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豐銀
(深圳市龍崗區龍崗街道食物環境監管中心,廣東 深圳 518100)
農產品是人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的重要一部分,在人們的生活中占據重要地位。近些年來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問題得到了廣泛的關注,但是并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問題在生產、加工和銷售等各個方面都有所體現。所以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具有嚴重性。但是解決問題過程中,需要結合具體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有效地解決措施。基于此,筆者提出了以下見解。
近些年來農業專家不斷對我國食品安全中所涉及到的各項問題進行全面系統化的分析,根據調查結果顯示,食品安全問題主要是與原材料農產品相關,農產品自身所帶有的微生物等細菌病毒攜帶著一定的病原體,這都導致了農產品遭到污染。并且在農產品種植過程中很多農產品種植者為提高農產品質量,提高自身的經濟利益而不斷施用農藥、化肥等化學物質,這樣的種植方式反而導致了農產品中有化學物質殘留,甚至使得農產品原有生長結構遭到破壞。這些因素都導致農產品在生長過程中就已經遭到污染。
大部分農產品種植者在收購農產品之后,為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會選擇對農產品進行二次加工。農戶進行二次加工的初始目的沒有過錯,但是在進行農產品加工過程中農產品的質量問題通常無法達到有效保障。部分商家在進行農產品加工時為延長農產品的保存時間、提高農產品的鮮美度,將大量含有化學成分的添加劑加至農產品中。這樣的二次加工過程雖然提高了農產品的保存時間和鮮美程度,但是卻破壞了農產品原本的營養成分,甚至將其變成有毒有害產品。
農產品的種植生產過程屬于農產品種植者的個人操作問題,在過程的食品安全質量管控中涉及較少,但是農產品所攜帶的病原體很多就在這一步中積流的。所以相關食品安全部門的工作人員要不斷加強對農產品生產安全問題的管理。在對于農產品生產種植過程的管理要注意深入實地,根據種植地實際發展的情況制定相關的規章制度。在管理過程中要注意深入到農產品種植的日常生產生活之中,將農產品的生產管控工作落到實處,這樣的管控形式才可以真正達成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目的。生產過程中對農產品造成重大影響的就是農藥化肥的使用,所以在管控管理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可以對農藥化肥的用量進行明確規定。
以農產品的種植生長過程為例,相關食品安全部門結合各地市場和種植地的實際情況制定先關的,對農作物種植者在種植過程中的各項具體措施進行明確規定,這樣一來害可以保證農作物種植者的經濟效益需求,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種植效率。農作物在種植過程中應該不斷按照相關的規章制度進行種植,嚴格管理農產品的種植,嚴格進行后期的養護工作。另外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應該聘請專業的農業科技人員對農作物種植地的土壤、氣溫等各項條件進行檢測分析,并且根據農作物的實際生長情況配置出相關的農藥化肥,并且安排相關人員定期對所種植農作物所含藥物成分進行檢測。并且在農產品出售之前立刻停止使用農藥化肥,避免造成藥物成分大量存留在農作物之中,從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消費者的生命健康。同時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應該每周對種植地進行抽樣調查,隨時監測農作物中的藥物殘留是否符合相關標準,將管理工作落在日常生產之中。
農產品加工環節是導致農產品出現質量安全問題的關鍵環節。很多農產品加工商過分重視經濟利益,忽視對于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的保證。農產品是直接與人體接觸,所以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關系到每一個消費者的生命安全。相關部門在進行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整治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整治農產品加工環節。
以農產品的加工環節為例,相關部門在審批農產品加工廠時要對農產品加工商進行審查,首先保證農產品加工商的基本道德素質及其過往經歷,確保該農產品加工廠的經營者之前沒有進行過相關活動。有關部門應該加大對農產品加工廠的監管力度,將監管工作落實在日常加工工作之中。相關部門應該定期對農產品加工生的衛生環境條件進行衛生審查工作,保證農產品加工環境的健康衛生,并且要求農產品加工廠定期組織工作人員進行體檢,保證加工人員的身體健康。相關人員每個月前往各農產品加工廠對所加工產品進行現場抽樣檢測工作,并且建議農產品加工廠采用邊產邊銷的營銷手段。這樣一來既可以保證農產品的質量安全也可以保證農產品加工商的經濟效益。
農產品與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關系著每一個人的生命健康問題,所以解決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問題至關重要。造成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的因素有很多,并且貫穿于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的全過程,所以在追究根源時必須要系統化、全面化;對于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的解決對策可以從農產品的種植過程和農產品的加工過程這兩個方面著重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