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振山
(山東省郯城縣農業農村局,山東 郯城 276100)
在經濟與科技的不斷發展中,農業技術也有了顯著進步,農業機械化發展也邁進了新的發展階段,有效推動了農業的現代化發展升。目前,農業機械化已被廣泛應用于農業種植、產品加工等多個方面,傳統農業生產模式也在逐步向現代化生產方向發展,而農機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作為農業發展的一部分,對農業機械化的推進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為國家發展的重要產業,農業發展直接關乎國計民生。而在社會經濟與科技的高速發展中,傳統農業生產模式也逐漸邁進了機械化時代,為國家經濟的發展、糧食產量的提升以及農民收入的增加提供了有力保障。從農業機械化的實質來說,主要就是一個將傳統依靠人力手工工具的農業勞動模式轉變為依靠現代化機械的轉變,這也是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有力途徑。對于農業發展來說,推進農業機械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不僅能夠將人們從繁雜的農活中解脫出來,減輕農民的勞動負擔,同時也能達到節約資源、提升作物抗自然災害能力的作用。
農機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在早期發展中屬于個體家庭經營,即得到土地使用權后,主要勞動力為家庭成員,借助農業的集約化、規模化、商品化進行經營生產,以農業收入為主要經濟來源的一種方式。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農業發展逐漸形成一定的規模,進而形成了家庭農場模式,但仍缺乏政策的相關支持,直到2013年,頒布了相關文件后,才明確指出家庭農場與農機專業合作社作為新時代農業發展方式之一的模式。而在家庭農場的發展中,金額一步借助農機專業合作社輔助農業發展,能夠促使農業發展逐漸走向規模化發展,進而降低農業成本,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此外,農具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的發展與聯合都必然需要一定的規模化加以推動,而農業機械化的應用與普及則是推動農業規模化的重要助力。尤其在近些年農機作業面積逐漸擴大,作業范圍不斷拓展,以及農業深加工要求不斷提高的發展趨勢下,農業機械化更成為了推動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在國家經濟與科技的不斷發展中,有效帶動了一系列產業的發展與進步,尤其是農業技術的發展,作為重要的國民經濟產業,農業技術的進步更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可以說農業的高效、穩步發展是促進社會穩定的關鍵因素之一。而作為國家發展的重要基石,在社會的高速發展中,伴隨城鄉差距的逐漸凸顯,三農問題更成為了當下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之一。自進入到新時代的發展以來,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提升,農業也得到了相對穩定的發展,并逐步推進了農業現代化發展,農業機械化發展也得到了大力推廣,作為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部分,農業機械化生產是促進現代農業高效發展的必由之路。
在傳統的農業生產中,人們都需要依靠手工工具進行農業生產,在大量農業勞作中,不僅需要耗費大量人力,同時生產效率也相對低下,特別在春種秋收階段,很容易因勞動力不足而錯過最佳種植(收獲)時機,導致作物減產,應吸納過農戶的經濟收入。而在農機專業合作社成立后,則能夠有效將機械設備帶入到農業生產中,使原本依賴人力的田間勞作轉向依靠機械,如此一來不僅大大減輕了農民的勞動負擔,同時也極大提升了種植與收獲效率。由此來說,農業機械化的推進有效為人們帶來了更多的便利,對推進農業規模化發展、促進國家經濟進步具有重要價值。
在農機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的全程機械化作業環境下,不僅有效解放了農村勞動力,提升作業效率,同時也能有效拓展業務范圍的擴展。在農機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聯合發展模式下,不僅能夠為相關農戶提供農機作業操作,同時也可以結合農戶的相關需要對農機具進行保養與維護;與此同時,在機械部件的銷售方面來看,也可以為農戶及合作社社員增加部分收入。目前參與基層農業種植的勞動人員大部分都是鄉村居民,而通過他們開展農業機械的推廣,能夠有效促進農業生產效率的提升,進而促進農民收入的提高。對此,在現代農業生產中,合理推廣農業機械的使用,能夠有效推動農業生產產量與作業效率的提升,降低農民生產投入,從而實現降低成本、增加產量、提升收入的作用。此外,由于合作社負責人一般較精通農機技術,也更加了解農機具的構造,因而可在基層農戶間形成互幫互助的氛圍,互相交流探討農機具的維護與保養,進而打造一個集推廣、保養、維修、銷售為一體的服務中心,既為農戶提供一定的便捷,也能促進農村經濟化發展,以節約農業生產成本,促進農民收入的提升。
綜上,農業是推進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之一,對此,在現代農業的發展中,還需充分重視農機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對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推動作用,并以此為基礎進一步推動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發展,從而增加農戶收入,推進國家經濟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