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存鋒,劉丹敏
(1.陜西省丹鳳縣林業站,陜西 丹鳳 726200; 2.陜西省丹鳳縣商山林場,陜西 丹鳳 726200)
森林作為生態系統的主體及林業產業的基礎,在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加強森林資源管理對林業提出了迫切的要求,而一些傳統的林業技術卻遠遠不能滿足于發展需要,就拿丹鳳縣來說,地處秦嶺南麓,是一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土石山區,絕大多數林區都分布在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自然條件惡劣的偏遠落后山區,長期以來開展林業工作的確難度較大、效率不高,特別是在開展森林資源調查、森林病蟲害普查監測等工作時,外業還是大多采用抽取樣地、羅盤儀、皮尺測量面積、地形圖對坡勾繪、角規繞測等方法來調查林分因子;在內業制圖方面以傳統手工制圖為主,缺乏詳細的直觀地理信息表達;同時,在整理、處理相關聯的有關數據等電子文檔時,存在電子文檔管理上與數據、表格實現不了同步,甚至脫鉤。為此,這些僅僅依靠傳統的調查管理方法為林業工作的有序開展和森林資源的規范管理都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電子產品的推陳出新,信息不斷更新的新業態下,林業工作也迫切需要互聯網的思維,融合傳統技術、現代化、信息技術于一體的創新發展理念,快速實現傳統技術優化升級轉型。而“3s”技術恰恰彌補了這一點,逐步替代了傳統的手工制圖、調查、規劃、監測、管理手段,從而實現了林業生產的數字化、信息化。是跨越時段的“立體林業”,使林業行業由單一粗放的經營管理模式邁上多元化、現代化、國際化的建設發展道路,為未來的現代化林業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所謂“3s”技術,是指將全球定位系統(GPS)、遙感技術(RS)和地理信息系統(GIS)技術三者的統稱,是將這3種獨立技術領域中的有關部分與空間技術、傳感器技術、衛星定位與導航技術、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通訊技術等有機的結合與應用,從而形成一個整體而構成的一項新的綜合技術,它們既相互獨立又在應用上密切關聯、缺一不可。
“3s”技術主要是將導航、定位、求算面積,數據表格、繪制地形圖,融為一體化,有序進行森林資源調查、作業設計、林地管理、檢查驗收、森林動態變化監測分析、森林生物量估測、森林火災監測、森林病蟲害監測、林業生態工程監測等工作,最后形成一套完整的數據資料。運用最簡單的操作方法,結合野外實地勘查、精準調繪、移動管理、導航定位,實現林業信息化管理和現地調查情況緊密關聯,全程無紙化辦公、設備便捷易攜、精確智能定位、現場及時拍照、調查數據質量高、數據兼容性高、達到內外業無縫對接,為森林資源管理提供一個準確、高效的現場監管平臺。
(1)節省物力及人力經費:過去利用人工制作一張圖,需要7天,而利用“3s”技術則不到1小時;整理內業工作,從勾繪小班,求算面積,數據校準,圖斑修改涂色,數據分析及數理統計等都可以實現無紙化,與人力相比在總體上可節省5倍的經費。同時,在數據處理上做到及時錯誤檢索、修正、校準等,在一定程度上,既節省了物力又節約了人力,確保了各項數據的安全和可靠性、精確和準確度。
(2)提升工作效率:尤其在內業制圖方面,加快制圖速度、精準計算匯總統計、編制工程規劃、作業設計方案等大大縮減了工作時間,降低了工作量和工作強度、全面提高了工作效率。
(3)森林資源管理更加科學化:與采集的遙感影像圖更新對比疊加、及時反映資源監測動態變化、資源數據綜合分析處理,做出更加有效準確決策管理方案,為林業數據庫建設提供可靠依據。
結論:實現3s技術與林業生產有機的結合,將進一步提高了林業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強度、準確完成工作任務的各項指標,為經營管理提供更好決策。
(1)希望上級部門進一步加大“3s”專業技術方面培訓力度。加強專業技術人員在“3s”業務技術方面培訓,造就一支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適應林業行業需求的高素質、高水平專業人才隊伍;
(2)進一步完善“3s”技術方面設備配置?!?s”技術主要是通過手持平板電腦和臺式機電腦來操作完成,所需的設備和軟件是進行實踐操作的基礎和先決條件,但目前我單位在數字攝影、測量系統、GIS軟件、GPS設備以及相關區域的遙感影像資料和軟件,卻尚不能滿足日常林業工作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