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君



長三角城市群是中國經濟最活躍、最發達的地區,也是國際公認的六大世界級城市群之一。根據相關規劃,到2030年,將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城市群。
目前,長三角區域經濟的發展與居民消費結構的升級已為該區域航空運輸的發展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動力。可以說,國家戰略、區域發展與市場活力,正在為長三角機場群建設帶來全新契機。
但不可否認的是,目前長三角地區航空運輸業的發展并不均衡,距離真正形成以上海兩場為龍頭,南京、杭州為犄角,合肥、寧波、溫州、無錫為支點,帶動長三角機場群協同發展的目標還有一定的差距。
好消息是,以無錫、南通等為代表的城市,如今正在通過收購航司、加快新機場建設等方式,加快融入長三角機場群的步伐,長三角航空運輸市場的格局正在朝著更加健康、協調、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發展不均衡的機場群
根據中國民航局的相關數據統計,2019年長三角地區機場共完成旅客吞吐量2.48億人次,遠高于京津冀機場群的1.45億人次,穩居國內四大機場群之首,并已經躋身全球前五大機場群。
同時,從機場數量來看,長三角地區也遠超其他機場群。目前長三角地區已經建成通航的民用機場有23個,其中上海2個,江蘇省9個,浙江省7個,安徽省5個,此外還有近10個在建或正在規劃的機場。
如果單從地理位置的分布來看,這些機場在長三角地區的分布是均衡合理的,但是從實際的旅客吞吐量來看卻并非如此。
長三角機場群中旅客吞吐量排名前四位的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虹橋國際機場、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和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合計旅客吞吐量占到了長三角地區的74.3%。剩下19個機場,則分食剩下不到26%的市場份額。
這樣的現象在各省內部也同樣存在。以江蘇為例,境內機場密集且地理分布均衡,除宿遷、鎮江兩市外,其余各地級市均有民航機場覆蓋。無錫和蘇州共用蘇南碩放國際機場,揚州和泰州共用揚州泰州國際機場,其余各市擁有單獨機場。然而九大機場中,僅有南京祿口機場旅客吞吐量超千萬,其余眾多中小機場由于客貨吞吐量較小,航線資源少,在不同程度上出現了機場地面設施閑置、虧損等現象。
另一方面,江蘇還有超過45%的省內客流會選擇從省外出行,大部分會選擇從上海的機場出行。與中小機場的客源不足相反,上海的兩大機場都出現了客流過載的情況。最直接的原因,無外乎上海兩場有著高密度的航班頻次,進而給了旅客最大的選擇自由,而密集的航班和客流,又有助于降低機場的單位運營成本,使其在競爭上更有優勢,并吸引更多航線入駐,形成馬太效應,造成乘客紛紛向頭部機場聚集,直接導致機場群內航線航班過分集中于核心樞紐機場,中小機場航線航班頻率低且難以盈利。
上海兩場的極強“虹吸效應”,與強大的本土航空公司亦不無關系。目前,江蘇和安徽都沒有獨立的本土航司,浙江只有一家長龍航空。而上海則聚集了長三角絕大多數航司資源。如果把東航旗下的子公司上航也算上的話,上海一共有東方航空、上海航空、春秋航空、吉祥航空四家客運航司,和兩家貨運航司,一共六家航空公司。顯然,上海對于長三角其他省份有著絕對的優勢,但這對于長三角地區機場群的長遠發展并不是一個好的現象。因此,目前長三角地區各省市正在努力改變這一現狀。
江蘇的悸動
江蘇由于擁有南通新機場而在長三角世界級機場群建設中承擔著“特殊的任務”。
《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要求,南通新機場將成為上海國際航空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合力打造世界級機場群。這也使得南通新機場成為了長三角世界級機場群建設中的最大亮點。
根據官方發布的信息,南通新機場將以兩條跑道、約4000萬人次的規模規劃建設,飛行等級為4F,總投資預計達到500億元。與一般的機場規劃不同,為了擔負起國務院批復中明確的長三角北翼經濟中心的重任,南通對于新機場的定位是謀劃和規劃建設海港、空港、陸港“三港合一”的長三角北翼國家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
目前,南通已明確未來新機場所在的海門將以新機場為核心、以北沿江高鐵為通道,同步規劃空鐵樞紐,打造“軌道上的新機場”。同時,計劃于今年開工建設的北沿江高鐵預計還將設立新機場站,使新機場能夠快速連接上海等沿線城市。此外,南通市區通往新機場的城市快線、繞城高速等也在規劃中,未來一個以南通新機場為核心,集航空、鐵路、高速公路為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將實現海門和蘇南快速融合、和上海無縫對接,成為一座配置全球優質產業資源的運籌中心型空港新城。
在南通之外,南京作為江蘇省的省會城市也有著長遠的規劃。事實上,在南京祿口機場T1航站樓改擴建工程規劃之初,就已經預留了城際鐵路和高鐵的接入口,這樣的規劃也折射出了南京機場連接長三角各地的決心。
根據祿口機場的改擴建規劃,未來將引進寧宣黃高鐵、寧馬城際鐵路等服務都市圈、聯通蘇北、皖南的空鐵聯運鐵路,在已經開通的地鐵機場快線S1基礎上,增設由南京北站、江北中心和新街口中心直達祿口機場的地鐵快線S18,為空地聯運提供更有力的支持。此外,通過設立在南京南站的城市候機樓,祿口機場輻射區域的人口,由過去周邊的約2000萬擴大到5000萬。
在這些硬件設施的建設和規劃之外,江蘇還在擇機通過收購航空公司來引入航班資源。之前,江蘇僅有一家東方航空的江蘇分公司,是沿海各省中唯一沒有本土獨立航司的省份。今年8月,無錫交通產業集團與云南景成集團簽署股權轉讓框架協議,正式啟動收購瑞麗航空有限公司控股權。此次收購若能成功,則意味著江蘇省將誕生首家本土航空公司,填補航空業空白,長三角的航空版圖也將崛起一家新軍。
此次收購對于江蘇省的意義還不僅僅是誕生了首家本土航空公司那么簡單。盡管目前蘇南碩放機場名義上由蘇州和無錫共享,但實際上業內已基本默認歸為無錫。由于靠近南京祿口機場和上海的兩大機場,碩放機場極易流失本地航空客運市場的資源。此次無錫完成對瑞麗航空的收購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可以引入航班資源。不出意外的話,未來瑞麗航空將以無錫碩放機場和昆明長水機場雙基地運行,而碩放機場也將迎來一家獨立公司作為基地航司。瑞麗航空目前有20架民航飛機,另有多架訂購新機等待入列。這對于碩放機場是一個巨大的運力補充,尤其是瑞麗航空在東南亞的航線資源,對于亟需開拓國際航線的碩放機場無疑具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