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 吉
(青海省果洛州班瑪縣獸醫站,青海 果洛 814399)
班瑪縣位于青海省果洛州東南部,全縣行政區劃面積6318.66km2。全縣轄9個鄉(鎮),32個村委會、1個社區,113個生產合作社。為認真落實《青海省防治包蟲病行動計劃(2016-2020年)》,吹響了包蟲病防治集結號,組織開展了迄今為止班瑪縣規模最大、范圍最廣、措施最全的畜間包蟲病源頭防控攻堅行動。
根據《班瑪縣徐建包蟲病防治中期評估方案的通知》于2018年10月25~30對八鄉一鎮進行全面的調查,調查內容有犬只檔案管理、查看對附近寺院和學校的問卷調查表,了解包蟲病防治宣傳的效果。
一是評估 “一犬一檔”建立情況。在對全縣九個鄉鎮的養犬情況進行摸底調查登記基礎上,將全縣登記在冊的2436只家犬全部進行核查,并對犬只和犬主照相歸檔,做到“一犬一檔”,調查“一犬一檔”符合程度。二是進一步完善家犬登記管理制度,要求農牧民對家犬犬只進行栓養,驅蟲犬糞便的收集和處理情況,防止包蟲病病原傳染污染草場及水源。
按登記管理的家犬實行“犬犬投藥,月月驅蟲”。的原則,驅蟲管理制度落實情況,班瑪縣每月7日為班瑪縣家養犬驅蟲日,民間獸醫、草原生態管護員,對家養犬驅蟲工作實行網格化管理,明確網管員、網格長的工作職責,采用吡喹酮(規格:0.2g /片)對所有登記在冊的犬只進行藥物驅蟲,每犬每次1-2片。要求網管員和農牧民驅蟲后對犬糞的無害化處理(深埋和焚燒)。本次評估檢查驅蟲投藥登記,投藥后犬糞無害化處理情況,驅蟲效果檢測現場采集犬糞到縣實驗室檢測。
閑暇利用節假日或是各類宣傳日,走街下鄉或在學校、寺院發放宣傳冊、宣傳卡;把包蟲病防治意識以點概面式的宣傳。線上利用電視媒體,微信公眾號,網絡等媒介用藏漢雙語進行宣傳包蟲病的危害和防治方法,更大程度的提高群眾對包蟲病的防治意識。
基線調查:2016年調查家養犬2436條,流浪犬423條;解剖流浪犬6條,查出棘球絳蟲感染犬4條,感染率66.6%;牛羊臟器檢查36付,感染15付,感染率41.6%;犬糞抗原檢測180份,陽性數56份,感染率31%;犬糞無害化處理設施0處,處理率46%;家犬登記管理0;2017年調查家養犬2436條,流浪犬1529條;解剖家養犬犬6條,查出棘球絳蟲感染犬4條,感染率66.6%;牛羊臟器檢查44付,感染15付,感染率34.1%;犬糞抗原檢測540份,陽性數132份,感染率24.4%;犬糞無害化處理設施34處,處理率62%;家犬登記管理家養犬2435、流浪犬1501,登記管理率家養犬100%,流浪犬80%;2018年調查家養犬2144條,流浪犬28條;解剖家養犬6條,查出棘球絳蟲感染犬1條,感染率17%;牛羊臟器檢查47付,感染15付,感染率14.9%;犬糞抗原檢測900份,陽性數121份,感染率13.4%;犬糞無害化處理設施113處,處理率80%;家犬登記管理100%;
家養犬犬只管理:2016年以前全縣犬只無需管理,2016年開始實行登記管理制度,2016年、2017年、2018年管理率分別為48.72%、100%、100%;流浪犬處置:2016年前流浪犬到處可見,無人處置,2016年開始,由縣政府出面,公安局治安大隊處置流浪犬487條,2017年處置1501條,2018年處置439條,流浪犬在縣城、寺院鄉政府機關基本看不到;驅蟲效果:2016年檢測犬糞抗原陽性數31%,2017年檢測犬糞抗原陽性數24.4%,2018年檢測犬糞抗原陽性數13.4%,連續3年驅蟲陽性數下降20.6個百分點;牛羊臟器2016年感染率41.6%,牛羊臟器2017年感染率34.1%,牛羊臟器2018年感染率14.9%,連續3年防治后下降26.7個百分點。
包蟲病防治工作啟動以來,班瑪縣包蟲病防治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流浪犬基本消失,家養犬實現登記管理和栓養,犬只驅蟲實現全覆蓋,包蟲病感染率明顯下降,良好的衛生習慣逐步形成,包蟲病對畜牧業生產和人民生產生活的影響逐漸下降。
但是,包蟲病防治工作是一項重要的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大力支持與配合,更離不開專業技術人員的辛勤努力,建議:一是建立健全規范的獸醫管理體系使獸醫人員自主管理安排自己的工作事物;二是強化包蟲病防控實驗室體系建設。建立包蟲病監測、驅蟲、免疫、無害化處理等工作經費保障的長效機制;三是省級財政分級增加防疫員的報酬;四是探索牧區控制犬只的新辦法(如:犬只絕育手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