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艷
(羅源縣生產力促進中心,福建 福州 350600)
在當前新經濟常態的發展背景下,廣大消費者對農產品的品質要求不斷提高,讓農產品的供需矛盾逐步凸顯出來,所以深入探究加強基層農業科技推廣,促進羅源農業經濟發展的途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為了推動羅源農業科技推廣,促進羅源農業經濟發展,需要樹立農業科技推廣理念。首先,樹立農業科技推廣理念,讓基層農業科技推廣機構作用能夠充分發揮出來。例如,在推廣水稻種植技術的過程中,可著重將水稻秧苗移栽的深度和營養供應調節等相關技術作為推廣的重點,讓新的農業科技與現代農業種植緊密結合起來。這樣通過對原有的農業科技進行創新,能夠為我縣廣大農民熟悉新的科技推廣技術奠定堅實的基礎,從而更加準確的把控農業科技創新的度[1]。其次,農村基層農業科技在推廣的過程中并不僅僅只涉及到農業方面,還涉及到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農作物種植、畜牧業養殖、農產品加工和農產品銷售等各個方面。因此,在加強農業科技推廣的過程中,應盡量做到農村基層科技推廣的種類和各個鄉鎮區域發展的均衡性,逐步優化農村基層農業經濟結構,有效推動我縣基層現代農業發展。
為了能夠通過推廣農業科技來實現“科技創新,技術致富”的目標,便應該將農業科技推廣與鄉鎮農村的實際情況緊密結合起來,讓農業科技推廣能夠更好的滿足我縣鄉鎮農業發展的實際情況。例如,我縣的(松山、起步)低海拔平原地區,適合種植玉米、水稻等農作物;而一些(中房、飛竹)丘陵山區,地域面積較廣,適合種植的農作物有茶樹和柑橘等農作物。同時,在中房、飛竹這兩個鄉鎮片區的畜牧業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牛和羊所占的比重較高。因此,在進行農業科技推廣的過程中,針對羅源平原地區則可以著重推廣農作物的種植技術、收割技術和農作物種子育苗技術;針對丘陵山區,則側重推廣牛羊養殖技術、家禽養殖技術和畜牧業疾病預防措施等。通過準確把握當地農業的發展情況,充分突出農業科技推廣的針對性,以便讓農業科技更好的促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2]。
在加強農業科技推廣的過程中,必須創設便利的交通條件,積極修建農村的道路和田間機耕道,讓農村交通能夠與一些重要的交通要道連接起來,這樣便能夠為農業科技進村入戶提供便利條件,有效節省農業運輸的成本。同時,還需要深入進行農村農田改造,著重改造一些偏遠鄉鎮的農田和各個農村的電力基礎設施,有效提升農村田間各個板塊的管理水平,讓各個田間的土壤成本比例能夠真正得到改良,避免田間土壤出現板結的現象,從而最大限度提升農業生產的機械化水平。
在現代科技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網絡信息技術是最直接的產業,對促進我縣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提升農業生產力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可合理的將現代網絡技術引入到農村的發展中,積極改善現代農村的生活條件,不斷拓展現代農業科技信息的來源,讓網絡信息在農村的覆蓋范圍能夠不斷擴大,這樣便能夠讓廣大農民更好的了解現代農業科技,有效加快現代農業科技的傳播速度,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例如,在推廣日光溫室和雙壟溝覆蓋技術、沼氣技術、噴灑農藥、病蟲害防治技術的過程中可充分利用現代網絡信息技術,并指導廣大農戶積極的引入新品種,有效拓展農戶獲取市場信息的途徑。同時,通過對廣大農民給予面對面指導,幫助他們使用和傳播農業科技。
為了能夠推動基層農業科技推廣,促進農業經濟發展,便需要打造一支高素質的農業科技推廣隊伍。通過加強農業科技推廣人員的專業素質教育,增強為農民服務的意識,讓其逐步樹立起愛崗敬業和為民服務的理念。同時,還需要組織農業科技推廣人員積極參與培訓,采取請進來和走出去的方法來更新農業科技推廣人員所掌握的知識點,堅持持續充電的方法,從而有效提升基層農業科技推廣人員的綜合素質。例如,借助羅源新聞媒體在廣播電視臺開辦關于農業知識與科學技術欄目,并由農業科技推廣人員、科技特派員嚴格按照農時季節舉辦專題技術講座,從而為我縣農業科技推廣的發展提供人才保障,以此保證農業科技推廣的效率。
總之,在推動農業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加強基層農業科技推廣是非常重要的途徑。通過大范圍推廣現代農業科技,充分凸顯基層農業科技實用性強和技術簡捷的優勢作用,積極樹立起農業科技推廣理念,準確把握各個鄉鎮的農業發展情況,充分凸顯農業科技推廣的針對性,逐步構建起數字化的農業科技應用結構,從而最大限度提升羅源農業經濟的發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