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愛芳,梁夢穎,危炎炎
(天門市第一人民醫院,湖北 天門 431700)
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據統計,許多老年人、久坐性工作、臥床導致便秘的幾率大大增加,近年來呈逐年上升的趨勢。為更好的治療便秘患者,提高對便秘的治療效果,減輕患者的痛苦,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水平,醫學領域不斷尋找研究治療便秘患者的方法,因此,中醫中的耳穴貼壓技術得到注意,為了具體探索研究耳穴貼壓技術對于便秘患者的治療效果,做如下調查研究。
選取2019年全年醫院的90名便秘患者(所有患者均為自愿參加該研究),將90名患者平均隨機分為兩組(每組45人,實驗組45人,對照組45人)。實驗組采取中醫耳穴貼壓技術治療便秘患者,對照組采取常規現代醫學藥物治療方法。納入標準為:臨床便秘確診患者,且患者病程超過5個月。(其中有精神疾病史、語言交流、認知功能障礙、傳染性疾病患者除外),患者平均年齡:46.41歲±5.17歲,患者男女比例:46:44,患者平均病程:1.31±0.65。所有患者均為自愿(患者本人及家屬均為自愿)參加該研究,醫院詳細告知患者治療方式、注意事項、相關風險等。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調查分析耳穴貼壓技術和常規治療方式對于便秘患者的治療效果,對比評價患者的各項生理功能指標。
對常規藥物治療組(對照組)的患者進行常規的治療,包括飲食搭配、開塞露、情志護理等。在此基礎上,對實驗組進行中醫耳穴貼壓技術治療,治療內容包括:
(1)主穴:選擇大腸、小腸、直腸,配穴:選擇胃、肺、三焦(如果患者體虛偏寒,再輔以內分泌、脾的穴)(2)根據患者的便秘類型,選擇六神丸(器質性便秘)或者磁珠(功能性便秘)進行按摩,磁珠每三日做一次更換,六神丸每六日做一次更換。醫師將藥物貼好的穴位用指腹輕柔壓實,順時針用手指再穴位部分按摩旋轉,一邊旋轉按摩一邊了解患者局部感受,穴位貼壓度的判斷標準是患者感受到酸、脹、輕微刺痛的感覺。(3)進行耳穴貼壓技術治療前醫師對手部及對患者皮膚進行消毒工作,避免皮膚感染的風險。耳穴貼壓技術治療時選擇三個主穴、兩個配穴。醫師將與穴位對應的相應耳穴貼外敷至患者穴位,用手指對患者貼穴位貼部位進行兩耳交替式旋轉按壓,六神丸一次一個穴位按壓按摩一分鐘,磁珠一次一個穴位按摩按壓三分鐘,每日三次。(4)及時對患者治療程度、治療效果進行跟蹤記錄、隨訪。
調查并統計分析兩組便秘患者的綜合征狀評分。若患者在經過臨床治療后,患者的便秘綜合征評分降低95% 及以上,患者生理各項指標及患者不在出現便秘癥狀,大便恢復正常,則患者達到康復標準。若患者在經過臨床治療后,患者的便秘綜合征評分降低70% 及以上,患者生理各項指標明顯有所好轉、患者便秘癥狀減輕,排便間隔小于三天,大便逐漸恢復正常,且好轉時間超過十四天,則患者達到顯效標準。若患者在經過臨床治療后,患者的便秘綜合征評分降低30% 及以上,患者生理各項指標明顯有所好轉、患者便秘癥狀減輕,大便逐漸恢復正常,且好轉時間超過十四天,則患者達到有效標準。若患者在經過臨床治療后,患者的便秘綜合征評分降低30% 及以下,患者生理各項指標及大便狀況未出現好轉或加重,則視為治療無效。
在采用常規治療方法組(對照組)的45人中,完全康復的便秘患者有9人(占比20%),治療顯效的患者有12人(占比26.67%),治療有效的患者有10人(占比22.22%),治療完全無效的患者有14人(占比31.11%),治療的總有效率為68.89%;采用中醫耳穴貼壓技術治療組(實驗組)的45人中,完全康復的便秘患者有14人(占比31.11%),治療顯效的患者有16人(占比35.56%),治療有效的患者有12人(占比26.67%),治療完全無效的患者有3人(占比6.67%),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3.33%。經過常規治療組與中醫耳穴貼壓治療組的對比發現,兩組對于治療便秘均有效果,但中醫耳穴貼壓技術對治療便秘患者具有更為顯著的療效,可以有效緩解患者痛苦,提升患者日常生活水平。
中醫學認為便秘主要與患者氣血不調、腑氣不通、血液循環失調、大腸傳導系統功能障礙有關。近年來,便秘的患者呈逐年上升的趨勢。所以為了緩解患者的癥狀,中醫按摩按壓的穴位中就有可以調節氣血、順氣固體的穴位,以通過根源治愈或緩解患者的便秘癥狀。中醫的耳穴貼壓技術有簡單、方便、快捷的特點,通過耳穴按壓刺激起到順氣導滯、清熱潤腸、健脾益氣的作用,可以達到標本兼治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中醫的耳穴貼壓技術對于便秘具有更好的治療效果,可以顯著提高便秘患者的有效治療率,更好的減輕患者的痛苦,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水平,而且五任何毒副作用,強身健體。建議臨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