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宇 王娜 周立凡
【摘要】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支部建設,高校學生黨支部是黨的基層組織,是黨聯系廣大青年學生的橋梁和紐帶,建設學習型黨支部順應時代快速變革的需求,有利于推動黨的事業發展、加強黨的建設。“學習強國”APP作為當前最全面的移動端思政學習平臺,對強化高校學習型黨支部建設、搶占大學生黨員思政陣地、落實高校立德樹人根本目標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 學習型黨支部;“學習強國”APP ;建設
高校學生黨支部全面貫徹學習型支部理念,養成學習習慣,有利于推進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建設。“學習強國”APP由中宣部打造,自上線以來,以其權威性和全面性成為廣大黨員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移動寶典。互聯網時代下,在高校學生黨支部中充分運用“學習強國”APP,發揮平臺內容的豐富性和專業性,教育和引導廣大黨員持久學、深入學、系統學,將新思想、新觀點、新理念學在平時、學在當下。“學習強國”APP平臺對強化學習型黨支部建設,發揮基層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意義重大,成為展現大學生黨員榜樣作用和示范學習的新陣地。
一、基于“學習強國”APP強化學習型黨支部建設的路徑探析
(一)高校學習型黨支部的特征
青少年時期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是大學生黨員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要想人生航船行穩致遠,需要支部重視黨員學習,大興學習之風。高校學生黨支部是教育學生黨員、密切聯系廣大學生的重要堡壘,為適應時代變化,構建學習型黨支部要具備以下特征:有形式、有內容,創新學習;讀原文、學原著,學懂弄通;有組織、有計劃,目標清晰;有監督、有激勵,管理到位;有示范、有引領,共同學習。
(二)運用“學習強國”APP建設高校學習型黨支部的路徑
運用“學習強國”APP開展線上自學,線下集中學習、交流研討、主題活動相結合的方法拓展學生學習方式,保障學習時效。借助平臺提供的豐富資源,集中學習經典著作的原文內容,省去購買教材、搜集文獻的步驟,大大提升了學習的精度;借助平臺成長積分規則和強國排名,制定日計劃、周計劃和月計劃,組織支部黨員每天完成瀏覽學習、訂閱資訊、發表觀點,并通過每日答題、專項答題、挑戰答題等豐富知識儲備;借助后臺管理系統統計黨員學習數據,系統分析數據,比對學習計劃和學習任務,獎勵激勵主動學習且完成較好的黨員,通報落后黨員的積分,保證長效監督,讓全體黨員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規范性和長久性。黨員利用碎片時間使用“學習強國”APP,可以潛移默化地對周圍同學產生示范和引領作用,切實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帶動更多學生加入共同學習中,搶占思想建設前沿陣地,用主流意識形態影響大學生。
二、基于“學習強國”APP強化學習型黨支部建設的重要意義
(一)發揮“學習強國”APP的載體優勢
互聯網時代,學習方式和教育理念也在持續探索和深刻變革中。黨支部推進工作和組織學習,也要從創新學習方法和發揮學習載體的優勢上下功夫。《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明確要求開展“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突出政治學習和教育。此外,網絡思政、報告講座、黨員微課、交流研討、問卷調研、參觀考察等載體相輔相成,互相補充,豐富了支部學習的形式。“學習強國”APP作為中宣部主管的全新融媒體平臺,具備內容權威、全面,形式多樣,學習時間靈活等特點。學習平臺有組織、有指導、有管理、有服務,發揮其載體優勢有利于構建支部學習的長效機制。
(二)發揮“學習強國”APP的機制優勢
自“學習強國”APP上線以來,全體黨員共同掀起了一股崇尚學習的熱潮。黨組織創建認證,全體黨員加入學習組,支部通過平臺管理、指導和監督黨員學習。全體黨員組成學習小組,從單一的個人學習轉變為集體學習,產生組合效應,在各個成員間形成相互促進、互相激勵的作用。成長積分和學習排名是完整記錄學習過程的數據,可充分監督和保障學習的質量和成效。依托“學習強國”APP的成長積分,定好學習制度,有利于保障學習的持久性和長效性。
(三)發揮“學習強國”APP的內容優勢
“學習強國”APP打造的創新型學習生態涵蓋了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經典原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內容,新時代黨的建設和國家建設各方面知識和各地各部門在實踐中形成的好方法、好經驗。馬列經典武裝頭腦,科學理論結合中國實際,理論指導中國特色主義偉大實踐;黨史知識傳承精神,“紅色記憶”回顧黨的發展,實踐經驗引領偉大政黨前行;傳統文化弘揚內涵,“知古鑒今,以史資政”,高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視頻要聞博覽時政,講好中國故事,傾聽世界聲音。
三、基于“學習強國”APP強化學習型黨支部建設的組織實施
(一)支委輔導帶頭學
支委主動使用“學習強國”APP,在思想上動員廣大黨員,在過程中輔導黨員使用,用行動樹立榜樣,傳達學習任務,示范學習行為,踐行學習要求,從而促進廣大學生黨員增強對“學習強國”的認識和學習自覺性。
(二)激勵通報監督學
表揚先進激勵學,積分通報監督學。激勵學習先進黨員,發揮學習潛能,形成趕超意識。通報督促落后黨員,及時提醒學習情況,杜絕“三分鐘熱度”。運用“學習強國”積分制度讓黨員充分認識學習活動有激勵、有監督,具備長期性和持久性。
(三)交流互動比著學
日常學習中主動交流,形成比學趕幫超的氛圍。“我和‘學習強國征文”“挑戰答題”知識競賽、“學習強國”積分優購等活動讓“學習強國”成為學習熱點。學習積分、成長排名、挑戰答題等有效促進了學習上的比較,形成了良性的互動機制。
(四)持之以恒堅持學
“學一陣”到“學一生”,“學一陣”不如“學一生”,被動學到主動學,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是前提,形成長效的、科學的機制更有必要。高校學生黨支部要形成規范的管理制度,納入重點工作,讓“必修課”不能缺。持之以恒,讓學習激發內在力量,創造前行動能。
四、結語
新時期高校要履行好加強黨建和意識形態工作的職責和使命,強化學生黨支部建設,提升大學生黨員的學習力。探索研究基于“學習強國”APP強化學習型黨支部建設,充分利用其融合媒體平臺的優勢,及時傳遞黨的主張和政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提升學生黨支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從而更好地培養出適應新時代的合格大學生黨員。
參考文獻:
[1]王炳林.學習型黨組織的基本特征和
建設路徑[J].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10(03):26-31+85.
[2]中共中央印發《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
條例(試行)》[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8-11/25/content_5343236.htm,2018-11-25.
[3]黃春玲.“學習強國”的育人功能研
究[D].廣西大學,2019.
[4]杜俊華.改革開放以來黨對學習型黨
組織建設的探索 [EB/OL].http://theory.gmw.cn/2018-09/04/content_30970276.htm,2018-09-4.
[5]郝雪.新時代高校學習型黨支部建設
的措施研究——基于“學習強國”平臺[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
[6]孫慶偉.學習型黨組織與思想政治工
作創新[J].中外企業家,2013.
(作者單位:常熟理工學院)