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勝利
(河北省木蘭圍場國有林場,河北 承德 068450)
目前,隨著我國林業體制改革的有效深入,林業統計工作的環境也產生了相應的變化,由于對林業信息資源的需求在不斷提升,進而對林業統計工作的開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林業企業而言,相關統計信息是領導機關在決策制定過程當中所需要的重要參考依據,同時也是改善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一項重要條件。所以相關基層林業企業需要有效的加強和改進林業統計工作,從而更好的對林業形勢進行把握,并能準確發現在林業工作當中所存在的不足和問題,明確林業的發展趨勢,從而推動我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1]。
在一些基層林業企業當中,相關統計工作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還容易被企業的管理人員和負責人所忽視。其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部分企業的負責人以及相關員工,只將統計工作的開展作為一項生產數字管理的工作,由于該工作無法產生實際的經濟效益,也無法體現出相關的經濟收入,因此對統計工作又沒有產生足夠的重視。其次,由于計劃經濟體制理念所產生的影響,導致林業統計工作所采取的方法十分的落后和陳舊。這也導致基層企業的林業統計工作無法為其領導在決策制定時提供相關的信息資料,也無法提出具有參考性的相關意見,使該項工作所具有的重要作用無法得到充分的發揮。
由于部分基層林業企業受到傳統理念的影響,進而導致其所采取的統計方法過于陳舊,仍然使用原始手工方法來收集相關數據,而由于人為操作所產生的失誤,也使其統計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有所下降。除此之外,一些基層企業當中還存在著記錄混亂、臺賬不全、手續不嚴以及人員專業水平較低等現象,進而導致林業統計部門在具體的收集、加工和處理數據方面存在著十分嚴重的缺陷,無法有效的對市場經濟的本質進行反映,也無法發揮出統計工作在企業決策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目前,在一些企業當中,往往由相關的財務人員來完成統計工作,而其在具體工作開展過程當中,以會計工作為主統計工作則作為兼職,因此無法有效地提高統計工作的效率和質量。一些財務人員也沒有對統計工作的開展加大重視,只是憑自己的感覺來開展工作。還有部分基層企業雖然建立了相關的統計部門,但是由于人員自身的專業素質相對較低,因此在工作的開展過程當中也存在著許多的問題,這些都對統計工作的有效開展造成了阻礙[2]。
林業統計工作主要是對林業經濟現象和過程當中數量規模、速度效益等內容進行統計的一項基礎性工作。相關林業部門需要通過對各項指標的收集和整理以及分析,來更好的對林業經濟現象的數量特征和實際狀況進行反映。并通過這一過程來更好的發現經濟現象的本質,以此來有效的發揮出林業宏觀調控和決策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基層林業企業的統計工作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和復雜性,因此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對統計科學的知識內容進行有效的掌握,同時還應做到對現代信息技術的有效使用。基層林業企業在開展統計工作時,首先需要完善人員配備工作。統計工作的開展需要大批政治堅定,而且能夠對現代信息化工具進行靈活使用的優秀人才。對此,企業的相關管理人員也應為統計人員的配備進行完善的編制,同時打造出一支優秀的統計人員隊伍,對統計人員進行合理的調整。而在具體崗位調整過程當中,需要征求相關負責人的意見,從而確保統計工作能夠有效的開展。與此同時,還應對相關軟硬件的開發工作加大重視,并追求其設備配置的先進性,確保能夠構建完善的基層統計網絡信息化系統,從而提高統計工作的信息化建設水平。
企業在現代化發展過程當中,應該加強對新進技術手段的有效應用,而在統計工作的開展過程當中,也應該合理地使用現代統計方法,從而提升林業企業自身的信息化建設水平。在傳統的統計工作開展過程當中,相關工作人員主要是采用統計報表的形式來進行具體的統計工作。而隨著企業經營方式和經濟關系所產生的變化,統計調查工作也應該進行創新,并以全面調查為主,合理地采用相關調查方式。具體來說工作人員應結合具體的調查內容來明確調查方式,并主要采用以抽樣調查為主的方式,從而建立起完善的統計調查體系,其需要將周期性普查作為統計工作的重要基礎,有效地控制統計數據的質量,并實現聯網直報的方式,從而進一步提升統計數據的真實性。
相關基層林業企業需要對林業統計指標體系進行完善,對其分類標準進行合理的選擇,并確保其能夠在林業經濟發展過程當中具有充足的適應性。而林業統計指標體系需要具體包括相關的動態指標、服務指標、評價指標以及經濟指標等。同時林業統計指標的重點內容也應由對企業生產指標的單純反應逐漸轉變為對其經濟社會以及生態方面的綜合性指標進行反應,從而全面掌握相關的統計數據,有效的為企業的決策提供依據。
綜上所述,目前,在基層林業企業統計工作開展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對此需要采取有效的對策,使統計工作的開展得到有效的改善,提升統計工作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