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立人
【摘要】加快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制造業融合發展,提升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水平,才能進一步加速“制造”向“智造”的轉變。當前,智能化浪潮由線上向線下發展,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和5G技術等數字技術與傳統產業加快融合。從智能化改造到搭建工業互聯網平臺,再到建設數字化車間、無人工廠、智能工廠等,智能制造成為傳統制造行業轉型升級的破題之舉,這不僅是各級黨委和政府需要高度重視的問題,也是值得理論界認真研究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
一、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的新特征新要求
近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信息化建設,大力推動云計算、“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發展和應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強調指出:“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
面對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在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形成群體性突破的推動下,以大數據智能、跨媒體智能、人機混合增強智能、群體智能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加速發展,實現了戰略性突破。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與先進制造技術深度融合,形成新一代智能制造——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本質特征是具備了學習能力,具備了生成知識和更好地運用知識的能力,實現了質的飛躍。新一代智能制造將為制造業的設計、制造、服務等各環節及其集成帶來根本性變革,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將深刻影響和改變社會的產品形態、生產方式、服務模式。
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是制造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以5G、大數據、3D打印、云計算、AI、智能機器人等新興技術為代表掀起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及由此引發的以“綠色智能”為核心的產業技術變革,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經濟增長新舊動能轉換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性機遇。在微觀層面,能有效提升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配置效率,提高產品質量、減少資源消耗、增加產品附加值;在宏觀層面,能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
二、提升河南省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水平的有效路徑
(一)提高頂層設計質量和水平
要把提升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水平與河南省的“十四五”規劃有機結合起來,把中長期規劃與短期計劃有機結合起來,把政府行動指導理念與企業行動有機結合起來,把供給側與需求側有機結合起來,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有機結合起來,把制度政策安排與有效執行有機結合起來,把常態化發展與應急管理有機結合起來,把省情與國情有機結合起來,把國內態勢與國際趨勢有機結合起來,把科技發展與社會倫理文明有機結合起來。
(二)提高各個環節的改造速度
政府要提高企業及行業各個環節改造的速度。在面對疫情對經濟的負面沖擊時,要重視和充分發揮新技術、新業態和新模式的積極作用。同時,要著重提高實現經濟高質量增長的潛力和競爭力。在設計端,支持企業研發大型、智能、成套的終端產品,提高河南省智能化終端產品比重,推動制造業邁向中高端。在生產端,支持企業進行生產過程數字化、網絡化、自動化改造,強化數字采集、污染監測、工藝參數優化;利用ERP、MES等提升過程管理的實時響應、柔性和精益管理水平,提高效率、降低消耗、減少排放、保證質量,實現綠色化生產。在市場端,支持企業廣泛應用電子商務,采用線上線下協同方式,創新商業模式,提升品牌價值和美譽度。在服務端,要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精準對焦,及時跟進,提高優質服務質量和水平。
(三)提高龍頭骨干企業的示范引導力
鼓勵龍頭骨干企業開展“互聯網+制造”“人工智能+”試點示范,進一步加快特色化定制、個性化定制、智能化生產、網絡化協同、服務化延伸、集成化應用、互聯網“雙創”等新模式的應用;鼓勵龍頭骨干企業引進先進智能化生產設備進行技術改造升級,優化工藝技術流程,打造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加快信息技術、現代管理技術與企業生產的融合,提升企業研發設計、生產、銷售、服務全鏈條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應用水平,提高勞動生產率、產品優質率和企業發展質量和水平。
(四)提高專家智庫協作力
政府要創造有利條件,組建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應用專家智庫。積極鼓勵智能化裝備服務商推廣成熟整體解決方案,信息技術服務企業發展數字化制造系統集成業務。鼓勵學者專家在企業里兼職,聯合攻關,把研究的前沿理論轉化為實踐成果,支持以技術、資本、人才為紐帶組建產學研用聯合體,培育一批專業能力強、運營模式好、帶動作用大的數字化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以解決河南省產業鏈供應鏈的短板。
(五)提高各類市場主體活力
整合各相關政府機構數據,打破數據壁壘,提高政府決策時效性和準確度。在確保個人隱私等合法權益保護的基礎上,盡快推動政府數據與科技平臺數據的整合與共享。利用機器學習、人工智能等大數據分析方法,實時監測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系統運行,做到風險提前預警與及時防范。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要積極采取強有力措施,聚合產學研服等多方力量,組成產業發展命運共同體,使更多優質資源成為促進和提升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力量。政府要發揮政策引導、宏觀布局、管理監督的作用,打破資源配置壁壘,推動各方有效對接,實現企業、行業協會、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服務機構等資源共享和信息互聯互通,優化“生產服務+商業模式+金融服務”跨界融合的數字化生態,提升數字化發展水平。結合實際找準適宜的路徑。企業要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宜的路徑,比如集團帶動路徑、顧客拉動路徑等,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提高監管防控能力
利用監管科技提高監管防控及促進經濟有效性,為新技術創新和新業態培育提供良好的制度和監管環境。監管為創新創造適宜環境、創新為監管提供先進手段,兩者相互促進。相關監管部門可以考慮采用區塊鏈等技術,利用其保證數據可靠的技術特征,實時動態監測交易去向和底層資產質量,提高監管有效性。在將新產品和新業務的風險控制在一定范圍的基礎上,鼓勵市場主體開展提高效率、增加有效供給的創新嘗試。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
作會議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8-04-22.
[2]習近平.依靠改革應對變局開拓新局
扭住關鍵鼓勵探索突出實效[N].人民日報,2020-07-01.
[3]習近平.加快一體化進程 推動高質
量發展[N].人民日報,2020-08-23.
[4]習近平.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的講話[N].
人民日報,2020-09-12.
[5]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
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N].人民日報,2020-11-04.
[6]苗圩.抓住新工業革命機遇 推動智
能制造發展邁上新臺階[EB/OL].https://news.e-works.net.cn/category6/news82112.htm,2019-05-09.
【本文系2019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人工智能發展與政府治理創新研究”(19BZZ011)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中共河南省委黨校(河南行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