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瑞平 楊逸隆 蘇雅拉圖 閆福全
如今,我國經濟社會面臨著多重挑戰,在此背景下,高校、社會和國家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對經濟快速發展帶來的不確定性,教育對象和內容不斷豐富帶來的復雜性,高校應以思想政治教育為切入點,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創新創業價值觀,引導其堅定創新創業的目標,教授其實現創新創業目標的途徑和方法,促進大學生自由、全面、多樣發展,切實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質量。
1.面對國家、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帶來的不確定性。思政教育視角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提升需要多個教育主體的共同參與,從學校的層面來說包括專業教師、輔導員,從社會層面來說包括政府支持、企業支持,因此,當就業創業目標、手段、理念發生變化時,就要同時協調參與教育的各個主體進行,這給學校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時,這種不確定性也要求創新創業教育必須符合時代的要求:一是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要符合經濟社會發展的特征,與我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相符合;二是創新創業教育要符合我國社會的價值準則和社會發展水平。這也要求了其內容要從職業技能、求職技能、職業道德、價值引領等各個方面同時開展。
2.教育對象、教育內容和教育環境較為復雜。思政教育視野下創新創業能力提升面臨的環境十分復雜,包括人為環境和自然環境,如家庭、社會、政府、學校都屬于人為環境,它對于大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行業社會地位、家庭環境、父母職業、政府優惠政策等都影響著學生的創業選擇。而在信息發展十分快速的現代社會,大學生同時還面臨著更為復雜的信息環境,如何讓大學生在紛雜的環境中始終保持積極健康的創業觀念,獲得創新創業能力的提升,是高校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3.創業教育機制不完善。與基礎專業課程教育有所不同的是,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教育的周期較長且不依托于固定的課程,同時也缺乏較為明確的評價標準來考核就業創業教育的成效。而當前我國經濟快速發展,新經濟領域不斷涌現,人才需求多樣化也使得高校就業創業教育更加艱巨。另一方面,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提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從大學生自身的發展來看,碎片化和集中化的教育對其的影響可以說是微乎其微,這也就要求高校必須將創新創業教育常態化,讓創新創業教育的效果持續影響大學生的一生。
1.導向性原則。創新創業不僅要幫助大學生確立創業的目標,更要引導大學生確立適合自身發展和社會發展的理想。所以,要用正確的價值取向來引導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提升。在創新創業教育中堅持導向性原則,有一部分原因是當前消費主義、拜金主義等思想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大學生的價值標準和價值判斷,部分大學生追求明星、大款的目標,把金錢和享樂作為自己的創業方向。針對這種情況,必須加以正確引導,告訴大學生正確的價值標準是什么,什么樣的理想才更能適應社會和個人的發展。
2.現實性原則。創新創業教育不僅要讓大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抱負,更要幫助大學生切實可行、腳踏實地創業。創業雖然指向對未來的期待,但其源頭還是現實的生活,通過自身的努力而實現。在創新創業教育中遵循現實性原則,應從三個角度考量:一、是否符合社會的發展;二、是否符合自身的價值追求和成長特點;三、能否通過努力來實現創新創業目標。此外,大學生往往有浮躁的心理,在創新創業目標設置上好高騖遠,這些都是創新創業教育必須面對的問題。
3.層次性原則。高職院校主要承擔著為國家輸送應用型和技術型人才,那么在高職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上,更多的是強調技術和應用方面。而對于學術型高校而言,則更偏向于培養研究型人才。同時,創新創業教育的層次性不僅是源于個體的差異化,更是源于社會需求的差異化。另一方面,創新創業教育的層次性原則也源于教育對象價值選擇的差異。遺傳、教育、環境等因素不僅會造成能力和文化的差異,還會導致價值選擇的差異,創新創業教育的層次性原則本身就需要引導人們設定適合其水平的目標。
1.強化價值引領,幫助大學生樹立艱苦奮斗的創新創業觀。第一,高校在進行艱苦奮斗精神教育時,應結合基本國情教育,讓學生充分了解我國的發展歷史和中國共產黨的艱苦創業史,讓學生明白艱苦奮斗精神在新中國發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第二,高校應將創新創業能力提升與大學生的價值觀教育結合起來,旗幟鮮明地反對唯利是圖主義和奢靡享樂之風,從學生自身發展的角度提升他們辨別是非的能力,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大力推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培養大學生樂于奉獻的優秀創業品質。
2.從現實出發,幫助大學生樹立切實可行的創業目標。針對當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環境復雜的現狀,高校應運用思政教育的目標激勵法幫助大學生樹立切實可行的創業目標。第一,確立創業目標。創業目標對學生的行為有著強烈的引導作用,為了達成目標,學生就會主動采取行動。應幫助大學生設立符合自身發展情況、符合實際預期的目標,不能脫離社會實際,并把目標進行階段性劃分,以增強大學生完成目標時的成就感和達成目標的可行性。第二,在激勵過程中靈活運用成功暗示。成功暗示就是大學生在沒有實現目標時,讓其預先體會成果的感覺,通過成功暗示的方法,增強大學生的信心和克服困難的勇氣。
3.因材施教,對大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創新創業指導。創新創業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個很長的周期來實現,要充分考慮大學生的發展特點和發展規律,有層次、有計劃地對大學生進行培養。第一,要對大學生進行前期導向教育,對學生創新創業加以預先引導,根據社會現狀和我國的基本國情以及本地區的產業發展情況與學校的專業特色,結合學生個人的特點幫助其制訂創新創業計劃。第二,發現學生之間的差異,明確學生的特點,根據其特點幫助學生確立符合其成長規律和具有現實價值的創新創業執行方案。第三,激勵、引導和鼓勵學生按照既定方案一步一個腳印努力奮斗,鼓勵學生既要樹立遠大的抱負和理想,又要有一步一個腳印努力奮斗的毅力和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