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寧
進入新世紀,創新的號角響徹寰宇。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由此,一個前所未有的創新浪潮正向我們涌來。
綜觀人類歷史發展的漫漫征途,我們從刀耕火種、茹毛飲血到機械化、電子化、信息化,創新始終是驅動人類社會走向更高級文明的核心要素。特斯拉、蘋果、空客、華為、阿里巴巴……一個個長于創新的企業,短短數十年,就達到了此前眾多企業奔跑百年都未能企及的高度。相比之下,一些曾經的巨人,柯達、王安電腦、IBM、摩托羅拉、麥道……因未能及時擁抱創新的浪潮,須臾之間風光不再。
對于被稱為“現代工業之花”的航空工業而言,創新的意義更加不同凡響。借助于世界首款全金屬結構客機,波音實現了“彎道超車”;借助于電傳操縱系統,空客實現了后來居上。創新則生,不創新則亡。對于航空工業而言,這一法則格外清晰、嚴厲。
那么,企業如何保持不絕的創新動力?在這個問題上,華為的一些做法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提倡創新,要堅持客戶導向。任何先進的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只有符合客戶需求才有價值。因此,企業的創新必須緊緊圍繞客戶需求來進行,那種“四面點火、隨處放槍”式的創新,最終的結果往往是白白浪費了資源。
提倡創新,要寬容失敗。創新不可能做到100%成功。“在確定性的領域,我們可以以成敗論英雄;在不確定性的領域,失敗的項目中也有英雄,只要善于總結。所以,在評價體系上,不要簡單草率。”任正非如是說。
提倡創新,要開放合作。一個公司再大,能力也是有限的,并不是所有技術、產品都要自主開發。未來世界誰都不可能獨霸一方,只有加強合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能獲得更大的共同利益。簡而言之,偉大的企業必須要有“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的氣度和胸懷。
提倡創新,要繼承傳統。人類文明都是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的。要創新,首先必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任正非曾經表示,華為的創新是基于“鮮花插在牛糞上”的戰略,從不離開傳統去盲目創新,而是基于原有的存在去發展,去創新。鮮花長好后,又成為新的“牛糞”,成為新一輪創新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