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建全

輝縣市立足持續穩定增收,構建出“四鏈五產”多元產業扶貧格局,把握住了產業發展規律、區域發展規律和扶貧發展規律,成效非常明顯,符合時代發展要求,具有樣板意義。一是符合農村扶貧工作實際。農村貧困人群大部分文化素質較低,思想觀念相對落后,勞動能力相對較差。輝縣結合當地資源稟賦、區位優勢、現實情況,多路徑、多手段、多方式發展農村產業,發展成效非常突出。二是符合區域比較優勢原則。在“三農”產業發展上,根據區位特點、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市場環境等,較好地發揮出了比較優勢,使產業持續健康發展。三是符合農村產業成長規律。輝縣立足于實際,產業發展軌跡從初級到中級、高級不斷演進,無論是產業培育、產業成長,還是產業相關政策的制定,都符合農村產業成長規律。四是符合特色經濟發展趨向。輝縣發展紅色經濟、黃色經濟、白色經濟、綠色經濟進行多彩產業扶貧,很好地體現了特色經濟就是競爭力的發展理念和思路。五是符合縣域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產業是區域經濟發展的支柱和基石。輝縣區域經濟較強,在產業發展上體現出了“馬太效應”,進入了良性循環,對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輝縣堅持以產業為支撐,以收入為保障,以穩定脫貧不返貧為目標,下足“繡花”功夫,著力抓好脫貧攻堅與全域旅游、中藥材、農業龍頭企業和光伏扶貧的有機結合,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這種產業扶貧路徑體現出了鮮明的實踐價值。一是有利于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如食用菌產業就是按照產業園的理念來規劃和建設的,這對產業振興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二是有利于促進農村產業的轉型升級。農村產業要和當地資源稟賦、區位優勢、產業基礎、市場環境有機結合起來,把特色產業進一步做大做強。三是有利于培育大批現代職業農民。輝縣通過“三農”產業的發展,培育了一大批有技能、有市場意識的鄉土人才,也吸引了大批農民工返鄉創業,為下一步鄉村振興特別是人才振興奠定了很好的基礎。四是有利于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輝縣引導城市工商資本和農村綠色資源如山楂產業有機結合,有利于農村產業大幅度躍升,有利于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五是有利于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通過培育發展“三農”產業,有利于城鄉融合發展,有利于城鄉要素自由流動,有利于城鄉一體化發展。
輝縣還要加強頂層設計,持續做好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一是加強農村產業發展規劃,從戰略層面、宏觀層面、前瞻性層面來審視,使農村產業發展不走彎路、少走錯路。二是加快農村產業的轉型升級,不斷增強“三農”產業的內生動力,提高其技術含量、市場占有率和品牌效應,拉長特色產業鏈條,完善產業發展的支撐條件。三是推動創新驅動發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加快組織創新、市場創新、模式創新、機制創新,激發產業發展的活力和動力。四是強化特色經濟引領,遵循“宜工則工、宜農則農”的發展原則,圍繞當地資源稟賦來規劃和發展特色經濟。五是優化產業生態,圍繞集聚發展、融合發展、生態化發展,增強產業要素的吸引力,不斷形成要素流動的洼地效應或磁場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