義和現階段存在的問題,冶金工程領域就必須在未來進一步加強其環保工作的落實,采取有效措施推動環保工作開展,以徹底改善我國冶金工程環保工作現狀,實現冶金工程的可持續發展。
在現代國家發展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情況下,各領域環保工作都必須有相關政策法規予以保障,如此才能督促各領域工作中重視環境保護,落實環保工作。就冶金工程而言,在推進其環保工作的過程中,國家必須針對其生產過程中的環境保護相關工作制定出具體的規章制度,并出臺相關激勵性政策,以督促冶金工程生產過程中能夠按照相關規章制度開展各項工作,從而提升其生產過程都環保性。此外,要將冶金工程生產中的污染排放等納入到法律法規范疇,在相關環境保護法規中明確污染排放的標準、具體工作條款以及環境評價制度等,并將冶金工程企業、管理部門等的法律責任都進行準確劃分與界定,從而使冶金工程環保工作能夠在法律的軌道上運行,強化冶金工程領域對法律法規的執行以及對自身行為的約束與規范。
在當前同步推進國民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過程中,冶金工程的發展需要兼顧生態環保,因此必須結合生態環保理念對當前冶金工程的經營生產模式進行改造,構建全新的綠色冶金模式。所謂綠色冶金模式就是在冶金生產過程中倡導節能環保,對各生產環節中的資源使用、能量耗費等進行控制,同時優化生產工藝流程,大力采用各種節能環保技術,從而使冶金工程生產能夠降低資源損耗,減少污染排放。此外,冶金工程領域需要將各種污染排放物的處理放在重要位置,探索更為科學有效的排放物處置方式,加強排放物的回收利用,從而拓展冶金工程發展內涵,使其能夠形成更高層次的生產經營模式,在解決環境污染的過程中提升生產效益、經濟效益。
在冶金工程環保工作的開展上,一支高素質人才隊伍的支撐是不可或缺的。尤其在推進綠色冶金模式的過程中,各種節能環保技術的應用具有較強專業技術性,所以從事環保工作的人員必須能夠具有較強的專業技術、先進的環保工作理念意識。因此,冶金工程發展中環保工作隊伍的建設刻不容緩。一方面,冶金工程領域必須針對環保工作中的環境監測、排放物處理等組件專業隊伍,并對工作人員提供專業培訓,從而使其具備這些工作中所需要的相關知識理論與專業技能。以環境監測工作為例,要結合新時期環境監測的相關技術和方式來為環境監測人員提供專業培訓,為其講解各種環境監測設備的使用、各種環境監測數據的開發利用,以確保環境監測工作能夠有效開展。此外,要加強職業素質培訓,強化工作人員的環保意識,通過教育培訓和監督考核來督促工作人員的環境監測執行與落實。另一方面,冶金工程領域要注重構建人性化的人事管理機制,在企業中建立良好的生態環保文化氛圍,從而潛移默化地影響環保工作人員的思維意識,增強其職業信仰,同時為冶金工程領域引進新型環保人才創造良好環境。
現代信息技術對各方面工作的改革創新都產生極大推動作用,且信息技術的優勢已經在大量實踐中得到證實。尤其在冶金工程環境監測工作中,信息化的環境監測比人工監測無論在監測效率還是環境監測結果準確性上都有顯著提升,所以將環保工作與現代信息技術緊密結合也是當前推進環保工作的有力舉措之一。要做好此項工作,首先就需要冶金工程領域建立起服務于環保工作的現代信息化系統和工作平臺,利用信息技術對冶金工程生產中污染物的研究分析工作進行改造升級,對環境監測系統的信息化進行優化,從而形成一個圍繞環境保護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和監控網絡,為當前冶金工程環保工作的提質增效奠定技術基礎。
為進一步夯實冶金工程領域的環保責任,實踐中還可以通過簽訂環境保護責任狀的方式來提前對冶金企業的環境污染行為進行預防,借助責任狀的形式強化冶金企業的環保責任,對其環保行為進行約束,如此方能夠進一步保障環境保護各項制度的落實,規范冶金工程行業的整體發展。
綜上所述,冶金工程作為國民經濟發展支柱,其需要在未來進行長期發展,繼續為國民生產提供支撐。但要規范冶金工程的發展,處理好其發展與生態保護的關系,就需要在實踐中通過環保政策法規的完善、綠色冶金模式的構建、環保隊伍的建設、信息技術的運用以及環保責任制的實施來推動環保工作的有效開展,如此方能實現冶金工程的內涵式、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