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輝
(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林業和草原局,遼寧 阜新 123100)
在保護林業資源和發展林業經濟的過程中,始終要把做好森林火災防控作為重要內容,這是由于一旦發生森林火災將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建設新型森林防火體系需要逐層落實、提升防范意識以及構建新型生物防火林帶,也就是說做好森林火災的防控關鍵在于排除火患,發情火情及時撲救,進而保障天然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首先,可以滿足林業發展的需要。森林火災是一種破壞性大的災害,不僅會造成林區面積的銳減,還會在一定程度上破壞生態平衡,通過建立新型森林防火體系可以降低火災的發生幾率,保護林業資源。
其次,實現我國林業生態的可持續發展。如今我國的林區火災防控形勢較為嚴峻,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全面做好監測工作對保護林業資源起到了很好效果,讓林業資源長期發揮出維護生態平衡的作用[1]。
最后,打造良好的生態系統。森林中的大量植被和動物組成了森林系統,所以森林也是保證生物多樣性的搖籃。森林防火與林業發展和群眾的生活都存在關系,為了避免發展經濟過程中對林業資源的破壞,需要加強思想宣傳,建立森林防火體系,避免人為因素導致森林火災破壞生態系統。
首先,預防原則。在森林防火系統建設中,預防原則是首要原則,加強森林火災的預防工作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火災發生幾率,避免對周邊環境帶來不利影響,因此必須對這一原則重視起來,在預防工作中投入大量的精力。
其次,均衡布局原則。在建立森林防火系統的過程中,需要聯系實際情況制定出預防措施,主要是分析自然環境以及林業資源的分布情況,只有全面了解才能讓防火措施更加有效,實現不同地區的協同發展,降低管理難度。
最后,責任制原則。導致森林發生的因素諸多,同時森林防火的內容復雜,進行森林防火不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還要明確相關單位和部門的職責,這樣才能讓防控工作系統化的開展,實現管理人員具有高度負責的態度,及時制定出林火救援措施[2]。
首先,逐層落實,嚴格執法。森林防火指揮部辦公室是統籌各地區開展森林火災防控的主要部門,各森林單位要積極落實上級的要求,遵循《森林防火條例》,逐級將責任落實下去,確立領導班子和責任人。如果出現人員變動情況,要及時確立新的森林防火責任人,打造出系統的防火機構。在保證防火機構常態化開展工作的同時,要制定出系統的考核機制,發現火情不及時上報、組織滅火不及時、無法查明起火原因的情況,需要嚴肅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對于處置及時、預防有效的部門和個人要表彰和嘉獎。
其次,加強宣傳,增強意識。如今森林防火工作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在新時期,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做好宣傳工作,比如發送手機短信、在地方衛視中插播消防廣告,消防部門也可以拍攝消防視頻上傳到網絡,有效提升群眾的防范意識,避免由于人為因素導致的林火。各地政府、林業部門和消防部門要火災消防周加強宣傳,定期召開森林防火會議,開展消防演練,林區也要在醒目的位置設置條幅和宣傳標語,通過以上措施可以讓全社會對森林火災的預防工作重視和支持。
再次,控制火源,強調預防。在當前的森林火災防控措施中,遙感技術展示出了顯著的優勢,森林巡護人員與可以用熱成像雙目球型攝像機、手持高清夜視攝錄機或者采用機載紅外設備監測方法,對發現火情和摳門之火源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時,林區要制定出科學的管理措施,加強對巡山工作的考察,發現火情要及時上報。節假日、春秋季節是森林發生火災的高發期,不僅要加強思想宣傳,還要對防控不利的管理人員問責。此外,要全面提升監督水平,定期對滅火設備檢測,完善消防檔案管理制度[3]。
最后,建立森林防火隔離帶。森林火災的擴散和風力因素有關,為了避免火勢的迅速蔓延,當地林區可以設置防火隔離帶,比如混交林復層結構林帶是一種合理利用地上和地下空間的植物防火措施,將陽性防火樹、陰性防火樹和防火草本植物合理種植,不僅可以起到防火作用,還可以對光能合理利用,打造良好的林區生態環境。建立生物防火經濟林帶也是有效的措施,比如種植楊梅、茶樹、板栗等植株較大、枝葉繁茂、防火性能好的樹種,合理設置寬度,起到隔離火災的效果。同時可以在林帶的中間區域種植草藥和蔬菜,有效避免水土流失問題。
綜上所述,森林防火需要根據時代的發展創新防火管理模式,加強制度建設,做好思想宣傳工作,合理建立森林防火隔離帶,進而起到有效的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