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淑紅
(邳州市新河鎮農技推廣服務中心,江蘇 邳州 221300)
以下介紹一種甘藍茄子豇豆的套種方法,通過合理安排茬口,實現甘藍、茄子、豇豆的周年生態循環模式,合理的輪作對調節土壤地力、培土固氮起到積極的作用,提高作物產量,提高經濟效益。
套種的方法包括:套種茬口安排、甘藍育苗移栽定植栽培、茄子育苗移栽定植栽培、豇豆浸種點播栽培。
具體的套種時序為:甘藍于第一年10月中旬播種育苗,11月下旬移栽定植,第二年2月中旬~3月上旬收獲;
茄子于第一年12月下旬播種育苗,第二年2月上旬移栽定植,4月中下旬~7月下旬收獲;
豇豆于第二年6月中旬經催芽后點播,8月中旬~10月上旬收獲。
(1)整地施肥:選擇地勢干燥,平坦、排水好場地,并根據地塊搭建大棚,施加腐熟的雞鴨糞肥2500~3000kg/667m2、腐殖酸菌肥30~35kg/667m2、硫酸銨肥20~25kg/667m2、氮磷鉀復合肥60~65kg/畝、草木灰12~15kg/667m2,普撒,結合耙耕施下,與土壤混合均勻,做成壟寬100cm、壟高10~15cm、壟距25cm;氮磷鉀復合肥中N:P2O5:K2O質量比為15:15:15;
(2)移栽定植:每壟距壟邊30cm處各栽1行甘藍,行株距40cm,甘藍苗移栽定植前保持大棚內溫度15~20℃,定植后3~4d通風,白天保持20~25℃,夜間保持10~15℃;
(3)中耕蹲苗:緩苗4~6d后進行中耕不澆水蹲苗,以后每隔8~10d進行適當蹲苗,進入蓮座期后球葉開始抱合時,結束蹲苗;
(4)水肥管理:定植后澆水,以后經常保持土壤濕潤,土壤相對濕度保持在70%~75%,第一次中耕蹲苗7~9d后進行第一次隨水追肥,尿素20~25kg/667m2,球葉開始抱合時進行第二次隨水追肥,磷酸二氫鉀肥25~30kg/667m2和尿素10~15kg/667m2,結球后期減少澆水次數和水量,土壤相對濕度保持在62%~65%,采收前5~6d 停止澆水,整個生長期遇雨應注意排除,田間積水;
(1)移栽定植:甘藍進入包心期,進行茄子苗移栽,每壟兩行,分別栽植在甘藍株間,每撮1~2株,行撮距80 cm,定植后通風,白天保持22~27℃,夜間保持12~15℃,結果膨大期白天保持25~30℃,夜間15~20℃;
(2)中耕蹲苗:定植澆水后2~3d后進行中耕蹲苗,以后門茄坐果前適當進行2次中耕蹲苗,中耕蹲苗在澆水后進行,果實開始迅速增長時結束蹲苗;
(3)水肥管理:定植后澆水緩苗,以后經常保持土壤濕潤,土壤相對濕度保持在62%~68%,隨茄子苗移栽施加氮磷鉀復合肥30~35kg/667m2,第一次中耕蹲苗前環徑12~15cm處施撒腐熟的羊糞120~130kg/667m2,門茄坐果后增加澆水次數和水量,土壤相對濕度保持在72%~82%,在對茄膨大期進行第一次隨水追肥,腐熟的羊糞140~150kg/667m2和硝酸鉀肥15~20kg/667m2,四門斗膨大期進行第二次追肥,腐熟的羊糞30~40kg/667m2和硝酸鉀肥20~25kg/667m2,采收前3~4d 停止澆水,整個生長期遇雨注意排除,田間積水;氮磷鉀復合肥中N:P2O5:K2O質量比為15:15:15;
(4)摘除無用側枝:茄子在門茄坐果前后,保留2 個杈狀分支,摘除門茄下各葉腋萌發出的無用側枝;
(1)豇豆種處理后直播:將處理后的豇豆種進行點播,每壟三行,每壟距壟邊15cm處各起寬10cm高25~20cm的小壟,向內間隔35cm處起寬10cm高25~20cm的小壟,每小壟上各點播1行豇豆,行點播距30~35cm,每穴點播 2~3 粒種子,點播后通風,白天保持27~30℃,夜間保持18~22℃,一般 2~3d 即可出苗,豇豆幼苗生長1~2d后及時間去弱、小、病苗,,每穴留2~3株,之后白天保持25~30℃,夜間保持15~20℃;
(2)水肥管理:豇豆種點播前,土壤相對濕度保持在72%~75%,點播豇豆的每行施肥,普撒寬度為20~22cm,腐熟的兔糞130~140kg/667m2和磷酸氫鈣肥10~12kg/667m2,耙耕施下,豇豆苗生長期間進行第一次隨水追肥,磷酸二氫鉀肥15~20kg/667m2和尿素10~15kg/667m2,豇豆苗生長期間適當控水,在兩小壟之間壟溝澆水,土壤相對濕度保持在60%~65%,抽蔓期至開花結莢嚴格控制澆水、肥料,土壤相對濕度保持在60%~65%,開花結莢期需水較多,土壤相對濕度保持在75%~80%,開花后每隔 12~15d葉面噴施一次,0.2%磷酸二氫鉀溶液3~4kg/667m2,在第一穗花序坐住莢時開始進行第二次隨水追肥,氮磷鉀復合肥18~22kg/667m2,開始采收前進行第三次隨水追肥,氮磷鉀復合肥20~25kg/667m2和硫酸鉀肥8~10 kg/667m2,整個生長期遇雨注意排除田間積水;氮磷鉀復合肥中N:P2O5:K2O質量比為15:15:15;
(3)植株管理:豇豆植株抽蔓前進行蹲苗,抽蔓后植株長35~40cm進行吊繩引蔓,引蔓選擇晴天下午進行,長至 2.3~2.5 m 時打頂,主蔓每一花穗以下的側蔓應摘掉,植株生長過旺時,摘除基部老葉、病葉。
設2盞/667m2黑光燈,誘殺夜蛾類害蟲;甘藍、茄子、豇豆在生長期間均分別噴施72%農用鏈霉素2500~3000倍液、64%殺毒礬500~1000倍液和10%吡蟲啉2000倍液,連防2~3次。
甘藍葉球緊實進行采收,要避開高溫時段一般在清晨或近傍晚進行,并及時去除甘藍殘留植株、葉片;茄子在成熟進行采收,隨著果實的采收可將植株下部的老葉、黃葉、病葉摘除,有利于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減輕病害的發生,及時去除無果的茄子植株;豇豆成熟進行采收,采摘時從果梗底部折斷,避免損傷果莢易失水變色,降低商品性,不要傷及花穗后續芽,以增加每花穗結莢數,提高產量,可適當提前采摘嫩莢,以免籽粒發育吸收大量營養而加速葉蔓枯黃早衰,待豇豆植株逐漸衰敗采收完畢,進行拉秧,整地。
(1)大棚套種甘藍、茄子、豇豆,通過茬口安排合理,實現周年生態循環模式,在有限的面積上充分利用土壤、大棚,提高土地和大棚利用率,提高農戶種植的經濟效益。
(2)通過甘藍-茄子-豇豆合理輪作進行栽培,并對甘藍、茄子、豇豆栽培時的水肥條件、溫度濕度進行科學合理的配置,腐熟的雞鴨糞、羊糞、兔糞營養豐富,富含粗蛋白、脂肪、灰分、碳水化合物、纖維等成分,氮、磷、鉀的元素含量高,配合氮、磷、鉀無機肥為作物提供所需的營養元素,減少肥料使用量,提高土壤地力,根據各作物不同的生長期適當控制澆水追肥,在各作物不同的生長期保持適當的土壤相對濕度,并在各作物不同的生長期保持適當的溫度,提高作物產量,提高作物經濟效益。
(3)甘藍、茄子、豇豆生長過程中以隨水追肥的方式進行合理追肥,保證作物生長過程中的營養元素,同時豇豆根系與土壤中根瘤菌產生根瘤,對培土固氮起到積極的作用,保持土壤地力,有利于下一個甘藍-茄子-豇豆套種栽培的進行。
(4)甘藍、茄子均采用溫室育苗后定植栽培,豇豆采用點播栽培,播種前對種子、育苗基質進行消毒殺菌,同時甘藍種、豇豆種均進行清水浸種、茄子種進行浸種催芽,提高幼苗成活率、保證幼苗質量,以便甘藍、茄子定植后盡快緩苗或豇豆壯苗成長,可預防日后的病蟲害發生。
(5)甘藍、茄子采用穴盤育苗,節省種子用量,保持植物種苗生長的一致性,移栽時不損傷根系,定植緩苗迅速,成活率高;同時基質以草炭土、蛭石為基料,透氣性、持水性好,保肥、保水能力強,滿足根系發育所需的營養成分,避免養分、根系水分的流失。
(6)甘藍采收于2月中旬~3月上旬,蔬菜價格普遍高,茄子成熟于4月中下旬~7月下旬,茄子價格相對較高,豇豆成熟于8月中旬~10月上旬,天氣漸冷,蔬菜價格走高,因此,甘藍、茄子、豇豆能夠獲得較高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